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23-02-15 14:25:02
原標題:香港游客:青島好靚好浪漫
來源:半島都市報
原標題:香港游客:青島好靚好浪漫
來源:半島都市報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紅 高芳史靜
“青島好靚,不虛此行!”2月14日,23名香港游客在一路飽覽島城美景、品嘗特色美食,收獲浪漫與感動后,發出無限感慨。
作為青島3年多來首個港澳入境旅游團,他們為期5天的旅程,為沉寂3年的島城入境旅游市場拉開了復蘇的序幕,極大程度地提振了青島乃至全省的文旅消費信心。
上次來青島還是2018年
“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分別是奧帆中心、八大關、小魚山和青島啤酒博物館。大家再檢查一下自己的隨身物品,我們馬上出發了。”2月14日早上9點,導游張旭站在旅游大巴上,操著一口熟練的廣東話,跟香港游客們介紹著當天的出行計劃。對于這次行程,張旭和同事們事先做了周密的設計,不但包含了青島的歷史街區、自然景點,還有網紅打卡地,“總想把青島所有的好地方都打包起來,送到游客面前。”
旅游團的第一站來到奧帆中心。初春的大海,波光粼粼,游客李先生不禁陶醉其中,拿出手機,給妻子拍個不停。疫情之前,李先生和妻子每年都會來內地旅游,“新疆、安徽……去過二三十個地方了,祖國的風光太美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李先生想繼續他們的旅游計劃,把喜歡的地方走一遍。
“青島是第一次來,感覺這里的海更大氣,一覽無余,比香港的維多利亞港視野更開闊。”李先生感慨道。這次來青島,他和妻子早就計劃了一個“自由行”項目——他們打聽到青島有一個吃小吃的地方很有名,那就是位于臺東三路的恣兒街,“準備去擼串吃燒烤”。
從奧帆中心出發去八大關,大巴車駛過青島的街道,坐在中間位置的鄭女士若有所思,她目光略過車窗外的街景,捕捉到一絲熟悉的感覺。
原來,鄭女士因為工作原因曾經來過青島三次,“以前都是匆匆來、匆匆去,沒有好好游覽一下青島的景點。上次來還是2018年,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青島的路更寬了、街道更干凈了、高樓又多了。”
23名香港游客中,鄭女士和丈夫韓先生跟山東可謂更有淵源。韓先生老家在湖南,從小習武,十幾歲時來過日照、梁山等地參加武術比賽。23人里,韓先生的普通話是最好的,常被其他游客找來做“翻譯”。可韓先生一家人中,普通話更好的,是他十幾歲的小女兒。韓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平時很注重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小女兒彈得一手好古箏,打得一手好乒乓球。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在韓先生的手機里,記者看到他的小女兒開了自己的視頻號,每天打卡朗誦《論語》《大學》里的文句,粉絲已近萬人。
韓先生一家偏愛傳統文化,游客馬女士卻喜好運動,她的8個女兒里,有5人入選了香港足球隊、籃球隊。
“打籃球的一個女兒有1米83呢。”馬女士自豪地說,今年有幾個孩子還要跟隨中國香港隊,到杭州參加第19屆亞運會,“本來去年要舉辦,因為疫情推遲到今年,孩子們都非常期待能來參加這么大的賽事,到時候我們全家都會來,給孩子們加油。”
開凌梭是什么魚
當天中午12點多,旅游團一行來到一家主打本地菜的飯店,就餐休息。
在點菜區,游客張女士一直在拿著手機拍照,蛤蜊燉雞、小米粥燉海參……很多青島菜的做法,她還是第一次聽說。看到冰柜里擺放著一條近半米長的開凌梭,張女士停下來仔細研究墻上的簡短介紹——“黃河凌汛時候的梭魚”。她一時沒有看懂,轉身向服務員請教:“我平時喜歡吃魚,也吃過很多魚,怎么從來沒見過這種魚?”
服務員放慢語速,邊比畫邊介紹:“開凌梭是一種梭魚,在黃河凌汛時節捕獲的才叫開凌梭。黃河凌汛過后,梭魚在海底越冬完畢,重新返回河海交匯處,此時捕撈到的梭魚最好吃,很鮮美。”
“好吃的太多了,每一樣都想嘗嘗,但是肚子有限,吃不過來啊。”張女士笑著說。
不一會兒,豐盛的飯菜上齊了,大家特意點了一瓶瑯琊臺,美酒加美食,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了。
午餐過后,浪漫繼續。位于市南區浙江路26號的安娜別墅花團錦簇、裝點一新,游客們剛一踏足,就被這里浪漫的氛圍感染了。三樓落下的玫瑰花瀑布、別墅門前的“永恒之翼”雕塑、庭院里的各種花環裝飾,一處處美景,全被他們的鏡頭“收入囊中”。
“青島真系好浪漫!”游客譚女士一邊拍照一邊贊嘆,這次旅行她盼望了許久,來了之后發現,青島果真很美也很浪漫。
浪漫的不止美景。當天的行程中,導游張旭還收到了一個生日紅包。原來游客鄭女士無意中得知張旭的生日是2月15日,就想給他一個驚喜。
“年輕人在外面做事不容易,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是我們都很喜歡這個青島小伙子。”鄭女士還跟同伴們商量,要訂一個蛋糕,一來給不能回家陪伴親人的張旭過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日,二來慶祝一下大家在青島度過的美好時光。
游客們都很認可的導游張旭,一路上是大家的“開心果”,他不斷用標準的廣東話熱情地提醒游客,“香港朋友,旭仔邀請大家游山東啦……請大家攜親朋好友喇喇聲(注:趕快的意思)去報名啦!”轉過頭來,他又會用地道的青島話跟司機師傅交流,而招呼媒體記者說話時又操著流利的普通話,這三種語言的“無縫式切換”,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一個地道青島人是怎么練就這一口流利廣東話,可以和土生土長的香港游客無障礙交流的呢?原來張旭從2005年開始自學廣東話,起初這只是公司領導對他的要求。“剛開始學的時候壓力很大,就經常去看周星馳的電影。”張旭回憶,首先要磨練“厚臉皮”,大膽跟香港朋友對話,雖然會因為發音不標準常常遭到嘲笑,但這是練習口語邁出的關鍵一步。再就是磨練“嘴皮子”,“那段時間連晚上做夢說的都是廣東話,經常練得腮幫子疼。”
下午5點多,張旭又開始忙著準備游客們第二天的行程了。“明天是嶗山太清宮、小麥島公園等景區景點,后天他們就要返程了。”剛剛相處了3天,張旭已經有點不愿說再見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