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21-07-20 09:11:07
原標題:濱州:這里有最接地氣的黨史守望者
來源:濱州日報
“什么是火線入黨?就是我去死,你們好好活!”在濱州高家渡革命歷史紀念館,83歲的義務講解員張守壘噙著淚,講述著本村黨員李天佑為掩護同志而犧牲,頭顱被敵人掛在城墻上示眾的壯烈故事。
張守壘已是重度耳聾,但深刻在心的紅色記憶不曾模糊。不管刮風下雨,只要有人參觀紀念館,就有他的陪伴。因為一個月57場、一天最高5場講解的連續性高強度工作,張守壘的嗓子啞了,手也哆嗦了,但他激情如昨:“俺們村有英雄氣,我驕傲!”
這樣的黨史“守望者”,在濱州市有很多。
如回民“活雷鋒”楊廣和,他的“雷鋒車”開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是民族團結的好榜樣;如王偵祥、王玉順、王建亮、王宏成是一家四代守塔人,70多年接力守護抗戰烈士英靈;如百年名校鄒平長山中學,將老校長馬耀南師生舉義點燃魯中抗日烽火的精神融入教學、課程、學生心靈;博興縣老黨員王樹銀對“興福現象”歷史進行解讀,講述濱州實踐是如何助力國家決策的……
這些守望者,不太會講抽象的宏大敘事,背誦長篇大論,但他們對本地人本地事熟念于心,往往用老百姓的大白話將歷史真相一語道破,將黨史的溫暖、力量送到田間地頭。
“土八路的大實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為最震撼的紅色旋律
如此土氣的講述,群眾愛聽嗎?
“土八路?土八路!土怎么了,就是因為土,共產黨才成了人民的政黨,救中國的唯一希望。”這是濱州解放前老戰士們的共同心聲。
鄒平老戰士李京棠今年91歲,惠民老戰士王蘭初今年92歲。當初,他們參軍時,在連隊里年齡最小,個子還沒槍高。
為啥當兵?
他們回憶,國民黨當兵是抓壯丁,捆綁著去,家里沒人管;共產黨征兵呢,是土改分給家里土地,是高頭大馬披紅掛綠敲鑼打鼓送去!因為歲數小,在戰場上班長、連長都護著他們,最危險的地方不讓他們去,“每次都是共產黨員先上”!
語言如此實在,畫面更讓人落淚。
在渤海革命烈士陵園,長長的渤海革命老區烈士英名錄碑廊里,經常能看到坐著輪椅拿著放大鏡的老人在尋找戰友的名字。
那石碑上的名字,密密麻麻,有55308個。老人們說,“在你們眼里,看到的是名字。可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個曾經活蹦亂跳的小伙子!他們犧牲時,大多數沒娶媳婦沒有后代,還有很多人連個名字都沒記下來!”
為啥?
退伍后當過幾十年村支書的王蘭初老人這樣解釋:“打土豪分田地,終于吃飽了飯。在戰場上,遇到最危險的情況都是黨員先上!越是最苦最累最危險,就越是考驗黨性的時候。正因為這樣,戰士們才心服口服,部隊才有驚人的戰斗力。”
“我們村里的人”:放下書本的師生壯烈從軍塑造了紅色校風、民風、家風
脫下長衫,主動選擇了“土”,是黨史的重大轉折。
“李天佑、張靜源,曾經是大城市的教書先生,自己家不愁吃穿,但見不得窮人累死餓死,所以他們參加革命,脫下長衫干農活,最后壯烈犧牲。”張守壘說。
毀家紓難,革命激情就是如此點燃的!如長山中學是“將軍的搖籃”,緣起就是校長馬耀南放下粉筆,帶著60余名師生舉義。
看,共產黨帶領師生,鉆山溝、打游擊,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用劣質武器對抗裝備精良的日偽軍,視死如歸,打出了學生軍的威風。在百姓眼中,這些師生出自富裕人家,但國難當頭,他們沒有抱定飯碗當奴才,反而散家財而圖救亡。
行動是最好的示范。馬耀南三兄弟的犧牲,對民眾的震動特別大。多年后,馬耀南的長子馬立修靠老照片、老故事才慢慢走近父親。他感慨:“馬家是犧牲了3個好男兒,可誰能活千年?假如,當年每個人都怕死,哪里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在馬立修看來,歷史不是以一敵百的“抗日神劇”,常常是悲壯的熱血反抗、不對等的極限挑戰。對比當時的中日力量,我們的隊伍不僅武器差、裝備差,戰士們的身體素質、文化水平也遠不如日軍。正因此,可見書生從軍的壯烈。
紅色家風,同樣滋養了陽信回民“活雷鋒”楊廣和。楊廣和出身于革命家庭,爺爺、奶奶、姥姥、爸爸、哥哥都是黨員。人們說,他的“雷鋒車”開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十幾年來,他救火十幾次,他的出租車后備箱里常備修車、修路、救人、救火等所需的工具。他還冒著生命危險抓獲了5名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曾拿出錢收買他,他說,“雷鋒精神,你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今天,27家學校聘他為校外輔導員,他自費建成的雷鋒事跡展覽館向大眾免費開放。他用赤誠之心,感動著回漢群眾。如今,在陽信劉廟,哪里有人鬧矛盾了,經常會說:“叫廣和來說說!”
“村頭的大喇叭”:讓紅色課堂、紅色廣播、紅色舞臺、紅色服務走進日常
炎夏,黃河如金黃飄帶,火紅的黨旗、團旗在藍天下隨風飄揚。在惠民縣清河鎮古渡口,1947年陳毅、粟裕渡河處,在抗美援場老戰士王中華見證下,清河鎮中學的新團員宣誓入團。
這些黃河娃自小知道,當年陳毅渡河的重大意義——41萬軍民北渡,在山東唯一沒被攻占的解放區休養生息。而他們的祖輩們,用小推車推著物資支援前線。陳毅的誓言得到驗證:“今日攜萬民渡河,他日我軍將飲馬長江!”
下了黃河大堤,有個村子叫丁和圈。在清末古建筑丁氏故居旁,村民們坐著馬扎湊一塊正聽大喇叭。每天下午6點,是他們的“紅色時間”。“年紀大了,眼睛花了,看書看手機都不方便,有了這個大喇叭,每天都能聽到好故事!”70歲的老黨員丁惠君說。
再往東,濱城區沙河街道于家村,則是另一種熱鬧景象——快板劇、歌舞、小品、情景劇、故事宣講……該村鼓勵老百姓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詮釋身邊的黨史。這也是“濱濱有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講堂的探索之一。
為打通“最后一公里”,濱州娃錄播“小虎濱濱訪紅色遺址”“追尋老渤海紅色印記”“百名黨員講故事”“從渤海到海南”“渤海先鋒”等新媒體作品;發揮“紅色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如無棣將義診、理發、學習輔導等服務融入村里的黨史課堂。
跳出教材,跳出生硬的機械背誦,濱州正在以身邊化、故事化、藝術化、服務化的形式,解決黨史宣講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探索中,一群“最土氣”又是最赤誠的黨史守望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的故事,其實是在不斷強化“歷史與現實”“家國與個體”“史實與實事”的相互關系,讓講史者腳下有根、心中有光,讓學史者眼前有物、身邊有暖,不斷內生前行的力量。
正如市委書記佘春明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人民是歷史的親歷者和創造者,學史講史只有結合實踐、融入時代才能常學常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