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安日報
2023-06-28 11:02:06
原標題:山西會館在泰安
來源:泰安日報
原標題:山西會館在泰安
來源:泰安日報
會館始設于明代前期,最初是同鄉人在異地建立的一種社會組織,興盛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鼎盛于清代中期,到清末幾乎所有的府、州、縣城都有分布,甚至某些鄉鎮也有設置。會館多冠以省名,如山西會館、福建會館,有的冠以相鄰省份之合名,如山陜會館、山陜甘會館、湖廣會館,還有的冠以府、州名,如紹興會館、蕪湖會館、徽州會館等,在所有會館中最有名且數量最多的大概要數山西會館。據考證,最早的山西會館始建于明朝隆慶、萬歷年間。明代為吸引商人運糧到邊防,充實邊境軍糧儲備,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給予販鹽專利。晉商以“極臨邊境”的地理優勢捷足先登,逐漸成為明清時期最有勢力的商人群體。西北至伊犁、西南到打箭爐、東北的寧古塔、東南的臺灣島等地都曾留下晉商的足跡。
泰安地處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山東省城濟南,南臨圣城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接京杭運河。金天會十四年(1136),設泰安軍治所,該地始有“泰安”之名。大定二十二年(1182),泰安軍改為泰安州,明代泰安州隸濟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泰安州升為直隸州,與府同級,十三年(1735)升為府,設泰安附郭縣。泰安這次行政上的升格極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隨著明代中期以后經營范圍的擴展,具有敏銳商業洞察力的晉商開始逐漸察覺到這里的商機,并陸續到此經商。到明朝末年,泰城的山西商人已經有一定數量。因為和關羽有桑梓之誼,他們重修并擴建了泰山紅門原有的一座關帝廟,一方面在此虔祭關帝,另一方面作為相互之間聯系商業情況、溝通同鄉感情的場所。廟西附建有一些客房廳舍,即為他們聚會、議事之處,所議內容主要與所從事商業活動有關,旨在維護晉商利益,此外還要商討行業內部事務、研究祭祖演戲事宜等,故被稱為山西會館,因該地的山西商人主要經營鹽業和典當業,也被稱為鹽當會館。清代康熙以后,由于在泰城經商的山西商人日漸增多,他們所經營商業規模越來越大,在關帝廟舉行的活動也愈來愈多,廟內建筑已遠遠不能滿足各種活動的需要,曾進行過多次重修和擴建。關帝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極盛時期由山門、戲樓、拜棚、正殿、憩亭、東西配殿、過亭、后殿組成。正殿祀關羽,東西配殿祀關興、周倉。每到關帝祭期,祭禮完畢后都要開戲,金碧與舞衣爭輝,笙歌與朱弦并奏,場面宏大,熱鬧非凡。從留存下來的重修碑文看,歷次的主持者、參與者絕大多數為當時居住于泰安的山西商人,且以汾州府汾陽縣、平陽府洪洞縣人居多。捐資數額從幾百兩到數千兩不等,由此亦可看出不同時期晉商的經營狀況,乾隆、道光年間捐資額竟多至800余兩、4000多千文,標志泰城晉商事業達到鼎盛。今天的紅門關帝廟仍大致保留了鼎盛時期的規模和布局。作為登山盤道第一廟,它與泰山的其他古建筑群一起,已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商在泰安設立的第二家會館位于古鎮大汶口,該鎮地處著名的大汶河北岸。大汶河發源于泰山東麓一帶,牟汶、嬴汶、石汶、泮汶、柴汶為其5條支流,至大汶口“五汶”會齊。地名大汶口,乃因其地為“五汶”總匯之口的緣故。這里河面寬闊,水勢平緩,是著名的汶河古渡口。《詩經·齊風》稱:“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可見春秋以前,這里就已經是齊魯的交通要道,并逐漸成為泰安、寧陽、肥城、新泰等地農產品的重要集散地。但長期以來跨河運輸只能依靠舟楫擺渡,貨物的外運頗成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品貿易的發展。明隆慶年間橫跨汶河的大汶口石橋的建成,徹底解決了擺渡運輸運量小、時間慢的問題,極大便利了南北貨物往來,為明末以后大汶口城鎮經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明朝末年,大約與進駐泰城同時,晉商也來到大汶口,積極參與當地的商貿活動,為這座千年古鎮的繁榮作出了貢獻。據了解,清代該地有大牙行、小牙行、姜麻行、糧行、魚行五大行商,負責牲畜、毛豬、姜麻、糧食和水產品的交易,有大小貨棧近百家,可見當時商貿活動之繁盛。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貨棧由晉商經營。當時大汶口鎮的商業規模在泰安縣范圍內僅次于泰城,鎮上有東大街、山西街、升平街、吉祥街、糧食市街、文化街、壽春胡同、石家胡同、侯家胡同等街巷。大約在來到大汶口不久,山西商人在西南門里路西創建了關帝廟,該地出西南門便是石橋,交通極為便利。康熙三十二年(1693)、雍正三年(1725)重修和擴建關帝廟。乾隆二十四年(1759)擴廟基,修墻垣,置地建戲樓。與泰城山西會館一樣,大汶口山西會館的格局也是廟館合一。建筑布局北為關帝廟,有鐘鼓樓、過廳、東西廂房、大殿和東西配殿,大殿主祀關羽,配祀為關興、周倉,東配殿為財神,西配殿為火神。南為戲樓及客房廳舍,戲樓分前后臺,前臺東、西、北三面敞開。后臺有兩門,東為出口,西為入口。臺前空地甚為寬敞,能容納數百人。整個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結構嚴謹、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從碑文看,歷次重修的捐資善士多為山西人,原籍遍及山西各府州縣。今天,會館因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泰安東南方,距泰城約百里之遙的樓德,是晉商在泰安的第三個聚居地。該地因處徂徠山之陽,故又稱徂陽。汶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柴汶河穿境而過。“樓德”之名最早見于明萬歷《泰安州志》,為當時泰安州75處鎮店之一。清雍正十三年(1735),泰安州升為泰安府,樓德屬泰安府屬之泰安縣,此時的樓德憑借經濟之發達、貿易之繁榮以及位于兩府(泰安、兗州)三縣(泰安、泗水、寧陽)交界處的重要地理位置,成為泰安府僅有的府級派出機構——泰安通判的駐地。通判為知府之佐官,位居知府、同知之下,秩正六品,掌糧鹽、督捕、河工、水利等,通判衙門的設置進一步促進了樓德經濟的繁盛。
當時過往樓德的官宦、客商、百姓很多,流動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動了服務業等商業活動的發展。商業貿易的繁榮也促進了樓德的城鎮化,其市鎮格局逐漸完備。清末樓德有東、西、南、北4個哨門,鎮上有興隆街、朝陽街、二衙街、會館街、萬全街、前紙坊街、后紙坊街等街道,頗具小城規模,當時的商業店鋪主要分布在這些街道上。業商者多為外地人,主要來自山西、濟南以及泰安的其他州縣。據考察,當時在此經商的山西商人多來自汾陽、洪洞、平遙等地,主要經營酒坊、油坊、土產雜貨店等,坐商兼趕四集。樓德山西會館位于西哨門外,坐北朝南,內有大殿、鐘鼓樓、戲臺等,規模宏大,院內有數通創建、重修碑(建筑及碑刻均已無存)。山西會館創建時間現已無考,但從樓德市鎮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應在清代康乾之間。
以上就是泰安的3處山西會館。盡管這些會館的整體規模以及社會影響無法同北京、蘇州等大都市、大商埠的山西會館相比,但一個縣同時存在3座晉商會館,在當時的山東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都是不多見的。晉商積極參與泰安的商業貿易,與當地百姓和諧相處,促進了泰安與其他地區的商貿往來,與其他社會組織水乳交融,給明末和清代的泰安社會帶來深刻影響,為明清晉商創業史以及清代泰安經濟史、社會史留下了豐厚史料。山西會館作為明清時期泰安經濟繁榮、商賈云集的標志,永遠載入了這座城市發展的歷史篇章。
□市文物保護中心 田承軍
■泰城關帝廟山門。通訊員供圖
■泰城關帝廟戲樓。通訊員供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