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2-06-26 13:54:06
原標題:瞭望丨萬億預制菜市場到底香不香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2021中國預制菜產業大會暨展會上展出的冰凍預制菜(2021年12月2日攝)魏培全攝 / 本刊
◇今年4月,山東濰坊提出搭建大數據平臺,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制定一攬子支持政策,力爭3年內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
◇“預制菜不是人們想象中冷冰冰的工業化產品,而是將大廚精妙的手藝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盡可能保留食品的風味和營養。”
預制菜是為迎合居民消費升級、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變化而催生的快捷類食品。預制菜的興起,讓眾多不善廚藝的年輕人在家也可張羅一桌子美味,更讓農業、食品、餐飲、電商等各路企業嗅到巨大商機,催生了一片萬億級藍海市場。
預制菜到底是“真香”還是“虛火一場”?能打動眾口難調的味蕾嗎?沿著什么方向發展才能行穩致遠?帶著這些問題,《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采訪調研了消費者、投資商、生產企業、主管部門等相關人士。
曇花一現還是一路高歌
對于平時不怎么下廚的濟南市民代季來說,如今置辦一桌菜肴不再麻煩,因為多數都能在市場上買到預先制作好的菜品或半成品,回家只需簡單加工即可。“預制菜省了很多麻煩,不用很麻煩就能張羅一桌子菜。”代季說。
代季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購買預制菜嘗鮮,預制菜一時間成為市場寵兒。京東超市目前上架預制菜5000多種,2021年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56%。美團買菜預制菜項目負責人表示,快手菜、輕糖烘焙、秘制鹵味等預制菜成為一線城市眾多消費者的日常購買產品。
紅火市場的背后是嗅覺敏銳的資本。根據企查查數據,2013年至今,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2起投融資事件,其中2020~2021年是融資高峰期,2020年預制菜賽道共有12起融資,2021年至今共有12起。
資本市場的熱度傳導到企業車間里。位于山東濰坊的匠造食品有限公司里,香辛料、水煮調味品、烘焙等幾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
“一些知名餐飲店和商超用的面包片、瑞士卷等都是我們供應的。”匠造食品總經理鄧恩菊說,他們此前以出口業務為主,近幾年借著預制菜的東風開始大力開拓國內市場,今年前四個月,預制菜板塊銷售額增長了40%。
從消費終端到電商平臺到企業車間再到資本市場,預制菜如此火熱,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將一路高歌?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預制菜并非新生事物,只是疫情加速了市場培育,讓預制菜進入大眾視野。預制菜是個大的產業范疇,市場需求始終存在,隨著社會發展和消費升級,這種需求會加速釋放。
市場研究機構普遍看好這條新賽道的成長空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達到1072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預制菜市場未來6~7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長期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
萬億產業賽道誰在競跑
“早在2017年,我們就探索把餐飲門店的幾款暢銷菜做成預制菜,市場反映良好。后來遭遇疫情,重創餐飲業的同時也加速了預制菜的市場爆發。”凱瑞商業集團市場營銷總監侯明敬說,他們推出的十幾種預制菜品中,僅佛跳墻就在今年春節期間賣出近20萬份。
在預制菜這條產業賽道上,集結了來自農業、食品加工、餐飲、電商、物流等多個領域的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67萬家,其中2018~2020年每年注冊量均超過1萬家。
預制菜市場大爆發前夜,已然有了虛火。“近期很多資本跨界搞預制菜,我接待過很多人來談合作,有搞信息技術的、搞自媒體的、搞電商的。”一家食品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他們站上預制菜風口,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非常亮眼,因此多路資本前來商談合作。
這家公司負責人表示,很多人認為預制菜門檻很低,實際上恰恰相反,只有資金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供應鏈體系、核心競爭力。 在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思敏看來,不管來自哪個行業,要想在預制菜賽道上長遠發展,最終比拼的是品牌、品質和創新能力。“對于預制菜,消費者普遍關心的是口味、觀感和營養能否達到有機統一,這需要創新研發的支撐。”
面對預制菜新賽道,聞風而動的不只是資本和企業,巨大的藍海市場吸引多地政府積極布局。2021年11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率先從政府層面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山東濰坊提出搭建大數據平臺,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制定一攬子支持政策,力爭3年內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
在農業大市山東諸城,當地正全力發展預制菜產業,推動現代農業從種養加工到餐飲終端一體化延伸升級。
諸城市發改局副局長丁瑞英認為,預制菜上游連著鄉村振興,下游連著消費變革,將成為拉動地方農業和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突破口。
眾口難調能否統一標準
預制菜產業很“香”,吸引各路資本競相入局,但不少消費者表示,預制菜產品的口味復原度不一,吃起來不一定“香”。
根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62.32%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費者覺得預制菜口味較差、不好吃。艾媒咨詢的報告顯示,消費者認為預制菜行業需要改進的問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味復原程度。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缺乏行業標準,市場上的預制菜品質良莠不齊,不同廠家生產的菜品口味大相徑庭,催生了菜品質量難保證、標識不詳細、價格差異大等諸多困擾行業發展的痛點,比如同樣是佛跳墻,同一電商平臺上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差異較大。
一些規模企業已經把標準化生產擺在重要位置。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從2013年起開始加強預制菜研發和生產,組建研發中心,聘請資深廚師一起研制即烹、即熱菜品,把廚師的傳統手藝轉變為工廠的生產工藝,其預制菜品達300多款,涵蓋了八大菜系及地方特色小吃。 “預制菜不是人們想象中冷冰冰的工業化產品,而是將大廚精妙的手藝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盡可能保留食品的風味和營養。”侯明敬舉例說,他們線下餐廳有一款港式牛雜鍋的暢銷菜,但做成預制菜后怎樣鎖住原湯鮮味?幾經試驗,他們摸索出速涼和速凍技術,可最大程度減少口感和營養流失。“但這種技術難度大、門檻高,行業沒有統一規范,一些企業為節省成本就用添加劑替代。”
一些預制菜生產企業反映,目前標準體系已經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應盡快出臺預制菜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明確預制菜的定義及范圍,對原材料、加工工藝、儲存、冷鏈運輸等做出相應規范,引導行業沿著標準化軌道發展。
近日,在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下,山東省飯店協會牽頭,聯合山東省內企業發布了全國首個《預制菜通用設計實施指南》團體標準,提出了覆蓋預制菜全產業鏈的技術指南,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標準依據。
鄭思敏等人認為,預制菜企業目前呈現區域化、分散化和小規模化的特征,缺少完善的商業經營模式。應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發揮龍頭企業在預制菜全產業鏈布局中的關鍵作用,打造預制菜專業園區。同時加強研發能力和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競爭力,確保預制菜產業長遠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