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22-09-16 15:00:09
原標題:中科系“金鳳”緣何集群入巢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來源:濱州日報
原標題:中科系“金鳳”緣何集群入巢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來源:濱州日報
編者按:今年8月1日,國科天驥公司A輪融資發布、中信建投資本產投合作暨首批3個項目落地簽約儀式、奇點控股產投合作暨首批3個無人機項目落地簽約儀式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這是繼7月6日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魏橋創業集團、軟銀資本與重慶小電天體合作建設新能源交通裝備產業園項目之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又集中簽約合作2家投資機構、落地6個高科技項目。為深入解讀這些好項目背后的改革邏輯,濱州日報特推出專題報道:“科技引領,聚起產學研的‘一團火’;資本賦能,播撒高精尖的‘滿天星’”,分為上下兩篇來解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中邁出的新步伐。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招引這么多高精尖項目?
分析原因,一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然;二是條件充分,乘勢而上。
近年來,隨著發展不斷深入,作為主城區的一部分,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空間資源不斷壓縮,生態、環保壓力不斷增大,傳統資源型招商的路子已經走不通,拼土地、拼人力、拼優惠,“割肉獻血”、大規模讓利,低端惡性競爭,無疑是飲鴆止渴。同時,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和疫情影響,傳統的上門招商、展會招商、機構招商也難以取得良好效果,地方政府急需轉換招商思路、突破招商瓶頸,探索更務實有效、事半功倍的招商新模式。
從企業層面來看,魏橋創業集團在進行轉型探索,提出要從創業魏橋向創新魏橋、科技魏橋、綠色魏橋轉變。魏橋創業集團在與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積極對接中發現,中科院的研發成果亟須對接國民經濟發展的主戰場,而魏橋創業集團實體經濟實力雄厚,也亟須科技創新成果賦能,在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上做增量。
一拍即合!2019年8月31日,魏橋創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信信托合作,投資85億元建設了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其中包含一所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工科大學和聚焦國家科技攻關技術的研究院。魏橋國科堅持以國家創新戰略需求為導向,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解決產業科技創新需求為建設主線,按照“雙型”城市建設要求,開展前沿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核心系統研發,同時大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經過兩年快速建設,科技園已基本建成、起勢見效,成為濱州科技人才聚集的新高地。與中科院合作的超高精細光刻膠項目、鋁基復合材料項目等紛紛投產,為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聯手魏橋創業集團,與中國科學院這樣的“科研國家隊”、與中信集團這樣的“資本龍頭”合作蹚出了路子。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大后方”,為項目提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全流程保姆式服務,保障項目快速建設。同時為后續引進項目預留充足土地空間,今年新建3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作為產業化基地,探索成立政府引導基金,有針對性地創新出臺了“柔性引才”政策,積極聯系上下游配套產業等。
而魏橋創業集團作為“前哨站”,在科技、資本兩個方向雙管齊下、雙向發力:一方面對接中科院、國科大、清華、北大等高等院校院所,發揮產業、資金、平臺優勢,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成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魏橋科創基金用于引進孵化培育新項目,其中一期8億元已全部用于科技成果產業轉化。另一方面對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地區的資本頭部企業,利用他們的項目庫資源、渠道資源,挖掘出前景好、成長性高、符合產業發展的優質項目到濱州落地。
科創引領、資本賦能,雙引擎、雙動能的政企合作模式,真正實現了在濱州聚起產學研的“一團火”,播撒高精尖的“滿天星”。
讓我們走進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魏橋創業集團與中科院合作的多個項目,看看中科系“金鳳”如何集群入巢濱州?
聚焦“國之大者”,超高精細光刻膠的試生產已成為濱州科創的耀眼火炬
去年4月底,有個爆炸性的新聞——光刻膠濱州生產園區試生產,它引發了全國關注,其報道被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今日頭條、新浪、網易、騰訊、鳳凰網等轉載400余次,一時間讓濱州成為科技界、金融界、產業界討論的高頻詞匯。而近日,國科天驥公司A輪融資發布儀式又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又一次引發關注熱潮,為何?
因為它是“國之大者”!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國際形勢導致供應鏈破壞,引起了全球芯片危機。芯片是電子產品和汽車、家電的核心部件,缺個螺絲釘不算事,但沒了芯片,汽車上不了路,輪船下不了海。早在2018年,芯片就超過了原油,成為第一進口商品大類,而我國就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美國正是抓住了芯片技術來卡脖子。
(下轉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而國科天驥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超高精細光刻膠項目,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成果的產業轉化項目,突破卡脖子技術,打破了產業國際壟斷。相比于傳統光刻膠更具優勢和潛力,它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標志著我國在高端光刻膠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將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安全、國家經濟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國科天驥公司又完成了億級A輪融資,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將繼續加大以半導體光刻材料為主的產品研發和驗證投入,深耕于半導體制造領域邏輯、存儲、MEMS及第二代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用電子材料,同時將積極布局先進封裝領域晶圓級封裝及3D堆疊封裝用電子材料,并開發高端顯示如OLED、mini/microLED領域用到的電子材料,努力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具有頂級研發實力的半導體材料供應商。
性能世界領先的鋁基復合材料、省重大建設項目智能化巡飛系統等都已強力入駐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令人振奮的,不只光刻膠,還有同樣來自中科系的鋁基復材項目、智能化巡飛系統和遠距離激光選通成像項目等。
鋁基復材項目的綜合性能超出國際同類材料,有著低密度、高比強度、高耐磨性、高熱導率、低熱膨脹系數、抗輻射的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兵器、核電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其研究單位是中科院金屬所,目前該項目已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產運行。
智能化巡飛系統項目是省重大建設項目,項目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完成總體設計及關鍵技術攻關基礎上,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智能化巡飛系統試制、集成及試驗測試工作。項目具備無人化、智能化、長時間留空、巡飛能力,并具有智能協同、任務重構、自主決策等特點。總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引領國內航空宇航方向的高費效比設計、蜂群數據鏈、智能組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
而遠距離激光選通成像項目主要生產激光選通安防監控攝像機、車載激光選通成像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研究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目前也已經簽約。
此外,還有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合作的智能制造中心、與中科院理化所合作的高端電子專用材料中心等十余個中科系項目正在推進中。
這些項目將圍繞濱州鋁業、紡織業優勢產業,聚焦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興技術領域(5G/物聯網、人工智能、仿生技術)等,吸引中科院體系先進技術研發團隊在濱州進行項目中試和產業化生產,打造領先的原始創新科研基地。
細看這些項目,多數都有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世界領先、率先突破等字眼,說明它們正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引領民族產業的“破局”“解局”。
整體上,魏橋國科(濱州)研究院有著宏大的遠景規劃,堅持以國家創新戰略需求為導向,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解決產業科技創新需求為建設主線,按照“雙型”城市建設要求,圍繞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及環境科學等多個研究方向,開展前沿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核心系統研發,打造世界領先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中心,全面支撐國家、山東省重大科技戰略領域的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其產業化。
為此,這個研究院將在全球范圍內篩選相關領域高端科研人員,組建高端智庫、人才飛地,在全球范圍內篩選優質高新技術種子項目,打造國際一流的國際高新技術孵化中心。
也就是說,這里的科研鏈條不只服務濱州,從它一誕生就背負著瞄準世界前沿、服務國家和山東戰略的使命。
精準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徜徉在濱州城區南部片區,您會注意到新崛起的一大片紅色建筑。它就是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目前,園區各項建設進展順利,19萬平方米的科教園北區基本建成,南區教學樓裝修收尾,學生公寓、教室、餐廳等投用,正開展第一批研究生聯合培養。這是系列高標準的建筑群,而且是在克服了疫情等影響下施工的,它又創造了一個新的“濱州速度”!
其服務配套園區,包括人才社區和K12學校。K12學校是一所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國際化學校,對接北上廣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人才社區即將啟動建設,都將為入駐科技園的教師和科研人員解決住房問題和子女教育問題,提供優質配套服務資源。
這一幅科創畫卷的描繪,從城郊荒地到高端園區的蝶變,背后是想象不到的復雜、繁瑣、艱難,相關部門和建設者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圍繞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并聯審批、容缺辦理、幫辦代辦”,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馬俊昀為組長,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為副組長和駐企服務員,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的幫包專班,與項目方一同建立微信工作群,按照“每日報告服務事項、每周匯報工作總結、每月形成服務紀實畫冊”的原則,精準解決企業訴求,提升服務效能,形成“項目立項、要素協調、問題會辦、進度督查”等全鏈條服務機制,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做好項目服務工作。
“我們從各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把重點項目服務擺在突出位置,對影響和制約項目建設的各種突出問題靠上解決、盯上協調,確保各重點項目無梗阻、快推進?!睘I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廣忠介紹。
如在魏橋國科項目辦理施工許可時,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審批部門集中辦公、現場接件、各環節流水線式辦理,一天集中完成;專班人員不做中間“傳話筒”,數次組織專家前往北京、濟南等地對接規劃方案,大大縮減修改次數和審批周期。項目開工后,安排人員每天盯靠工地,現場解決施工過程的各類問題,協助企業防疫復工等,做了大量細致工作。
今年以來,馬俊昀多次到魏橋國科及相關企業調研,問需于企,在國科天驥調研期間了解到部分碩博人才長期在濱州工作生活,因沒有省級人才稱號享受不到各級柔性引才政策后,親自主持研究,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拘一格聚人才”的工作思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性出臺了覆蓋面更廣、獎勵力度更大的柔性引才政策,受到項目和人才的高度稱許。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國科天驥創始人兼總經理楊國強教授在A輪融資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項目快速建設,在疫情影響下15個月就建成投產,建成運營后濱州市各級領導也一直持續關心關注,給予大力支持,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熱情貼心服務,為項目發展出謀劃策、解憂紓困,我們十分感動、感激。”
聚焦“國之大者”,吸引“科技金鳳入巢”,渤海科創的畫卷已徐徐打開,需要科學家、金融家、教育家的握指成拳,需要政府悉心呵護扶持,更需要每一個濱州人的凝望、助力、賦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