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3-04-03 22:04:04
原標題:創歷史最優成績!濟南市規劃院獲全國優秀規劃設計一二三等獎8項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創歷史最優成績!濟南市規劃院獲全國優秀規劃設計一二三等獎8項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記者 孟杰 通訊員 楊小青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公布了2021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結果。濟南市規劃院共8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在包括名家大院、高校、地方機構等在內的全國380家獲獎單位中排名第20位,在33個省會、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規劃設計機構中排名第6位,全省排名第1。綜合獲獎數量及等次,創歷史最優成績。
據了解,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是我國城鄉規劃設計領域的最高獎項,也是規劃行業唯一經國家批準的評選項目,是衡量全國城市規劃設計成果水平的標桿。本屆評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推薦省級二等獎以上優秀項目1573個參評。經中規協組織審核、初評、復評、終評、公示等多輪評選,最終全國獲獎項目共585項,規劃設計類508項,其中一等獎42項,二等獎122項,三等獎242項,表揚獎102項。山東省組織省內規劃設計機構聯盟評選,共推薦73個省優秀項目參評國優。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13個省優秀項目獲參評。
濟南市規劃院獲獎項目:
一等獎
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二等獎
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策劃、規劃及近期建設實施方案
濟南城市發展新格局“中優”行動規劃及重點項目實施方案
三等獎
山東省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技術導則及濟南市城鎮開發邊界試劃
濟南市地下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
濟南市租賃住房三年建設布局規劃
濟萊空間一體化規劃
濟南市城市設計技術標準及管理機制系統研究
獲獎項目簡介
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規劃由清華同衡與濟南市規劃院合作編制完成。2019年獲山東省政府批復,是省內首個面向2035年的名城規劃。
規劃以凸顯濟南泉?城歷史文化景觀為引領,構筑基于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三個歷史時間尺度的遺產保護體系,建立文化景觀與名城的動態管理系統。聚焦濟南泉城動態演變過程中泉域生態與泉城建成環境、泉城文化傳承之間作用的層累特點,構建名城保護價值與要素體系。結合濟南城市歷史景觀遺產價值及特征,形成保護要素動態增補和剛性彈性并舉的保護管控措施體系。構建“立法-法定規劃-城市設計-導則”的四級規劃傳導機制,以及“市決策-部門指導-區縣實施”的管理閉環,提出利益相關者聯動共建的實施行動計劃與路徑。
規劃展開深度公眾參與,推動泉城文化遺產價值與保護共識的形成,凝聚社會價值。名城委20余個成員單位、10個區縣、民意代表等共同組成聯合編制小組,從交通疏解、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等5個方面開展專題研究,強化規劃的科學性和全面性。通過聯合編制小組共編共享和宣傳公示,指導了市政府召開泉水大會,協調了多專業專家對泉城文化遺產價值開展研討,凝練遺產價值的高水平認知。
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策劃、規劃及近期建設實施方案
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濟南市規劃院“以策劃推動規劃、以規劃引領實施”,聚焦183公里黃河濟南段,打造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
前瞻性策劃。立足黃河下游自然生態特點和濟南文化資源稟賦,以生態保護為基礎,以濕地公園整合、黃河文化呈現、綠色交通鏈接為重點,謀劃打造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作為濟南落實黃河國家戰略的首要抓手和實施載體,被納入市委《關于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
系統性規劃。由濟南市規劃院與SOM公司聯合編制,并協同山東黃河勘測院等多家專業機構同步開展專題研究。規劃統籌黃河安瀾、生態保護、文化傳承、風貌塑造、綠色交通等,充分體現濟南段“濕地群落”、“岳瀆交匯”、“城河相依”特色,以打造“山水泉城黃河公園”為目標,塑造“長平山水、鵲華城光、濟章田澤”三大獨具特色的沿黃風貌段,打造“浪溪河、玫瑰湖、北大沙河、濟齊濕地、鵲華、濟章”六大節點。2022年11月,規劃經市政府批復實施。
落地性實施方案。市規劃院同步牽頭統籌制定近期建設實施方案,多部門協同打造樣板示范段,取得良好社會反響。通過濟南黃河生態風貌帶建設,為人們提供了可親近可感知的黃河游憩觀賞體驗,未來將黃河真正打造為城市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濟南城市發展新格局“中優”行動規劃及重點項目實施方案
落實濟南市委市政府加快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戰略部署,濟南市規劃院負責編制“中優”戰略行動規劃,聯合清華同衡、濟南市園林院制定重點項目實施方案。規劃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研究審議,經市政府批準印發實施并向社會發布,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認可和廣泛關注。
“中優”行動規劃面向長遠、立足近期,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明確“中優”范圍、核心要義、目標定位、推進方向,聚焦謀劃市級統籌推進重點,創新“規劃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工作思路,構建事權匹配、權責清晰的行動任務體系,規劃打造5個重點片區,包括15個項目和55項行動任務,建立行動臺賬和責任清單,成為全市推進“中優”戰略落地實施的行動指南。
按照“中優”行動規劃,針對古城片區、商埠區、大千佛山景區等重點地區開展實施性規劃設計,編制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西護城河-濼源造紙廠地區改造、趵突泉-五龍潭公園改擴建、“一城一湖一環”環游步道系統、“一園十二坊”重點街坊保護更新等實施性設計方案,搭建了“戰略行動規劃—項目任務清單—實施性設計”的路徑體系,是從頂層設計到落地規劃的成功示范。部分文保單位保護修復、泉水院落和街巷提升、佛慧山北入口整治、千佛山環山綠道、洪樓廣場地區更新等重點項目相繼實施,老城區優化成效顯著。
山東省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技術導則及濟南市城鎮開發邊界試劃
《導則》由濟南市規劃院領銜,聯合青島市規劃院、煙臺市規劃院共同編制。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等要求,突出山東“山水林田湖海島”自然資源富集特色,構建了“基礎調研-分析評價-劃定底線區域-劃定城鎮可選擇區域-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的技術思路;同時綜合考慮城市發展階段、地域特色等,制定了差異化技術要求,保障《導則》的適用性。以濟南市為案例開展城鎮開發邊界試劃,與《導則》上下反饋、相互驗證,確保《導則》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2020年12月,《導則》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實施,作為市、縣城鎮開發邊界劃定的技術依據;2022年10月,山東省“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經自然資源部批復正式啟用。
濟南市地下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
規劃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院和濟南市規劃院聯合編制。以“建設綠色生態、復合集約、安全韌性、舒適友好、智慧高效的多維立體泉城”為目標,采取多種技術分析方法,對濟南全域地下空間現狀情況開展基礎調研、綜合評估和核心專題研究,構建了5大類43小類的地下空間功能體系。
規劃強調頂層設計,突出泉城特色,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背景下的創新要求,科學提出了地下空間總體規劃目標和規模、總體空間布局、各類專項統籌以及重點地區地下空間規劃指引,在規劃理念、技術方法、實施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優化和健全了濟南市地下空間規劃編制體系,為濟南市開發利用和管理全域地下空間提供科學了決策依據。
濟南市租賃住房三年建設布局規劃
濟南市為第一批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城市。規劃由濟南市規劃院承編,通過濟南市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領導小組審議。以此規劃為基礎,繼續編制了濟南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并印發各區落實實施。
規劃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工作思路,聚焦“以職定住”,在全市范圍內優化租賃住房項目布局,建立多渠道、多主體租賃住房供給體系,引導籌集房源約12萬套(間)。深入調研每個潛在項目地塊,探索從“一地一檔”到“一城一策”的大城市租賃住房規劃建設工作方法。深度踐行公眾參與,與市民代表溝通協商,制定20余項符合濟南特色的租賃住房政策制度。規劃引領作為濟南市租賃試點先進經驗獲住建部推廣。
濟萊空間一體化規劃
規劃由瑞典Sweco與濟南市規劃院聯合編制完成。按照國家、省市對濟萊融合發展的要求,規劃以問題與目標為導向,運用可持續發展的整合型工作方法,多部門參與的“工作營”模式和多場景SWOT分析,梳理關鍵問題,多層次研究濟萊空間一體化。提出“產業布局協同化、國土空間統籌化、生態文旅一體化、交通高快聯通化、公共服務對等化、資源利用互補化”的六大空間一體化規劃策略,實現“1+1>2”的一體化發展目標。
規劃為濟萊融合發展及重大項目實施提供了規劃指引,重要產業園區、重大市政交通設施、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重要河流水系治理工程等正在加快推進實施,助力濟南落實黃河流域國家戰略,提升在區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市城市設計技術標準及管理機制系統研究
按照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工作要求,落實濟南市建立“一套體系”的工作任務,全面提升城市設計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東南大學建筑設計院聯合濟南市規劃院合作承擔研究工作。
項目全面完善濟南市城市設計編制、管理、實施體系,構建與濟南市規劃編制體系相銜接的城市設計體系,創新建立城市設計編制、審批、實施與管控等管理制度,確定總體、區段、街區(地塊)、專項城市設計編制技術導則,梳理街區系統、開敞空間、景觀空間等特色管控要素,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策略。形成的“一辦法”使城市設計的編制、審批、修改、實施、管控等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一導則”增強了城市設計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一標準”使城市設計編制成果的規范化管理有尺可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