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7-06 09:16:07
原標題:高溫紀錄說破就破,今夏能有多熱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高溫紀錄說破就破,今夏能有多熱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高溫紀錄說破就破,今夏能有多熱預計
7-8月山東高溫天數較常年偏多
□本報記者 方壘 通訊員 顧謙
剛剛經歷降雨帶來的短暫涼爽,7月5日起,我省再次出現高溫天氣,全省最高氣溫出現在聊城,達39.5℃。省氣象臺5日1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6日至7日,聊城、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淄博北部、濰坊和菏澤最高氣溫在37℃以上,局部可達40℃,南部沿海地區32℃左右,其他地區34℃-36℃。
6月以來,我省高溫天氣一輪接一輪,高溫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多次發布,多地氣溫破歷史極值。不少人感嘆“北方熱過南方,要去南方避暑!”人們不禁要問,這個夏天山東究竟能有多熱?進入三伏會更熱嗎?北方真的比南方還熱嗎?
今年以來我省平均最高氣溫為歷史同期之最
此次高溫天氣過程,已是今年以來我省第5次高溫天氣過程。今年以來(至7月3日,下同),全省已出現高溫1192站次,平均最高氣溫18.8℃,為歷史同期最高。今年以來我省高溫日數為9.8天,較常年(4.3天)偏多5.5天,為歷史同期第7位多值。
“今年以來我省高溫過程出現較為集中,主要出現在6月。”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曹潔介紹,從近20年數據來看,今年6月,我省高溫日數8.3天,列近20年第三位;近20年6月高溫日數最多的是2022年,達9.2天,其次是2005年,為8.7天。從氣溫來看,今年6月,我省平均最高氣溫為32.2℃,為歷史同期次高,僅次于2005年32.3℃。
今年6月我省高溫過程為近10年6月最多
根據統計,近10年來,我省6月份共發生17次高溫過程。其中,今年6月共出現4次高溫天氣過程(6月7日—9日、14日—16日、21日—24日,6月30日—7月3日),為近10年6月高溫過程最多的一年。
“從今年6月的4次高溫過程來看,6月21日至24日的高溫過程極端性強、影響范圍廣。”曹潔告訴記者,該次高溫過程全省高溫站平均最高氣溫為38.3℃,日均影響98站(占比80%),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為今年以來最強的高溫過程,列近10年來6月高溫過程中高溫強度綜合排名第2位。
具體來看,6月22日,陽信(40.8℃)、即墨(39.2℃)、無棣(41.3℃)3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沾化(41.7℃)最高氣溫與歷史極值持平;博山(39.6℃)、五蓮(39.6℃)、莒縣(39.1℃)、費縣(39.2℃)4站最高氣溫突破6月歷史極值;6月23日,平度(40.2℃)、棲霞(40.2℃)、即墨(39.9℃)、安丘(40.4℃)、萊西(39.9℃)5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預計今年盛夏我省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
面對6月以來的多輪高溫天氣,不少北方人感嘆:不如去南方避暑!為什么近期北方地區天氣比南方還熱?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劉暢表示,對北方地區來說,往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是高溫主力月,此時北方受大陸暖高壓脊控制,天空晴朗,太陽輻射增溫效應較強,且雨季尚未到來,空氣干燥,容易出現高溫天氣。與此同時,南方地區正處于梅雨期,降雨頻繁,所以最高氣溫并不是很高。7月中下旬隨著副熱帶高壓北移,江南和華南等地時常受其下沉氣流控制,氣溫高、濕度大,桑拿天就會頻繁起來。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盛夏(7月—8月),我國華北、華中中部和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省氣候中心預測,預計今年盛夏,我省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其中7月全省平均氣溫27℃—28℃,較常年同期(26.7℃)略偏高,各市略偏高。此外,氣象專家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無論我國南方還是北方,極端高溫發生的頻次都會快速增加。
氣象部門提醒,持續高溫將增加戶外活動發生中暑或熱射病風險,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能源需求加大,建議相關部門做好水電等供應;戶外活動和田間作業人員要做好健康防護,并加強城鄉和野外用火安全。
7月3日,全球史上最熱一天
美國氣象機構4日公布的初步測量結果顯示,7月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天,首次超過17攝氏度。
根據隸屬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國家環境預報中心自1979年有記錄以來的數據,7月3日全球地球表面上方1.5至2米高度測量的平均氣溫為17.01攝氏度,這一數據超過了去年7月24日創下的16.92攝氏度的最高紀錄。但這項新紀錄尚未得到其他測量結果的證實。
該中心數據還顯示,在1979年至2000年間,7月初地表上方1.5至2米高度的平均氣溫為16.2攝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4日宣布,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在新聞稿中說,厄爾尼諾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氣溫紀錄的可能性,在世界許多地方和海洋中也可能會引發極端高溫。世界氣象組織宣布厄爾尼諾出現,目的是動員各國做好預警,提前應對,以減輕對人類健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影響。
按世界氣象組織說法,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它出現后一年內顯現出來,因此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對氣溫的影響可能在2024年最明顯。
厄爾尼諾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它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影響太平洋周邊地區的洋流和氣流,進而給各地天氣帶來變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區可能發生洪澇,而某些多雨的地區可能出現干旱。
(綜合新華社電)
夏季腹瀉高發 疾控專家支招
近來,我國北方地區持續出現高溫現象。疾控專家提示,高溫來襲,應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注意食物和飲用水衛生。
哪些原因會導致腹瀉?當我們不小心遭遇夏季腹瀉時,該怎么辦?
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包括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夏季腹瀉以感染性腹瀉為主,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主要為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大類,如痢疾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腸炎、輪狀病毒腸炎等。
同時,高溫天氣中,很多人喜歡食用生冷食物。進食生冷食物過多、過快或腹部受涼,會使較為脆弱的胃腸黏膜受到刺激,造成胃腸道的應激反應,引起腹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消化科主任翟惠虹介紹,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可以從注意飲用水衛生、食物生熟分開、培養良好手衛生習慣、減少與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勤洗勤換衣被用具等入手。高溫可殺滅致病微生物,飲用水宜煮沸后再飲用。飯前、便后要把手洗凈。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凈,盡量減少生冷食品的攝入。
專家提醒,對于養寵物的家庭,一定要注重寵物衛生,告誡孩子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喂寵物。夏季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冰箱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生長,并不能滅菌,因此食物需要熱透后再食用。
部分公眾關心如果出現了腹瀉癥狀該如何應對。國家疾控局提示,出現腹瀉癥狀后應分情況處置。如果腹瀉病情不重,一般通過調整飲食、對癥治療并注意日常休息,2至3天內癥狀即可改善;腹瀉嚴重者,尤其是出現脫水、高熱等較嚴重癥狀的,以及免疫力較低的兒童、老人出現腹瀉,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醫。
(據新華社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