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22-11-16 11:24:11
原標題:大運河聊城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研究
來源:聊城日報
原標題:大運河聊城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研究
來源:聊城日報
■ 吳明新 蔡雨蕊
聊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運河而興且歷史悠久。憑運河漕運之利,明清時期的聊城迎來了四百余年的繁榮昌盛,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的美譽。除此之外,運河的奔流還為聊城留存下珍貴的名勝古跡和濃郁的運河文化風情,東昌府區的山陜會館、陽谷的景陽岡、臨清的鈔關都是運河與這座城市歷史的印跡。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如何做好大運河聊城段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研究,就成了我們必須要回答好的“時代之問”。
成效顯著,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聊城在行動
大運河聊城段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陽谷壽張入境,經東昌府區、茌平,由臨清入漳衛河,全長97.5公里。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線性文化遺產來看,大運河遺產應包括以下五個部分:河道遺產、水工設施、相關建筑及設施、歷史城鎮與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市對聊城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始于2008年大運河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際,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普查、整理聊城現存運河文化遺產,摸清遺產家底。2009年至2010年,市、縣兩級文物部門就運河沿線物質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全面普查工作,整理出河道、航運工程設施、古運河設施、古建筑、運河城鎮、古遺址等各類運河文化遺產共計45處,并編制公布了《大運河遺產聊城段保護規劃》。對重點遺址開展考古發掘,深度保護利用,2010年至2013年,相繼對沿線的東昌府區土橋閘遺址、臨清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陽谷七級碼頭、臨清戴灣閘、陽谷七級下閘進行了考古發掘和保護維修。其中,東昌府區土橋閘遺址、陽谷七級碼頭的考古發掘成功入選“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整治提升運河河段及周邊環境,修繕相關遺產方面,2012年以來,對山陜會館、臨清鈔關、臨清閘、會通閘、臨清二閘、梁鄉閘、阿城上下閘、荊門上下閘等相關文化遺產進行了修繕,并對聊城城區段大運河、臨清段元運河、臨清段明清運河、陽谷阿城至張秋黃河金堤閘段實施了清淤、治污、疏浚等工作,同時,在文化遺產周邊開展了環境整治和綠化提升工程。
繼往開來,答好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時代課題
目前,我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如運河文化歷史資源挖掘不充分、遺產標識系統不夠完備、運河遺產點段展示利用不足、未形成系統的旅游線路、非遺傳承有待加強、管理部門繁多且協作合力不強等。這些對新時代如何傳承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如何充分闡發大運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提出了新的課題,聊城必須不斷創新思路、豐富手段,回答好這一“時代之問”。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加大遺產保護力度。進一步普查、梳理運河沿線的文化資源,形成保護名錄;明確劃定并公布保護對象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歷史城鎮、街區、民居的文脈機理、空間尺度與環境要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依存的文化生態。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設文化主題公園及特色文化小鎮。以運河河道為軸線,打造“兩城七鎮”傳承利用片區。如創建“中華水上古城”文化主題公園,并以此為中心,帶動兩翼南北發展;分門別類地規劃建設特色文化小鎮,如臨清貢磚小鎮、張秋古運河生態小鎮等。
文旅深度融合,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可以采用“文化+旅游”的模式,以運河城鎮、水工設施、古建筑等遺產為基點,串點成線,規劃旅游線路、做好標識系統、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活化利用非遺項目,利用運河沿線的城鎮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等搭建非遺展演平臺,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功能和當代價值。
堅持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生態全域水城。將東昌湖、徒駭河和縣市河湖串珠成鏈,打造“河湖水系相連、森林濕地相融”的全域水生態體系;構建水上巴士等水上交通體系,為水上游覽線路提供交通保障;將山陜會館、光岳樓、東昌湖景區、水上古城景區、大小碼頭、隆興寺鐵塔與運河文化帶相結合,以水為源,建設全域水城,為聊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增長點和新亮點。
(本文為2022年聊城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文旅興市與文物保護研究”專項階段性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