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3-06-26 16:55:06
原標題:歷下亭,濟南之亭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歷下亭,濟南之亭
來源:濟南時報
□孫葆元
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齊州司馬李之芳在大明湖西側(cè)重修歷下亭,恰杜甫游歷到這里,李之芳便邀請了他的叔叔北海太守李邕和當?shù)劐刻幨康葞孜幻吭诖送す诧嫛>驮谶@次歡宴中,杜甫留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其中有句:“海右此亭古,歷下名士多。”于是也給我們留下千年之問:歷下亭始建于何年,又歷經(jīng)了哪些變遷?
如果數(shù)濟南古城的歷史坐標,歷下亭首當其沖,它披地名之譽、享千載風華,無論從時代節(jié)點還是地名演變上,都是一座城市標志性的建筑。杜甫說“此亭古”。考察它,不妨從公元前221年往后推。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封濟北郡,轄歷城縣,縣治在今歷下區(qū)境內(nèi)。
公元前187年,呂后元年,設(shè)濟南郡,“濟南”這一地名首次出現(xiàn)在歷史上,轄歷城縣,縣治仍在今歷下區(qū)。
呂后死,政區(qū)重置,濟南郡重歸齊國。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十六年,濟南廢郡為“濟南國”。
公元41年,漢光武帝十七年,仍置“濟南國”,國都在東平陵城,即今日章丘西北。侯國轄歷城縣,治所在今歷下區(qū)。這個“濟南國”持續(xù)五代,公元153年,永興元年國主劉廣薨,“濟南國”除。可是到了公元174年,漢嘉平三年,重置“濟南國”,仍轄歷城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州、郡、縣治理。濟南為郡,屬青州,轄歷城縣。隋朝承前代之制,置齊州,領(lǐng)濟南郡,仍轄歷城縣。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高祖重置齊州,領(lǐng)歷城等五縣,直至天寶公元745年。
沿著這個時間表可以看到,歷城縣從沒更改過地名,它所在的領(lǐng)域無論是縣、郡、州,它的建制都沒有改動。于是問題就來了,歷下亭為什么不叫“歷城亭”呢?還是從杜甫的《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里找答案。那一聯(lián)名對,“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句“海右”對下句“濟南”,這兩句均不是地名,“右”是“上”,古人尚右,以右為上,“海右”就是海上、海內(nèi)。杜甫在這里說,這座亭子是一座海內(nèi)古亭。“濟南”則是濟水之南。“濟南”句,杜甫在說,坐在此處的都是歷城縣里的名士,詩有原注:“時邑人蹇處士等在座。”詩中的“右”與“南”都是方位詞。“歷下亭”用現(xiàn)代漢語解讀,就是位于歷城境內(nèi)的亭子,與古歷城一樣古老。否則李之芳不會修復它。1955年歷下設(shè)區(qū),“歷下”演變成名詞,皆源于此。
從公元745年之后歷下亭逐年走向它的衰老,在史料上找不到它的蹤跡。直到宋時也沒看到有關(guān)它的記載。清《康熙濟南府志》記敘歷下亭說:“歷下亭,在大明湖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位,與今天湖水中的歷下亭不在一個位置。清人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講宋時濟南遺跡,提到旅居濟南的詩人曾鞏、蘇轍、晁無咎、趙孟頫等人留下的題詠,詩里有西城的溪亭、北渚亭、環(huán)波亭、鵲山亭、水香亭、芍藥廳、靜化堂、仁風廳、凝香齋等,唯獨沒有歷下亭。可見歷下亭在此期間荒廢了。否則,這么一個杜甫、李邕的題詠處不會不被后人拾起。就這樣,歷下亭消失了千余年。
轉(zhuǎn)眼到了公元1556年,這是明嘉靖三十五年。歷城人李攀龍從陜西提學副使任上歸來,隱居家鄉(xiāng),先在韓倉店丁香灣建白雪樓,數(shù)年后又在大明湖百花洲建第二座白雪樓,后人卻忽略了他修復歷下亭的重要貢獻。清朝鹽運使李興祖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三位修復歷下亭的人,他在《重建古歷亭碑記》中說,“迄今千數(shù)百年,未
有繼響者,惟李滄溟曾一修葺,至今幾二百年。”李滄溟就是李攀龍,字滄溟。這篇碑文為我們提供了歷下亭身世的第一手資料,現(xiàn)錄于下:
“濟南之歷下亭,故在大明湖之濱,不知創(chuàng)知何代。至唐李北海以其宗子官斯地,愛其幽曠,常登眺賦詩其上。繼之少陵與所謂蹇處士者,后先倡和,而亭之名由是益?zhèn)鳌Iw地以人重,有自來矣。迄今千數(shù)百年,未有繼響者,惟李滄溟曾一修葺。至今幾二百年,又為荒墟,向之幾筵薄爐委于草莽,而前人宴賞遺蹤不可想見矣。余承乏斯地三載,考民風,披輿志,數(shù)過其處,感慨房皇者久之。因謀之藩臬諸公,重鼎新也。其地久為故紳艾君遺產(chǎn),聞余斯舉,遂捐以助。于是征工庀材,甃石安基,相方考楹,面南而中,周回凡六楹,東西護以廊廡,左豎綽楔,右置閑房,后立石刻李杜二公詩,廊內(nèi)繚垣嵌今諸名什,循舊而增新,顏曰‘古歷亭’,旁架木梁通游屐。始于三月上浣,成于五月中浣。彌望極顧,萬山面內(nèi),重城束外,煙蓑月棹,來往波間;雨檻云窗,參差湖面。鳥慕廣閑,魚樂靜深,凡其物類,無不呈形現(xiàn)態(tài),效媚于前,誠游觀之佳麗者已。因思物之興廢,雖有成數(shù),然亦存乎其人。如謂亭榭非政務(wù)所亟,則昔之明堂,云亭何以示勸于后?觀風問俗,起廢舉墜,固良司牧之責也。夫以北海之后千余年而有滄溟,滄溟之后幾二百年而有予,又皆為統(tǒng)宗,豈水木根源相感觸而使然歟?抑精靈所萃俟其人而后發(fā)歟?維此千百年之后,復有如余輩之不忘前修,踵事增華,則斯亭與天地同壽可也,是則予所以望后起者之責也,遂記之。”
好一個李興祖,身為鹺使,卻存“司牧”造幸社會之責,一番慷慨陳詞,給今天的我們講述了歷下亭的來歷和保護它千秋萬世的道理,把一段中斷的歷史續(xù)接起來。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前后,歷下亭得以修復。斯亭完工,當時云集濟南府城的官員同慶畢致,國朝觀察王梁,藩司楊廷耀,廉察喻成龍,參議陳俞侯,學使朱雯,鹺使李興祖,鹽運分司譚弘憲、朱文蔚等,以及社會名流紛紛題詩。
這篇碑記和當時的題詩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
首先,歷下亭由“大明湖之濱”移建到湖水中央。楊廷耀的詩中有兩句頗為重要:“四圍波層翻,恍如行艓送。”安丘名士張貞在《重建古歷亭記》中說,他每到濟南都從大明湖經(jīng)過,“是后行役必過湖上,見有洲渚孤峙中央,則歷下亭故基也。”指出亭址的移變。
其二,鹺使李興祖重建歷下亭時,這塊基址為民間士紳艾氏所有,聽說要復建該亭,艾氏慷慨捐助,成全了這一盛舉。
其三,新建的歷下亭“周回凡六楹”,周圍聳立著六根亭柱。東西兩側(cè)均護以連廊。“左豎綽楔”,是說左側(cè)聳立著牌坊。“右置閑房”,是說右側(cè)設(shè)有廳堂。后面設(shè)一塊詩碑,鐫刻著李邕和杜甫的詠歷下亭詩。這樣,我們心中就有了一個康熙年間歷下亭的鳥瞰圖,亭子聳立在洲渚之上,坐北朝南,東西兩側(cè)設(shè)環(huán)廊,南側(cè)一邊是牌坊,一邊是廳堂;北側(cè)則立詩碑,近于今天的格局。
亭子落成,李興祖給它命名“古歷亭”。這是有道理的,歷亭在歷城,省略了“下”這個方位詞。當時沒有“歷下”地名,自然不會有屬于它的“歷下亭”。治置幾經(jīng)變遷,地理不曾改變,歷城即濟南。當時府衙與縣衙在同一地設(shè)立衙署,司職不同。歷亭應該是它的本名。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歷下亭是千古濟南的縮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