來源:大眾網
2021-07-01 16:07:07
原標題:強對流天氣有何特點,如何防范?省氣象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
記者從山東省氣象臺了解到,6月30日下午到夜間,一場強對流天氣影響了山東中西部大部地區,出現大范圍9~13級陣風,其中85個氣象觀測站測得陣風在10級以上,13個氣象觀測站測得陣風達12級以及以上,最大風速為39.9m/s(13級),出現在章丘。濟南、德州、聊城、濱州、泰安、臨沂等多地出現冰雹,最大冰雹直徑2cm左右(濟陽)。針對此次過程濟南市氣象臺和山東省氣象臺先后發布了雷電橙色和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并在第一時間發向決策部門和公眾進行服務。
何為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有何特點?又會帶來哪些危害?該如何防范?山東省氣象臺副臺長叢春華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回答。
所謂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發生的對流性大風(≥17.2m/s,包括龍卷風)、冰雹、短時強降水(≥20mm/h)等天氣,是具有重大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之一。
強對流天氣有三大特點。首先,強對氣流天氣通常發生于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空間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里。其次,強對流天氣生命史短暫并帶有明顯突發性,約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最后,強對流天氣破壞力強,來臨時,經常伴隨著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惡劣天氣,致使房屋倒毀,莊稼樹木受到摧殘,電信交通受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世界上把它列為僅次于熱帶的氣旋、地震、洪澇之后第四位具有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
對于強對流天氣的形成原因,叢春華說,各類強對流天氣形成的物理過程是不完全相同的,這與下墊面的動力和熱力作用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強對流天氣是以大尺度天氣系統為背景,大尺度天氣系統影響或決定著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生成、發展和移動過程。強對流天氣發生的本質是大氣中有效能量之間的相互轉換和釋放過程,大氣蘊藏的潛在能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為對流上升運動的動能,強天氣就是由空氣強烈的垂直運動而導致出。最典型的就是春夏季午后的強對流天氣。春夏季高溫高濕的條件往往使這種能量更高,大氣更不穩定,更有利于對流性天氣的發展。當冷暖空氣劇烈交匯時,強對流天氣的發生概率會顯著增大。
強對流天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叢春話說,強對流天氣災害大體上可將其歸納為風害、澇害、雹害。強對流天氣發生時,往往幾種災害同時出現,對國計民生和農業生產影響較大。颮線、龍卷風和雷雨大風最突出的氣象要素之一是強風。盡管颮線的水平尺度小,但在其影響的范圍內都將發生強大的風、雨災害,可導致樹木折倒,房屋掀翻,瓦礫飛行,人畜受傷受害,莊稼倒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建設的發展,因強對流天氣的發生而造成的損失也就更加嚴重。強對流天氣災害與強對流天氣的類型、其影響的范圍和持續時間是密切相關的。
叢春華說,強對流天氣具有較強的局地性、突發性、短時性,致災性強。在近年來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強對流天氣頻發,強度有增強趨勢,突破歷史極值的記錄屢現,因此公眾首先要增強防范強對流天氣的風險意識,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注意儲備和積累防范強對流天氣的知識和措施。其次要提高應對災害性天氣的標準,做細做強各項防范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和風險。同時要增強隨時關注預報的意識,隨著氣象監測手段和預報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及預報預警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公眾應通過各種媒介,第一時間關注氣象部門短時臨近時段的預報預警尤其是雷電、雷暴大風、冰雹、暴雨等強天氣預警信號,及時調整生活、生產活動計劃,提前做好防護準備工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