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2-06-13 17:00:06
原標題: 山東退伍老兵和他的驚艷稻田畫
來源:齊魯晚報
“以地為紙,以稻為墨”,5年來,68歲的宋克亮已經在魚米之鄉魚臺的稻田里創作了超過20幅“稻田畫”。從十幾畝一幅的“小試牛刀”到上百畝一幅的“鬼斧神工”,依靠這些渾然天成的稻田美景建成的魚臺縣王魯鎮“稻田畫生態觀光園”,已經成為魚臺生態旅游的對外名片,稻米延展而出的鄉土文化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4歲跟著母親逃荒
是“稻改”讓他重返家鄉
記者驅車來到魚臺文化館時,宋克亮正在翹首等待記者到來。他白衣白發,一副洗盡鉛華的模樣。2017年宋克亮從魚臺王魯鎮文化站退休后,接受了魚臺文化館的返聘,如今在文化館三樓設置了一間工作室,5年來他便在這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創作出了遠近聞名的稻田畫作。
宋克亮告訴記者,自己剛剛記事時的魚臺并不是現在美麗富足的魚米之鄉,每天耳邊只回蕩著大人們無奈的抱怨:十年九不收,留下來只能被餓死?!澳菚r候春天旱、秋天水,地里啥東西也種不出來,只能出去要飯。4歲時,我跟著母親走江蘇,到安徽,進河南,過山西,跨河北,剛開始人家看我是個孩子,好心人家愿意給口剩飯,但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后來走著走著,母親學會了織草席、做蓑衣、編筐子這些手藝活,我也跟著干,雖說賺不了幾個錢,但至少能吃飽飯了?!碧崞甬斈?宋克亮還是有些激動:“我們當時在安徽和山西都住過一段時間,我跟母親商量,就在當地住下吧,不要再奔波了,也不用再回那個“旱坑子、水窩子”了。剛開始母親同意了,可自從老家來了親戚看望母親后,她便執意要回去,那一年是1964年,我10歲。”
1964年冬,魚臺縣提出旱地改水田、變患為利種植水稻的決策。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魚臺縣領導全縣人民于1964年冬大干150余天,一舉跨出成就“江北魚米之鄉”的第一步。
回鄉進入學堂
目睹魚米之鄉的成長
宋克亮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上學。“出門討飯那些年,不僅讓我和母親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生百態,也增長了見識、拓寬了眼界,母親在回來的路上就督促我,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進學堂。”1965年,宋克亮進入王廟鎮孟樓小學,開始了求學之路。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宋克亮也堅信:“吃過的那些苦,都會成就未來的路?!比雽W后宋克亮就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學霸”。每當放學時路過水田,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穗低垂,一片金黃,充實和滿足的幸福感真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宋克亮說,從那時起,那一張張金黃色的畫布就輕輕地鋪展在他心頭,等待著他去勾勒。
10年后,高中畢業的宋克亮被安置到鎮供銷社成為一名代銷員,工作了一年,他便穿上軍裝,1976年入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某部任氣象觀測員,直到1982年退伍返鄉。在部隊,宋克亮首次真正接觸到與繪畫寫字相關的工作,學習繪制地面氣象圖成了他的首要工作。
良好的文化基礎成為宋克亮快速提高業務能力的“法寶”,各種繪圖工具在他手中運用自如,一些動態云圖和氣壓變化的計算在他眼里更是小菜一碟,很快就受到了部隊領導的重視,“1980年,部隊組織研制測風儀,那時候國產繪圖板和經緯儀二者合一計算,且要計算三次才能有較準確結果,更重要的是必須在30秒內完成。過了30秒就有失誤,經常出錯。如果能開發出新產品,省去繪圖板,去掉計算,直接在經緯儀上讀出不同高度的風向、風速,那將會大大提高氣象感知精確度,為作戰部隊提供更完美的氣象數據保障,這是當時我們氣象兵的終極追求。”當時領導直接調派宋克亮參與核心研究,這讓他備受鼓舞?!?/p>
脫下軍裝再回鄉
拿起繪圖板重操舊業
1982年,宋克亮服從部隊安排,退伍返鄉。退伍沒多久,他所在的魚臺縣王魯鎮開始了全鎮93村的宅基地現狀摸底工作,當時29歲并擁有一身繪圖本領的宋克亮自然成為鎮領導指定的規劃員。“當時我老是打趣說,我這繪圖板還沒放涼呢,就又長到身上了,感覺真是無縫銜接?!彼慰肆琳f,繪制鄉鎮現狀圖比地面氣象圖簡單多了,“一個村子的平面現狀圖非常簡單,就是標有比例尺和方向指示的平面現狀圖,一年時間,我走遍了王魯鎮每一片區域,對王魯的整個稻田、坑塘、村居、溝渠分布了如指掌?!?/p>
1988年,宋克亮被任命為王魯鎮文化站站長。“當時上級強調,文化站站長得是個“萬金油”,要樣樣精通,可我不會的有很多,我就開始學習,從那時起,寫墻字、寫總結、寫通訊、寫曲藝就成了每天的工作。”宋克亮這一動筆,至今也沒停過。
退休后完成兒時夢想
繪制心中的金黃色畫卷
2017年,宋克亮從王魯鎮文化站退休,隨后魚臺縣文化館返聘他并為其建立了工作室,希望其繼續抓好文藝作品創作、文化活動策劃。
“2017年剛到文化館不久,王魯鎮的黨委書記、鎮長便找到我,跟我溝通了創作稻田畫的想法,剛聽到這個事,我覺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書畫作品以平尺計量,稻田畫要以畝、十畝、百畝計算,這怎么可能繪制?”宋克亮說:“回家后,我左思右想,感覺真是件難事,無處下手,煙抽了一根又一根,滿屋煙霧熏心,無助地來回踱步。”
正在宋克亮愁得無精打采,隨手翻閱入門時畫的九宮格的手稿時,他突然靈光乍現,理清了思路,就用最簡單的九宮格等比放大試一試。于是,他畫上簡筆畫,標好九宮圖樣,再用粉筆畫在水泥地上。憑借長期精準的繪圖經驗和熟練的計算方法,宋克亮馬上趴在室內地板上翻畫起來:放大10倍,成了;100倍,成了;1000倍,成了,成功了!就這樣,2017年,魚臺第一幅稻田畫“稻夢小鎮”出世了。
隨后幾年里,宋克亮稻田畫的面積越來越大,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從十幾畝一幅到上百畝的畫幅,從單色彩稻到四色、五色彩稻的畫面,目前宋克亮的稻田畫已成為全國面積最大、色彩最多的稻田畫。
現在,魚臺王魯鎮的稻田畫已經成為魚臺綠色稻米的名片,每年8月到10月,是稻田畫的最佳觀賞期,宋克亮告訴記者,今年的稻田畫初稿已經創作完畢,相信會有更驚艷的表現,當金黃再次鋪滿大地時,等待著四面八方的游客到魚臺王魯鎮一探究竟。
原標題: 山東退伍老兵和他的驚艷稻田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