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11-17 09:34:11
原標題:人民日報“?我與一座城”欄目刊文:到菏澤,看牡丹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到菏澤,看牡丹
潘若松
菏澤的牡丹。影像中國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符號與標簽。山東菏澤,人們最引以為傲也最心心念念的要數牡丹了。牡丹之于菏澤,不僅是一張名片,更融入了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里。
走進菏澤,你就會發現,牡丹的元素無處不在,各種與其有關的標記隨處可見。加上街頭巷尾的廣泛種植,每到春天,整座城市都浸潤在花海花香里了。在這個季節,熟人相見,常常聊起的是:“看牡丹了嗎?”對外地朋友最盛情的邀約,也是:“請您來菏澤看牡丹!”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家鄉的縣一中讀書,聽同學說,六十公里之外有座菏澤城,生養著世間很美的一種花。于是,一個春日的周末,我們七八位好友結伴趕往那里,那是我第一次去菏澤看牡丹。
看牡丹的地點在菏澤郊外,周遭都是村莊。那里的曹州牡丹園當時還算是莊稼地,只不過密密地扎起了竹籬笆,南北蓋起了兩座高聳的仿古門樓。遠遠望去,牡丹園內已是熙熙攘攘。那一天,我看到了花形碩大、色艷香濃的牡丹,尤其是花朵連阡接陌的壯觀場面,讓我內心非常震撼。
我沒想到,此后我就與菏澤、與牡丹結緣了。高中畢業,我考上了省內的一所大學,校址就在菏澤。準確地說,校園坐落在菏澤的北郊,校園附近散布著三個最具代表性的牡丹園,除了我曾經去過的曹州牡丹園,還有百花園和古今園,都很有特色。
大學期間,牡丹園成了我和同學們的好去處,園內每處景點,我幾乎都如數家珍。畢業后,我留在菏澤工作。每天騎著自行車穿行在街衢巷陌,道碑街、考棚街、雙井街、順城街……條條老舊的巷子里,蘊藏著久遠的故事,斑駁的光影里,訴說著古老的傳奇,讓人挖掘不盡。牡丹路、天香路、國花大道……這些帶有特殊印記、不斷拓展美化的現代化道路,也見證著菏澤發展的腳步。
對于牡丹,我當然非常喜歡。它外形端莊、大氣、艷麗、飽滿,幾乎契合了人們對于花朵的所有美好想象。但我同時又覺得,牡丹似乎少了一點點氣韻,有點兒過于雍容華貴、富麗堂皇了。加上歷史上牡丹多與宮廷關聯,仿佛欠缺了一點煙火氣。但久居菏澤,慢慢地對牡丹接觸更多、認識更深,我發現牡丹看似嬌艷柔美,其實是歷經嚴寒的。從播種到開花,要經過六七年的時間。而牡丹每年盛開前,還要忍受三十多天零攝氏度以下的低溫,花才能開好,正所謂“牡丹不凍花不開”。如果開花了,牡丹就總要開到極致,哪怕養分耗盡整株枯萎也在所不惜。這,正是牡丹的品格。
在菏澤,牡丹其實沒有那么高貴,因為它是那樣地為人們司空見慣。它的根皮可以入藥,是藥材中的上品,所以農民大量栽種,以此養家糊口。歷經花農世世代代的精心培育,如今,牡丹在菏澤這片土地上華麗轉身,變得渾身是寶,“牡丹產業”拓展到醫藥、食品、化妝品、文化創意等諸多領域。
了解愈多,愛之彌深。有幾年時間,我特別愛在晚上看牡丹。空曠寂靜的牡丹園內,一朵朵盛開的花兒散發著醉人的香氣。遠離白日的擾攘與喧囂,我分明聽到了花兒的私語,夜色中它們在舒展筋骨,在交流談心。靜默中,我仿佛也聽懂了它們跨越千年的詠嘆與告白。
前些年,每到春天,我都會給父母打電話,希望他們來菏澤看看牡丹,然而或是因為農活,或是因為雜務,總是不巧,多年未能如愿。直到一年春天,在外地的四叔和堂哥還鄉省親,父母才和他們一同走進菏澤的牡丹園。春和景明的日子,年邁的父母漫步花間,新奇地對眼前的每一朵牡丹指指點點。園內人頭攢動,因為彼此擔心走散,本來拘謹羞澀的父母甚至還牽起了手。園內有花農將從自家田里摘來的牡丹鮮花編織成花冠售賣,我給他們每人買了一頂戴在頭上,父母興奮得像孩子,笑容一直溢在臉上。
賞完牡丹,父母還特意把花冠帶回老家,掛在堂屋的正墻上。每有鄉鄰串門,他們都會興致盎然地講述牡丹園里賞花的經歷和見聞。直到那花冠的花葉完全枯干了,還掛在那里舍不得摘下。
定居菏澤二十多年,我對牡丹經歷了從陌生、疏離,到親近、認同、依戀的情感歷程。如今,牡丹成了我無法割舍的情緣,我也深深地融入了這座因牡丹著稱的城市。
《人民日報》(2021年11月17日 20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