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1-10 12:34:01
原標題:沂蒙老區非遺傳承人:五代傳承,自成一派,助力戰“疫”斗“貧”
來源:齊魯壹點
原標題:沂蒙老區非遺傳承人:五代傳承,自成一派,助力戰“疫”斗“貧”
來源:齊魯壹點
一段看上去平淡無奇的枯木樹根,甚至過去只能用于燒火做飯的果樹老根,經過于鳳寶一雙靈巧的手,設計、定型、去皮、雕琢、打磨、上色……被賦予了靈性,變成了惟妙惟肖的人物雕像、高大威猛的動物雕像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藝術品,呈現在人們眼前。
于鳳寶是山東省沂南縣界湖街道遠里村人,今年46歲。十多年前,他創辦沂南元寶根藝文化博物館,2018年和2013年,其根雕藝術分別被列入山東省和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為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會員,根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根藝盆景協會根藝美術大師,臨沂市鄉土藝術人才。
創作根雕作品
助力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到來后,于鳳寶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并夜以繼日創作了一批抗疫根雕作品,為戰“役”貢獻了非遺人力量。他創作的抗“疫”作品形象、生動、傳神,意境深遠,一面世便廣受歡迎。抗疫作品《守護神》,表現的是一名戴著口罩的醫護工作者,胸前雕一把利劍直刺病毒,意為在黨中央英明領導下,一定能夠取得疫情阻擊戰全面勝利。
抗疫作品《呵護》,充滿家國情懷和人文關懷,講述了一位戴著口罩的護士,溫情、慈祥地身背一名戴著口罩的兒童,本來惶恐的兒童,緊貼在護士身上,感到了前所未有安全感的故事。
這些抗疫作品除在網上進行了“云”展覽,于鳳寶還把《守護者》捐獻給了臨沂市紅十字會,“我們雖然是手藝人,但當國家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做出自己的貢獻,為國分憂。”于鳳寶說。
五代傳承接力
百年自成一派
于鳳寶的高祖于景程,清朝中期是當地有名的木匠,尤其擅長家具雕刻、建筑雕刻類匠人活。于鳳寶的爺爺于步濱,專門從事根雕技巧研究和挖掘,成為沂蒙山小有名氣的民間根雕師。受祖輩影響,于鳳寶自幼酷愛根雕藝術,見他有根雕天賦,爺爺和父親便言傳身教,把創造、積累了幾十年的根雕技藝,全部傳授給了于鳳寶。
和世代守在鄉土的祖輩不同,于鳳寶到外面吸收更多養分,把根藝文化更好傳承下去。他遠赴海濱城市大連,南下云南,從事根藝學習和創作。期間,他師從中國根藝美術學會主席馬駟驥先生,從中國最頂尖根藝大師身上,汲取了根雕藝術精華。2008年,他還應老撾一家木雕廠邀請,擔任了該廠雕刻藝術指導。在老撾期間,于鳳寶除傳授自己的根雕技藝,還充分了解和吸收當地根雕藝術精華,為已所用。
他把中國南北根藝特長全部學懂弄通,并把祖傳技藝與之融會貫通,根藝創作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并自成一派。于鳳寶的根雕既有北方的粗獷,又有南方的靈巧和精細,做到“依形定位,盡保自然,兼融意象,彰顯完美”,形成了自己的“三美”——自然美、意象美、藝術美藝術風格,被稱為“沂蒙印象派”。
2009年,身懷根雕技藝的于鳳寶,回到生他養他的沂蒙山。這時,他的創作開始進入收獲期,創作的作品,數十次在全國、省、市等展覽會上獲獎,其中《回鄉》《騰飛》《池塘小趣》《滴水穿石》《喜洋洋》《同心圓夢》《鳥語花香》等,分別榮獲了國家級金獎、銀獎、特級精品獎、設計創新獎等。有些作品被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友人收藏。
孵化“扶二代”
創造扶貧“鏈式效應”
在根雕藝術上取得成就的于鳳寶,不忘社會責任,在他引領帶動下,沂南漢街變成了根雕一條街,最多時,這條街上有40多家根雕加工店,從業人員上百人?!拔矣檬炙噭撛炝艘环N幫扶模式,讓更多的人學習根雕,掌握這項技能?!?/p>
于鳳寶不僅幫助本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其扶貧“朋友圈”還輻射到了周圍日照、沂水、蒙陰、費縣、莒縣、蘭山區等多個市、縣,并培養孵化了十多位“扶二代”,他們從事制作銷售根雕作品致富后,又通過讓貧困群眾到廠里上班,獲得了可觀收入,奔上了小康路,形成扶貧“鏈式效應”。
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大劉家莊村劉志港,今年30歲,他22歲時慕名拜于鳳寶為師,學習一年后,回到村里從事根雕創作,一年收入近10萬元。他讓村里4名貧困群眾到廠里上班,并手把手教給他們根雕技術?,F在,劉志港年收入50萬元,4名在他廠里上班的貧困群眾,少者年收入7萬元,多者近10萬元,一人上班,全家脫貧,率先實現了小康?!拔覍W成剛創業時一無所有,我能富起來,并幫助其他人擺脫貧困,與師傅的幫扶分不開?!眲⒅緞偢屑さ卣f。
幫助更多人脫貧
他感到很欣慰
2009年,于鳳寶建起了一處非遺文化手工藝傳承實訓基地、根雕藝術研究和生產基地,將根藝研究、生產與銷售融為一體。他以基地為依托,研究傳承非遺文化同時,進行文化扶貧,主動聯系周圍鄉鎮的20多個貧困戶,除送給米、面等生活用品,還讓他們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到基地從事粗加工、打磨等工作,并付給勞動報酬。“到這里上班非常方便靈活,按件計算,也不累,到時候就開工資給我們?!痹诟噦鞒谢厣习嗟挠谖目f。
于鳳寶把基地建成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讓學生們前來學習、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根藝文化,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營養?!耙屛覀兊南乱淮兂杉扔形幕R,又有創新思想的新一代?!庇邙P寶說。
于鳳寶讓非遺走進校園,讓青年學生了解并掌握這門技藝,“根雕不僅養家糊口,而且也是一門藝術,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技術,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p>
2017年,于鳳寶和臨沂市信息工程學校溝通后,決定在該校建一座根藝文化博物館。建館前,有關部門人員善意提醒他,博物館建成后,進入館內的根雕作品,不能再進行買賣。于鳳寶連考慮也沒考慮便答應了,攜310件根雕精品建起了沂南元寶根藝文化博物館。該館獲得了省級批準,并對所有根藝作品進行了公證,免費對社會展覽。
根藝文化博物館建成后,該校專門設立了根雕班,并聘請于鳳寶該校兼職教師,教授根雕藝術。兩年多來,于鳳寶義務教了兩屆根雕班,學生計90多人,許多學生畢業后,從事了根雕制作。
“我們有個想法,過幾年把博物館貢獻給國家,讓這些根雕精品永遠傳承下去”于鳳寶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