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3日訊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一條成功的道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直接舶來的,而是從實踐中得來、從經驗中蹚出來的。作為在全國率先探索鄉村振興建設路徑的農業大省,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扛起“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重要政治任務,不斷統籌謀劃政策體系、科學組織實施、發力改革創新,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22日至23日舉行的全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進一步堅定了信心決心、明確目標任務,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可謂恰逢其時。
【01】凝聚強大合力,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這個季節的四門洞村,到處綠意盎然。一排排生姜秧苗蔥蘢茂盛,遠遠看去像茁壯的翠竹,充滿生機。
四門洞村所在的沂水縣院東頭鎮是省級扶貧重點鎮,近幾年來四門洞村黨組織結合村莊實際,帶領村民發展生姜、芋頭、林果等特色農業,同時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壯大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等新業態。
如今這里已發展起民宿31套、農家樂5家,建設蝴蝶-螢火蟲繁育基地1處、非遺研發傳承中心1處,村集體收入33萬元,村內旅游從業人員230余人,戶均增收2.2萬元。
距離四門洞村200公里外的東仲都村,也呈現出一片鄉村美景。這里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鄉村風情,又充滿了現代生活氣息和元素,山青、水綠、天藍、土凈成為了最美底色。
據了解,2018年以來,東仲都村依托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通過實施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不斷引入社會資本,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2022年,東仲都村集體收入達到54萬元,先后榮獲“省級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
這是山東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縮影。五年多來,全省上下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不斷深化認識、強化措施、勇探新路,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深刻重塑,群眾收入持續增加,城鄉融合深入推進,精神風貌顯著改善,治理效能有效提升,齊魯大地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小數字反映大變化。如今,山東糧食總產連續9年保持在千億斤以上,農業總產值率先過萬億,形成了煙臺蘋果、壽光蔬菜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構建起從兩院院士、泰山學者到農技推廣人員、“田秀才”、“土專家”的人才矩陣,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270萬人以上;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游,培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4個,省鄉村旅游重點村180個;2500個省級美麗鄉村星羅棋布、串珠成鏈,帶動鄉村全域向田園美、生態美轉變;2022年農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0元,增速連續多年“跑贏”城鎮居民;全省城鄉路水電、客運、垃圾清運基本實現一體化,全面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深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省級文明村鎮達到4296個……
山東鄉村振興的諸多實踐和一系列成績,濃縮著這樣的關鍵詞:集聚各類資源、要素流向鄉村、潤澤鄉村,凝聚強大合力,推動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02】健康有序推進“五個振興”,著力實現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鄉村發展是歷史命題、是時代課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一直以來,山東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部門高效統籌資源,通過產業融合帶動、片區聯動開發、生產托管服務、人才智力支撐等創新舉措,促進鄉村宜居宜業。全省各地也探索形成許多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
比如山東濟寧市推出“鄉村振興合伙人”模式,特別向有知識懂技術的人才敞開大門,提供了“知識技術入股”的合伙方式,讓這些人才幫助解決鄉村產業升級、農業成果轉化等技術難題,為鄉村發展帶來技術動力。
比如山東臨沂穩步推進“四雁工程”,建強“頭雁”引領作用,匯聚“歸雁”“鴻雁”人才智慧,壯大“雁陣”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人才振興的重要作用,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比如諸城市堅持以工興農、以城帶鄉、縣域統籌、城鄉融合,以股份合作制改革為切入點,用活市場化機制、深化產業化經營、實施片區化推進,“一改三化”探索新時代“諸城模式”新實踐。
從收效來看,這些創新舉措,無論是發展思路、推進措施,還是方式方法、體制規范來看,都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為各地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對正處于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全面提升關鍵階段的山東來說,目標更為高遠。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再部署、再調度,旨在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成效。
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節點是2050年。這意味著,鄉村振興是長期工作,需立足長遠提供機制支撐,更需建立系統思維,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
建于此,在全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上,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強調,站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鄉村振興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以和美鄉村建設為重點,以發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為支撐,以城鄉融合為動力,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健康有序推進“五個振興”,努力打造產業特色突出、人才支撐有力、鄉風文明和諧、生態環境優美、組織功能完善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接下來,山東將在發展鄉村產業上提檔升級,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提升發展質效;在促進農民增收上提檔升級,拿出針對性強的措施,有效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在農村人居環境上提檔升級,注重分類施策、循序漸進、長效運行,讓山青、水綠、天藍、土凈成為最美底色;在城鄉融合發展上提檔升級,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加快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在精神文明建設上提檔升級,扎實開展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治理、農村“信用+”試點,讓農村不斷煥發文明新氣象;在推動鄉村善治上提檔升級,抓實黨建引領、村民自治、法治保障,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要在示范片區建設上提檔升級,尊重群眾主體地位,用好統籌兼顧方法,突出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工作整體提升。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次山東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繪制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圖景,彰顯出山東堅決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以更有力的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心。可以想見,未來的山東鄉村振興將書寫出新的歷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