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2-11-15 16:41:11
原標題:沂蒙大地追夢人
來源:中國山東網
原標題:沂蒙大地追夢人
來源:中國山東網
盛夏時節,遠赴位于沂河岸邊的山東省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采風,展覽大廳里的一個大紅獎狀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那是一九七八年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的獎狀,是發生在科學春天里的故事。獎狀上印著這樣的文字:為表揚在我國科學技術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者,特頒發此獎狀,以資鼓勵。受獎者:山東省地質局第七地質隊。完成成果:我國金剛石原生礦床的發現及其控礦構造。落款是全國科學大會。據黨委書記、隊長余西順介紹,在那次大會上,第七地質大隊共獲得集體和個人五個獎項,是獲獎最多的基層單位之一。
這些日子里,透過這張大紅獎狀,聆聽余書記的深情回憶,跟隨了地質隊員的腳步,我的思緒漸次打開,越過廣袤的沂蒙大地,慢慢回歸到激情燃燒的歲月,追憶他們懷揣“地質報國”夢想,發現我國第一個金剛石原生礦的動人足跡與苦難輝煌。
嚴冬過去,群山蘇醒
沂河岸邊的一縷清風
為大地帶來春天的消息
七隊的前身是“地質部山東辦事處沂沭地質隊”,后更名“山東省地質局沂沭地質隊”。成立于1957 年初春時節,堪稱一支一輛“馬車拉來”的隊伍。他們來自祖國各地,隊長是一個叫馬松壽的地質專家。全隊總共33個人,只配備了一輛馬車,成員們帶著簡單的行李和簡陋的工具,迎著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風,走進了“四塞之崮,舟車不通”的沂蒙大地。他們坐著馬車來到這里,像是進行另一種形式的“趕考”——為祖國找到金剛石砂礦。
金剛石,是“別一樣”的石頭,也是天下最硬最珍貴的石頭,屬于極為稀有的、貴重的礦物資源。因其具有極高的硬度和許多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而成為現代工業技術上的一種重要材料,在國防、航空航天、冶金、機械、地質鉆探和光學儀器等領域廣泛應用,在新興的各種先進科學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良品質,甚至其多寡關系國計民生。然而,在我國幾千年發展史中,金剛石只是像天上的北斗,零星可見,偶露崢嶸,直到建國初期,也沒有發現一個有規模的礦床,甚至有人斷言,我們國家根本找不到金剛石礦,某些國家在這方面也對我們進行了技術封鎖。20世紀50—60年代,我國尚不能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到所需要的金剛石。隨著軍事、航天、機械工業對金剛石需求的增加,金剛石砂礦已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當尋找金剛石礦藏上升到一個重大戰略,當時任地質部長李四光先生親自上手主抓的時候,“沂沭地質隊”便成立了。他們選擇的第一個地點,便是位于沂蒙山區的郯城縣。為什么選擇在這里?據有關史料記載,自明朝萬歷年間,在郯城一帶就有關于發現“金剛鉆”和使用的記載。在20世紀40年代前后的數十年間,在郯城北部于泉、神泉院一帶,每年都有一二十顆金剛石出土,這些為金剛石找礦提供了信息和找礦線索。
然而,金剛石對于國人,包括地質人來說,畢竟是一個陌生事物,盡管地質部門先后建立起湖南、山東、遼寧、貴州等多條尋寶戰線,廣泛撒網,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金剛石究竟長什么模樣,只能從資料上查到它來源于金伯利巖。1963年,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司長田林帶隊到非洲坦噶尼喀考察,帶回金伯利巖標本和金剛石指示礦物鎂鋁榴石,人們只能將其分成幾塊,分頭拿著“對樣尋寶”。即便如此,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要尋找到這一稀世珍寶,無異于大海里撈針,其困難可想而知。特別是從1961年開始,根據上級指示,地質隊的任務轉到了尋找金剛石原生礦上,更進一步增加了尋找的難度。因為砂礦和原生礦的尋找思路和工作方法完全不一樣。
一個雄渾的聲音在山溝里歌唱
以大風為旋律,恰好
被另一座大山聽到
回聲之后,依然是萬山的肅立和靜默
那是一個火紅的年代,“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是那個年代的主旋律,所有困難,都擋不住地質人前進的腳步。
當時地質隊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單身漢,他們在食堂每天吃兩頓飯,每天早上早飯后,便分成幾組,帶上一點兒干糧、咸菜和水,帶著工具,推著小車到各自的區域開始尋礦。無論春秋冬夏,地質隊員們的午飯基本都是在工地上簡單對付的。
隊員們都曾記得,1965 年 3 月底,當春風吹醒了沉睡的大地,金剛石原生礦普查工作正式在東汶河、祊河和莒南等約 5000 平方千米范圍內熱火朝天地展開。地質隊派出 4 個分隊,17 個普查組,共 400 余人。各組成員帶著行李分住在農村的茅草屋,有的甚至住在牛棚里。他們每天早晨七八點出發,奔波于崇山峻嶺,邊進行地質觀察,邊取樣,下午三四點回來,晚上則在小煤油燈下整理資料。初春的夜晚還是很冷的,從各個縫隙鉆進屋子里的寒風,不時把燈火吹得歪向一邊。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午飯都是在工地上啃涼饅頭、吃咸菜、喝涼水。到了炎炎夏日,天氣格外炎熱,可是沒有一個人喊熱,他們弓著腰身,頂著烈日,汗流浹背,神情專注……餓了,就掏出隨身帶的干糧;渴了,就解下水壺仰著脖子喝幾口,順便直一直腰身。他們的生活日常,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概括:“喝河水,點油燈,一張煎餅一棵蔥”。
然而,科學探索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尋找金剛石原生礦的道路必定崎嶇不平、一波三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隊員們每日早出晚歸,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他們始終奔走在金剛石可能出現的地方,期待著眼前一亮的時刻,期待大地上的石頭閃出一線美麗的光芒。他們的形象,一如著名作家張煒在其獻給地質工作者的長篇巨著《你在高原》中所抒寫的那樣:“丈量大地,敲打山河。”正是他們用堅定的腳步丈量,用敏銳的目光搜尋,用崇高的信念支持,戰天斗地,風餐露宿,頂風冒雨,不懈追索,最終成就了驚天動地的偉業。
一個劈了石頭打開世界的人
比一線陽光,更能帶來生機
她進入本質,發現奧秘
令人震動,敬為天神
1960年金秋時節,地質隊來了一個新的技術負責人,是一個女的,名叫池際尚,來自北京地質學院。這可不是一個一般人物,一九八零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來被人稱為“大地之女”“知識分子的楷模”“共和國地質勘探奠基人”。1994年地質礦產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發文,號召地學界、科技界、婦女界及統戰系統向池際尚教授學習。池際尚1917年出生在湖北安陸的一個普通職員家庭里。早年參加愛國運動和救亡活動,后來根據組織需要,遠涉重洋赴美國留學,在布倫茂大學專門學習地質學。一九五〇年沖破重重阻撓,回國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溫家寶總理當年曾是她的學生。此番她離開學校,趕赴沂蒙山區,來到第七地質大隊,目的就是和他們一起盡快找到金剛石原生礦。
七隊功勛墻上,第一個介紹的人物,便是這個被人尊稱為“先生”的人。雖然她早已去世,從那張黑白照片中依稀可以領略她的睿智,她的形象,她如火一樣的激情。
池際尚雖然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但她很快就融入了第七大隊,融入了沂蒙大地。她借住在老鄉的窄小茅屋里,冬天沒有生火取暖,沒有熱水洗臉,卻一點也不在意。無論嚴寒酷暑,她櫛風沐雨,風餐露宿,看萬山紅遍,迎冬進沂蒙。她白天在野外考察,夜晚總結研究,寒夜孤燈下,一絲不茍,不以為苦。盡快為國家找到寶礦的信念,就像一盞長明燈一樣始終閃耀在她的心海。
為盡快打開工作局面,池際尚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科學思維,精益求精,不放過一線希望。她建議成立綜合研究隊,對地質、化探、構造、地貌第四紀進行綜合考察和研究,并重新調整組織機構,為此先后兩次向李四光部長匯報。根據她所學所治專業理論,對原生礦的尋找和勘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和方法,極大地加快了尋找金剛石原生礦的速度。
那是1962 年 7 月,根據地質部指示,山東省地質局沂沭地質隊與地質部綜合地質大隊聯合成立山東省地質廳八〇九隊專題研究隊,共同開展金剛石原生礦專題研究,進行金剛石原生礦找礦和綜合研究工作。很快,四面八方的相關地質專家匯聚到這里,匯聚到偏遠的沂蒙山區,從事這一莊嚴而又神圣,同時又極為艱難艱苦的工作。當時的專家,大都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來到這里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與沂蒙山區相對原始落后的生活條件形成強烈反差,然而,他們并沒有絲毫的抱怨,更沒有任何臨時思想和幫忙思想,而是堅定這樣一個理念,來到沂蒙山,就是沂蒙人;來到地質隊,就是地質人。他們發誓一定要以“頭拱地”的精神,盡快把金剛石原生礦找出來。
多年之后,一位姓郭的老人曾深情回憶過當年的地礦人。他說,早年在我老家平邑縣,曾經住過一些地質隊員,其中有幾個人就住在我的家里。這些人,一看就與我們當地人不同,他們雖然穿得也很樸素,但都很干凈,每天早上早早起來,伊哩哇啦地背英語,他們偶爾吃饅頭,蒸出來后總是先給我吃。
1963 年,專題研究隊對蒙陰盆地的玄武巖和第三紀官莊群礫巖進行多點基巖選礦工作,在邵家北溝官莊群下部選獲七十余顆金剛石和幾十顆鎂鋁榴石。從蒙陰地處東汶河的上游推斷,這里有可能成為東汶河中下游地區和郯城金剛石供源地。專題研究隊認為本地區的成礦前景良好,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對金剛石原生礦的找礦熱情。
1964年10月10日至16日,地質部在山東臨沂召開全國金剛石地質工作會議(又稱“一號會議”),由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司長田林主持并介紹非洲找礦經驗,會議明確提出以地質觀察法為基礎、重砂法為主要手段的找礦方法,并表示“爭取在三年內找到原生礦,奪取全國冠軍”的目標,指導作用不言而喻,極大地鼓舞了全隊的找礦熱情。
大地上的星光,總是那么斑駁
它有一個最美的特性
永遠不負不懈趕路的人
助力他們登上群山之巔
時光重新聚焦1965年,追夢人的努力終于取得重大突破。這年8月24日,二分隊201組,在蒙陰縣常馬莊找到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工業價值的金剛石原生礦。當時的細節依然值得珍記和追憶。小組的毛壽廣、陳林本、孟兆洲、萬清隆和余義生等五人在樣品處理過程中,突然發現了一顆紫紅色鎂鋁榴石,這立即引起大家對破碎帶的注意。想不到的是,十幾厘米厚的黃色表土之下便是比較松軟的深綠色斑狀巖石。在放大鏡下,1 顆、2 顆……發現金剛石 1 顆,伴生礦物 46 顆。放在雙目顯微鏡下,經過反復仔細鑒定,確定那一顆就是朝思暮想,夢里尋他千百度的金剛石。他們激動地跑回現場,告訴大家這一大好消息。大家一時激動地跳了起來!原來這種松軟的土狀破碎帶,就是含有鎂鋁榴石、金剛石的巖石,這就是金伯利巖!這就是金剛石原生礦呀!他們曾提出爭取三年時間內找到金剛石原生礦,沒想到不到一年就找到了!那幾天他們比過節還熱鬧,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交談的話題自然都是圍繞著金剛石。
這是一個值得中國所有地質人、特別是金剛石界人銘記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時刻。從此,中國第一個具有工業價值的金剛石原生礦問世了。它打破了外國專家此處沒有金剛石的斷言。它像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鼓舞和指引著金剛石地質工作者去爭取更大的勝利,也正因此,這第一個金伯利巖脈被命名為“紅旗 1 號”。
9 月初,山東地質局黨委對 201 組進行了大張旗鼓的表彰,記大功一次,獎金 2000 元,并獎勵全組 17 人每人一套《毛澤東選集》。當時獎勵給 201 組的 2000 元錢,獎金到手后,他們一致決定捐給民政局,要讓這些錢再為國家作貢獻。
9月下旬,《人民日報》在第一版刊登了在山東蒙陰找到金伯利巖的好消息,“紅旗1號”為推動全國各地金剛石礦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限進作用,不但鼓舞了所有地質隊員的士氣,也給各行各業的人們以極大的舞和促進。
二分隊201組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整個地質隊的士氣,他們以201組為榜樣,乘勝追擊,很快,尋寶工作捷報頻傳,振奮人心。到1965年年底,全隊共找到命名為“紅旗”的含礦金伯利巖體15個,其中巖管4個,巖脈11條。
1966年春節剛過,他們通過對巖體露頭進行追索觀察,發現野店地區巖體展布特征與西峪金伯利巖帶基本特征相似。重砂組的隊員們破冰取樣,在刺骨的河水里淘洗。腳凍成了木頭,手腫成了紅蘿卜,寒風針一樣地往臉上扎,他們身上仿佛失去了敏感神經,卻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痛。有時結冰的河里無法找到足夠的水就地處理樣品,他們輪流著背回去,步行很遠到駐地燒水淘洗檢測。
時間,驗證著一切。大地,從不辜負星夜兼程的人。
這是大地上的事情
當秋天再次來臨
是誰看到沂蒙大地
綴滿沉甸甸的果實
一日日奮戰,一天天堅持。尋找原生礦的奪冠“戰斗”,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紅旗”指引,乘勝前進。采用地質觀察、重砂測量、巖礦鑒定、群眾報礦等多種方法,從1965年8月24日到1966年5月,八〇九隊相繼發現了常馬、西峪、坡里3個金伯利巖帶,常馬和西峪兩個金剛石礦區,共10個巖管、48條巖脈,其中25個金伯利巖體金剛石含量達工業品位。
1967年10月,完成《山東省蒙陰金剛石原生礦紅旗1號礦產儲量報告》,提交金剛石儲量249129克拉,平均品位328.558毫克/立方米。這是我國第一個發現、第一個勘探的高品位金剛石原生礦礦床,結束了我國沒有工業價值金剛石原生礦的歷史,開創了我國金剛石找礦的新紀元。
事后,人們回憶時深刻地感受到,西峪礦區的發現,得益于地礦隊員們的孜孜以求,也得益于人民群眾的力量。發動群眾找礦報礦,能多快好省地推進地質工作的開展。地質隊員們每次上山都帶著礦石標本,邊工作邊宣傳,遇到在田間地頭勞動的群眾,他們就拿著礦石標本去詢問。遇到村民開會、趕集、演戲、看電影及學校開會等場合,他們經常派人到現場做宣傳。為了擴大影響,他們還編排演出了若干與地質找礦有關的文藝節目,組成“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到周圍村鎮演出。宣傳很快見效,不久之后,以群眾報礦為線索而發現的金伯利巖達 8 處之多。部分縣市群眾自發成立找礦、報礦辦公室,開發礦業。一時間,地質礦產深入人心,遍地開花,形成群眾報礦熱潮,有力地推進了山東省地質事業的發展。
1971年12月,山東省地質局八〇九地質隊更名為山東省地質局第七地質隊。在金剛石找礦持續開展的同時,發生了山東找礦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那就是山東藍寶石礦的發現。1986年,他們在山東昌樂、臨朐、益都地區展開藍寶石礦的普查工作,1987年開展野外調查,先后在第四地質隊工作基礎上,累計查明藍寶石礦3處,發現藍寶石原生礦4處,探明藍寶石儲量1882千克,不僅填補了我國沒有藍寶石礦床的空白,而且是我國最大的藍寶石礦,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
他們像古代先民夸父
不停地在大地上奔走
他們下一個征服的目標是
天上的星辰和遠方的大海
1985年2月4日,立春。這一天,山東省地質礦產局與英國奇徹斯特金剛石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書,副局長陳達孝、總經理兼常務董事道奧,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中方合作的具體承擔單位是山東省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隊。
奇徹斯特公司是世界鉆石巨頭——英國戴比爾斯公司的旗下公司,選擇與山東第七地質隊合作,自然是看重這支專業地質隊在中國金剛石找礦方面的過往成就。
1986年,中英合作隊成立。在中外礦業勘查合作領域,七隊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繼中英合作之后,1994年至2006年與加拿大合作成立俊明公司,1997年至2000年與澳大利亞光塔公司,2005至2007年與澳大利亞瑞道克斯公司,又相繼開展合作金剛石找礦。
中外合作找礦是山東金剛石勘查工作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通過中外合作,七隊引進了尖端設備,學習了外國地質專家的科學態度和嚴謹作風,尤其在了解世界金剛石找礦前沿理論、先進方法方面,受益良多,煉就了“走出去”的“金剛鉆兒”。
逐夢者的腳步,永不停息。2009年,七隊人又走出國門,去開辟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博茨瓦納,留下地質“吉普賽人”的身影;塞拉利昴,也留下他們的考察報告;津巴布韋,更是見證了中國地質人的智慧和水平。
七隊職工張強在《創業者之歌》中深情寫道:連綿不斷的大山呦,望不到我的家鄉;纏纏綿綿的細雨呦,澆不滅我的希望;彎彎曲曲的泥路呦,擋不住我的腳步;堆積如山的工作呦,壓不夸我的脊梁;風華正茂的我們吆,在深山野林拼搏;激情似火的干勁吆,盼烏金滾滾流淌;思念親人的苦澀吆,藏在內心的深處;艱苦創業的成就吆,書寫金色的夢想;永不退縮的意志吆,接受黨組織考驗;誓在非洲建功業吆,這就是我的理想!”這是他們走出國門的思想境界,也是他們的行動誓言。
2009年下半年,安徽省一家公司應駐在國要求,到津巴布韋進行金剛石礦勘查開發,七隊以金剛石專業地質隊的獨特優勢成為勘查合作伙伴,負責該項目從勘查到開發的技術設計、方案制定、技術支持,出人員、出設備,實行設計、勘查、開采、選礦一條龍技術服務。
經過前期派出專家的實地考察,2010年5月,七隊第一批23名技術人員奔赴津巴布韋。又先后分3批派出原總工胡世杰、副總工劉繼太等40多位地質隊員赴津工作,其中既有地質、水文、測繪、開采、選礦技術專家,也有鉆探、機械修理技能人才,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金剛石勘探專業地質隊伍。
2010年12月,這支以七隊地質和勘探骨干的合作勘查隊伍,經地質填圖、槽探、井探、鉆探和選礦試驗,邊探邊采查明了金剛石賦存地層,最終提交一處特大型金剛石古砂礦礦床。該礦埋藏淺,品位高,金剛石顆粒大,非常便于開采。
由于此礦為金剛石砂礦,砂巖和金剛石并存,鉆探、取樣比原生礦更難操作。在高溫下鉆機經常出現故障,大的配件要靠航空托運。而選礦工作也因為原有設備不得力而幾度停滯。七隊立刻安排專家和技術骨干,根據項目特點,在一個半月內迅速研發生產出了有針對性的流動選礦車,保證了選礦工作的順利開展。
經過幾年的合作,該礦區共探采金剛石超過1000萬克拉。七隊開創了國內地勘單位與國內企業合作,開展國外地質勘查的先河。在完成津巴布韋金剛石礦勘探階段任務之后,七隊的技術人員繼續參與開發,并進一步擴大勘查合作,先后在莫桑比克、塞拉利昂、贊比亞、剛果(金)、安哥拉等非洲國家開展金剛石勘查。
在非洲工作的日子里,七隊技術人員遠離故土和親人,居住條件惡劣,生命安全經常受到威脅,就連人身自由也會受到限制。對于非洲地質勘探這份艱苦的工作,他們絲毫沒有退縮,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激情,去尋找蘊藏在非洲大地下的礦石,只為踐行地質人找礦的使命。通過合作勘查,他們將中國地質行業“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和精湛的金剛石勘探技術,在非洲發揚光大,增進了中非友誼。
“紅旗”獵獵招展
指引前進方向
“尋夢之旅”揚帆啟航
自1957年建隊以來,山東第七地質大隊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攻堅克難,鍥而不舍,在實踐中磨煉成為一支金剛石地質找礦的過硬隊伍,總結形成了一批重要理論研究成果。
2014年12月,成立山東省金剛石地質研究中心,承擔全省專業科研工作。2019年,成立山東省金剛石成礦機理與探測重點實驗室,同年,楊經綏金剛石成礦機理與探測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2021年,編制發布《金剛石勘查行業規范》,填補了中國金剛石勘查行業規范空白。先后出版《鉆石之路》、《山東金剛石地質與勘查》、《金剛石礦找礦方法與典型案例》、《山東寶玉石與觀賞石》等大量專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七隊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老礦區攻深找盲又有新發現、新成果,外圍和新區勘查找礦實現了新突破。
自2011年至2015年,在蒙陰縣常馬礦區開展金剛石原生礦深部普查,新發現“勝利I-1號”隱伏巖管。2013年至2016年,蒙陰縣西峪金剛石原生礦深部及外圍普查,在以往發現的巖管群深部,探明金剛石大型礦產地一處。共提交金剛石資源量500萬克拉。技術成果獲得了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5年和2017年,實施江蘇張集地區金剛石調查評價項目,在區內發現金伯利巖巖管3個、巖脈1個,從2號巖管采取的選礦樣品中,選獲1顆金剛石及大量伴生礦物,為張集地區下一步金剛石找礦突破提供了重要線索,為在郯廬斷裂西側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提供了新依據。
金剛石勘查是七隊歷史的傳承,也是責任的延續。2019年金秋,由七隊承辦的全國金剛石深部探測理論技術研討會召開。原地質部部長、地質專家宋瑞祥先生為七隊題詞:“發揚紅旗精神,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攻克尋找金剛石大礦難關,再創新時期輝煌。”并號召全國知名金剛石找礦專家、專業隊伍組建“中國金剛石夢之隊”,新一輪金剛石找礦的“尋夢之旅”揚帆起航。
采訪最后,我問余西順書記,“夢之隊”究竟是怎樣練成的?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沉吟片刻說,主要還是靠我們的金剛石找礦“紅旗精神”,既是地礦人的精神,也是沂蒙精神在地礦行業的體現。他向我解釋了“紅旗精神”中“地質報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協同合作,求實創新,勇攀高峰”的豐富內涵,依照我個人的理解,這一精神,最關鍵的是“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追夢精神和高尚情懷,這是七隊地礦人的成功之所在,也是他們最可靠的根與魂,必將在中華大地上譜寫出新時代地質工作的新篇章。(作者:李恒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