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09-14 09:43:09
原標題:人民日報點贊山東曲阜等地:?醫養結合保障老人健康生活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醫院服務延伸社區、家庭醫生上門問診——
醫養結合,保障老人健康生活
本報記者 張 文 李 蕊
核心閱讀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醫院與護理院、養老機構合作,讓高標準的醫療服務下沉基層;社區為老年患者設立“家庭病床”,家庭醫生定期上門巡診……近年來,為促進醫養結合發展,各地開展了許多積極嘗試,讓老年人享受到更便利的醫療服務。
醫院——
重點建設特色專科
醫護康養一體發展
地面鋪著柔軟的橡膠地毯,公共區域設置方便取用的公用手杖、助行器……走進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的阿爾茨海默病綜合管理區,處處可見方便老年患者的細節。
醫院神經內科黨支部書記周恒說,因為患有這種疾病,有的老人剛到這里時,喜歡到處走,而且容易被激怒、容易焦慮。醫護人員就順著老人的意愿陪著他們到處走,癥狀穩定了再把老人帶回病房。同時,醫護人員還會用患者年輕時候照片一類的舊物,刺激他們的回憶,輔助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起病隱匿,家屬察覺時,經常已發展到中晚期。患者不僅會忘記家人、朋友,還會忘記自己是誰。”周恒表示,八院醫養結合的模式,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盡量恢復一些基本認知功能。
目前,該醫院開放床位1200余張,主要收治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其中失能半失能患者占75%以上。醫院黨委書記陳芍介紹,2006年起,八院開始探索醫護康養一體化,從單一的醫療職能,逐步轉向以院內健康管理、醫療、康復、養老等為核心,同時向基層社區、養老機構提供服務的模式。通過組織專家分析老年疾病譜,根據老年人患病率高低以及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程度,重點打造特色專科。
“我們的老年康復醫學科是成都市級公立醫院規模最大的老年康復治療中心,以老年常見的骨關節病等亞專業為發展方向,通過專業康復治療和訓練,最大程度維護、改善老人機體功能。”陳芍介紹,醫院的阿爾茨海默病綜合管理中心,通過設置“兒時記憶”“上學時光”“工作經歷”等懷舊話題,用種植花卉、蔬菜等模擬活動或場景設置刺激老人記憶,緩解不良情緒,改善認知功能。
專業的照護對老人的疾病康復和健康狀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醫院目前有近400人的護工隊伍,通過多年實踐制作的《老年患者照護培訓》視頻和教材等成為全市老年照護培訓的標準。為強調護工的重要性,醫院規定所有職工每年要到病房做一天義工,這樣不僅能發現老人的需求和服務中的不足,而且能換位了解護工工作的辛苦。
走進成都市老年大學第八醫院分校的一間教室,10多位耄耋老人正在揮灑筆墨、切磋書法。寫得興起的老人們,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醫養結合,需要照顧到老人的精神需求。”據分校負責人介紹,這里開設了音樂、太極拳、書法等課程,以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
社區——
家庭醫生悉心照料
定期巡診上門關懷
“來,保持正常呼吸。”在山東省曲阜市苗孔社區劉元蘭老人的家里,家庭醫生丁敏慧正戴著聽診器為老人檢查身體。“恢復得不錯,上次給您拿的口服液,記得按時吃。”丁敏慧耐心叮囑道。
84歲的劉元蘭老人,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0余年。由于常年行動不便,哪怕是去趟診所拿個藥都是麻煩事,上醫院做檢查、治療更是困難。
2014年,曲阜市試點實施“居家醫康養”模式,對適合居家養護的老年患者設立家庭病床,提供疾病診治、康復護理等醫養服務。經過逐項評估,劉元蘭老人被納入服務對象中,并分配到了兩名家庭醫生——曲阜市居家醫康養服務中心醫生丁敏慧,負責每周定期上門巡診、按時送口服藥、做康復護理等;苗孔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張麗霞,為老人提供家門口的測壓、體檢等公共衛生服務。
“我患冠心病多年了,這個病就怕突然犯病,容易發生心梗。”提起之前的經歷,劉元蘭老人依舊心有余悸。7月份的一天,張麗霞在探望老人時,發現老人出現胸悶的癥狀,急需進一步做檢查,而社區服務站并不具備條件。張麗霞立刻啟動應急預案——聯系市級居家醫康養科服務中心。10分鐘后,丁敏慧帶著兩名護士和醫療設備趕往老人家中,進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并安排在家中輸液治療。
“多虧了這些醫生,我不用出門就能看病了。”劉元蘭老人豎起大拇指。幾年來,在兩級家庭醫生的悉心呵護下,劉元蘭老人身體狀況有了好轉,性格也開朗了許多。
在苗孔社區,每年都有400多名像劉元蘭老人這樣的受益者。家庭醫生定期巡診,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日常公共衛生服務,市級居家醫康養服務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市級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家庭醫生”的上下聯動,打通了半徑3公里的“15分鐘服務圈”,老人呼叫后的15分鐘內,確保有家庭醫生按時上門服務。
養老機構——
醫護人員常駐服務
開通綠色轉診通道
“社區的醫護康養站幫了我的大忙,不奔波、不排隊、不折騰,太方便了!”家住成都市青羊區馬廠社區的李林東(化名)老人不慎被摩托車尾氣噴傷小腿,造成燙傷伴感染,每天換藥成了李林東老人的一大難題。去附近醫院換,不僅要忍住疼痛在路上奔波,有時候還需要排隊等候。社區醫護康養站得知后,派出專科護士鄧濟聰每天上門為老人換藥,并制定好居家照護計劃,經過半個多月的上門服務,老人的傷口順利痊愈。
馬廠社區醫護康養站是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將醫療資源下沉社區的探索——該社區有60歲以上居民近千人。2019年5月,醫院托管了馬廠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成立醫護康養站。康養站由兩名護士和一名護理員常駐,為社區老人免費監測血糖、血壓,講解康養知識,同時還有包括健康管理師、醫生、護士等在內的專業隊伍定期到站提供健康服務。
目前,通過托管日間照料中心等方式,第八醫院建立了3個社區醫養結合站點,為3700余人次提供醫養服務。
“醫養結合服務的重點在居家和社區。”陳芍表示,醫院的床位長年飽和,將醫養結合服務向基層延伸是必然之路。目前,該院相繼與40多家護理院、養老機構等簽約開展醫養協作,根據需要提供巡診、康復護理指導、老年照護技能培訓等服務,并為合作機構開通綠色轉診通道。
“丁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您好!這里是居家醫康養服務中心,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小于,你薛爺爺身體不太好,快來看看吧!”“好的,別急,我們馬上到!”
接到薛大爺老伴的電話,山東省曲阜市居家醫康養服務中心迅速派來醫護人員,為薛大爺更換尿管、做康復護理。
薛大爺今年82歲,居住在魯城街道東關社區的一家養老院,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在養老院里吃喝不愁,日常生活有照料,怕的就是看病不方便。”薛大爺老伴的一番話,道出了養老機構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曲阜市在探索醫養融合的過程中,不僅在醫療機構內設養老病床,還讓醫療機構主動“走出去”,與周邊的養老機構、護理院等簽訂合作協議,讓養老機構的老人享受高標準醫療服務。
居家醫康養服務中心定期派來人員,為養老機構入住老人提供各項醫療服務。同時,東關社區衛生服務站也不缺位,每年對養老機構入住老人進行全面體檢,老人需要服務時,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及時上門。
“目前,曲阜市各級醫療機構進駐養老機構,現已服務4330余人,真正讓養老機構和醫院相融合,實現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養同辦。”曲阜市衛生健康局局長孔衛東介紹。
《人民日報》(2021年9月14日 12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