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7-20 16:15:07
原標題:微創技術新“鏡”界:青島市市立醫院專家高超內鏡技術打贏“保胃戰”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樂 通訊員 徐福強 青島報道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消化內一科高玉強主任醫師主刀完成兩例ESD(內鏡下胃黏膜剝離術)微創手術,用精湛技術為患者打贏“保胃戰”,取得微創內鏡技術新突破。
來切胃息肉,醫生從細節發現大面積胃早癌73歲的郝(化名)大娘在外院被診斷為 “胃息肉”,因其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兒女們不放心,于6月初帶老人慕名找到高玉強主任尋求診療。
雖然從診斷報告上看手術難度不大,常規ESD手術即可切除,可是多年的行醫經驗告訴他,對待任何一個患者都不能帶著先入為主的想法開展診療。正是這份敬畏和謹慎,讓高主任在進鏡過程中發現了異樣:胃大彎側有兩三個幾毫米的小息肉,而胃小彎、后壁從賁門到胃角超過1/2周的胃粘膜粗糙不光滑,結節樣平坦隆起。高主任敏銳地意識到此處的病變沒有那么簡單,他立即進行放大內鏡診斷,染色,確定病變程度和范圍,在病變處取活檢送病理診斷。病理報告顯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屬于胃早癌。外院診斷 “胃息肉”其實只是“胃早癌的冰山一角”。
郝大娘有兩種治療方式選擇,一是外科手術,但是需要做全胃切除,術后生活質量會嚴重降低;二是可以行內鏡下胃黏膜剝離術(ESD),但是如此大面積的病變實屬罕見,手術難度非常大,加上郝大娘基礎疾病多,長時間麻醉風險也隨之增加。家屬經過慎重考慮,基于對高主任的信任,最終決定行ESD術。
一場技術與耐力的挑戰—微創剝除罕見大面積胃癌
郝大娘的病變面積巨大、位置特殊、血供豐富,既不能傷及血管,也不能損傷胃壁肌層,不僅需要胃鏡在倒鏡下操作切除,還需要有極其穩定的持鏡、運鏡和操作技術。
當時鐘指向凌晨12點時,在麻醉、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高主任成功完成了整個手術,完整切除了病變黏膜,標本11*10cm。
術后3天郝大娘便可進食,1周后順利出院。術后病理提示為胃早癌,病變被完整治愈性切除!由于保留了胃的完整性,病人恢復快,預后好。如此罕見大面積早癌ESD微創切除術的成功開展,代表了醫院內鏡技術的高度。
精湛技藝,6小時鏖戰征服高難度特殊位置胃癌
同樣受益于精湛內鏡技術的還有77歲的程大爺(化名),他胃病多年,因為哮喘、肝硬化等多種疾病,一直不敢做胃鏡檢查。最近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剛從呼吸科出院,每天依靠吸入支氣管擴張藥才能呼吸順暢一些,但是近來感覺胃疼得厲害,能吃的胃藥都吃了一遍也沒有任何緩解,實在疼得熬不住了,終于下定決心找到高玉強主任做胃鏡。
高主任在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賁門下和幽門處分別有一處黏膜病變,病理結果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并局灶癌變。這兩處病變位置非常特殊,一個位于胃的入口,一個位于胃的出口,如果外科手術只能做全胃切除。然而患者有肝硬化合并食管靜脈曲張,凝血機制差,又有哮喘,心肺功能也很差,難以耐受外科全胃切除這么大的手術。即使選擇ESD手術,也會大大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經過慎重全面的考量,高玉強主任決定向特殊的胃部腫瘤發起挑戰。
手術如期進行,團隊遇到的情況比預想的更糟糕,剝離-出血-止血-再剝離,如此循環往復。高難度的操作對于主刀醫生的精神和體力都是極大的挑戰,最終經歷近6個小時的全神貫注的“精雕細琢”,手術順利完成。
程大爺術后恢復很快,病理也提示為治愈性切除,一周便順利出院。“住院這么多次,第一次這么心情舒暢、干凈利落的出院。”患者懷著感激和喜悅的心情離開醫院。
厚積薄發,不斷突破微創內鏡技術新高度
據了解,ESD是近些年來開展的微創術式,針對消化道起源于黏膜層且未達黏膜下層病變,如消化道早癌,巨大息肉,側向發育型息肉,通過黏膜剝離切除病變,達到治愈的效果。近年來醫院ESD手術數量穩步遞增,手術難度和精準度不斷突破,積累了豐富的高難度ESD手術經驗,越來越多的患者從精準微創內鏡技術受益。
專家介紹:
高玉強,主任醫師,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消化內一(含內窺鏡中心)科副主任。
擅長:擅長內鏡下各種診療技術,在消化道早癌的放大診斷以及內鏡下微創手術方面有較高造詣。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東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