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3-01-10 09:28:01
原標題:中國駐德大使:意識形態主導涉華草案,讓人嗅到冷戰思維氣息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王天迷】當地時間9日,德國《商報》刊登對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的專訪文章。多家媒體在轉引專訪內容時,都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大使談德國聯邦政府正在加緊制定的新“中國戰略”上。路透社稱,吳懇表示相關草案讓人覺得這份文件由意識形態主導,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在標題中突出大使有關“這讓人嗅到了冷戰思維的氣息”的表態。
此前曝光的德國外交部“中國戰略”草案要求,在對華關系上,人權應該予以更多考慮。德國經濟部的“中國戰略”草案則要求限制德企對華投資,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德國《慕尼黑水星報》稱,德國政府將綜合各部門的提議,最后制定出自己的“中國戰略”,預計于今年初發布。
吳懇大使在接受《商報》專訪時指出,德聯邦政府正加緊制定新“中國戰略”,從媒體報道及同德各界接觸情況看,有關草案令中方不解,因為草案讓人覺得這份文件是由意識形態主導,并非從中德共同利益出發,甚至讓人嗅到了冷戰思維的氣息。德聯邦政府多次叫停中資企業收購德企動向令人非常擔憂。針對近來廣受關注的漢堡港項目,吳懇強調,中方入股的是漢堡港最小的一個碼頭的少部分股權,所謂地緣政治目的之說十分可笑。吳懇表示,中德密切的經濟聯系是市場規律和商業決策的結果,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縮影,希望雙方可以基于建交50年來的成功經驗,以理性、尊重和務實態度不斷推動中德伙伴關系向前發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德國政府將對華政策意識形態化,那么這對兩國關系是有害無益的,相當于給合作施加了很多限制。“此前中德合作之所以發展得較迅速、較好,主要原因就是雙方擱置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關注共同利益。”崔洪建分析稱,“對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成為德國政府內部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德國外交部和經濟部目前跳到前臺,個別官員的涉華表態甚至比歐盟平均水平更加鷹派,其背后的重要動機之一是他們想要改變默克爾時代德國大國政策由總理府主導的做法,他們想要掌握話語權,展現自身能為德國帶來改變的所謂能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