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9-14 09:20:09
原標題:夯實強市之基,青島加力提速“先進制造”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夯實強市之基,青島加力提速“先進制造”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欣
在價值鏈高端不斷攀升
強鏈:對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7大優勢產業實施強鏈,進一步壯龍頭、強配套、提能級
建鏈: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等10大新興產業實施建鏈,引進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
增強創新體系能效
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每年新增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臺10家以上
梳理短板技術產品,引導企業每年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500項以上
支持創新產品應用,每年新增首臺(套)技術裝備、首版次高端軟件25項以上,市級以上創新產品100個左右
聚焦品牌企業培育
加強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建設,到2025年,制定發布先進團體標準10項左右,新增省、市政府質量獎10個左右
深化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行動,動態培育制造業金花企業30家以上。持續開展“青島品牌日”“青島名牌神州行”品牌培育行動,到2025年,新增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100家左右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青島市先進制造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青島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的目標以及路徑:通過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服務化、生態化水平,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29%左右,支撐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50%左右。
制造業是青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制造業的成色直接決定著青島經濟的發展質量。當前,青島正處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關鍵期。如何順應新工業革命的浪潮,加快實現制造業發展方式轉變,是擺在青島面前的突出問題。
從這份行動計劃中不難看出,“六化”直指青島制造業升級所面臨的核心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青島制造業就將真正塑造起新優勢,由傳統制造蛻變為先進制造。
“先進制造”亟待壯大
近年來,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全球圍繞制造業的爭奪和競爭呈現愈加激烈的態勢。而先進制造業就是爭奪的焦點。
相對于傳統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是指不斷吸收電子信息、計算機、機械、材料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高新技術成果,并將這些先進制造技術綜合應用于制造業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在線檢測、營銷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即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態化生產,取得很好經濟收益和市場效果的制造業總稱。
種種新的特征意味著較傳統制造業而言,先進制造業對區域經濟具有更強的帶動作用。過去,人們通常將制造業和服務業區分,并習慣性地認為制造業附加值低,而服務業附加值更高,因此要更加大力發展服務業。但如今,在數據驅動下,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制造業在價值鏈上的位置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企業的角色已經從單純的產品生產者變身服務商,銷售產品不再是唯一的商業模式,依托“產品+服務”,企業不斷開辟價值新空間。
與此同時,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也越來越多依賴制造業。換言之,沒有強大的制造業,服務業也很難有新的突破。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支撐,通常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占比會達到70%。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造業。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會形成研發、設計、制造、營銷全鏈條的升級,從而有助于產生更多服務業需求。
近年來,青島不斷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但距離“先進制造”的目標還有一些距離。從總量上看,有數據顯示,2022年青島規模以上工業營收為1.18億元,而同為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寧波則達到2.47億元;近年來新崛起的工業城市杭州也達到2.04億元,蘇州2022年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則已經超過4.36億元。
從企業實力上來看,2022年,青島有7家企業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而無錫和寧波則分別有25家和18家。剛剛公布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青島4家上榜企業均為非制造業企業。先進制造業生力軍亟待進一步壯大。
突破價值鏈高端
經濟學中有一條經典的“微笑曲線”——一條U型曲線,兩端朝上,左邊是研發與服務,右邊是營銷與品牌,而中間是利潤最低的制造組裝,只有不斷朝附加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
青島制造業要邁向“先進制造”,首要任務便是要在價值鏈高端上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提出,青島將著力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水平和服務化水平,顯然便是瞄準了這一點。
在價值鏈前端的創新環節,青島明確提出將增強創新體系能效。構建制造業創新體系,每年新增省級以上企業創新平臺10家以上。梳理短板技術產品,引導企業每年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500項以上。支持創新產品應用,每年新增首臺(套)技術裝備、首版次高端軟件25項以上,市級以上創新產品100個左右。到2025年,市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10家左右,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達到150家左右。
而在價值鏈的后端,青島聚焦品牌企業培育發力。行動計劃提出,加強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建設,實施數字化質量管理賦能,到2025年,制定發布先進團體標準10項左右,新增省、市政府質量獎10個左右。深化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行動,動態培育制造業金花企業30家以上。持續開展“青島品牌日”“青島名牌神州行”品牌培育行動,到2025年,新增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100家左右。
制造業要在價值鏈高端不斷攀升,離不開高端化的產業結構為支撐。青島將著力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對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7大優勢產業實施強鏈,進一步壯龍頭、強配套、提能級。對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等10大新興產業實施建鏈,持續提升專業化社會化招商能力,引進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
通過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提升產品附加值,是制造業企業不斷延伸和提升價值鏈的重要途徑。圍繞提升制造業服務化水平,青島提出大力發展服務
型制造,布局建設一批區域性共享制造平臺和共享工廠,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到2025年,市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力爭超過100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達到10家以上。
同時,開展“工業設計進百企”“工業設計中小企業行”活動,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工業遺產和企業、園區、基地等挖掘歷史文化底蘊,開發旅游產品。到2025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2%左右。
平衡速度與質量
在通往先進制造業強市的道路上,考驗的不僅僅是產業本身的發展速度、規模,也要關注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中國工程院發布的《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2022)》顯示,相比制造強國,我國制造業在“質量效益”“結構優化”“持續發展”等分項指標上仍有較大差距,其中“質量效益”分項數值對制造業轉型升級貢獻率占比始終低于15%,五年內貢獻率僅提升2個百分點,遠低于制造業發達國家約30%的水平。
青島將持續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效益納入重點考量,瞄準當前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的“關鍵點位”,在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
智能化是制造業企業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工具。青島從基礎設施到融合應用全面發力,提出構建現代化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體系,發揮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集聚輻射效應,爭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青島至日韓國際海纜及海纜登陸站。開展市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認定,每年推進1000家以上企業數字化改造。
到2025年,建成并開通5G基站3.5萬座以上,實現5個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規模化應用,新建3個行業二級節點和1000個左右企業節點。培育50家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建成市級以上數字化園區10個、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30個,“上云用平臺”企業達到5萬家以上。
隨著全球碳減排步伐加速,“綠色”將是未來制造業競爭的“隱形門檻”。青島將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強化綠色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促進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壯大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環境監測等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協同推進低碳節能發展,每年為20家以上工業企業提供節能診斷服務;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遴選專業化綠色服務機構。到2025年,新培育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30家以上,綠色工業園區和生態工業園區2個以上。
同時,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動態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發布評價結果,落實差別化用地、用能、排污、財稅等政策措施,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穩步提高參評企業覆蓋面。
加快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新技術改變制造業產業形態的同時,也在改變制造業的競爭邏輯。地區間的產業競爭,已經不再依靠企業的單打獨斗,而是越來越多依靠產業鏈上下游間的通力協作。不夸張地說,產業的競爭已經演變為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競爭。
這就意味著,不僅要大企業強,更要實現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青島從“集群化”“生態化”著手,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性產業環境。
聚焦提升制造業集群化水平,行動方案提出,將做大做強智能家電等7大優勢產業,到2025年,力爭產業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突破發展集成電路等10大新興產業,到2025年,力爭產業總規模突破3500億元。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出臺支持制造業集群發展措施,制定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培育提升方案,到2025年,力爭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分別突破2700億元和1100億元。
產業集群的培育離不開專業機構。青島還將積極培育集群發展促進機構,打造一批市場化運營、穩定為集群服務的專業力量,完善組織管理架構,提高賦能集群發展能力,有效連接院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優化產業資源配置。
具有帶動能力的大企業對優質企業梯隊建設至關重要。行動計劃提出,將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在此基礎上,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加強中小企業培育的相關舉措——深化單項冠軍培育提升行動,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成長潛力大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沃土計劃”。到2025年,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40家左右、上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00家左右。每年按規定評定一批新經濟潛力企業、新銳企業和創投機構青睞企業。
推動資本、人才等產業資源優化配置是構建豐沃產業生態的重要方面。根據行動計劃,青島加強載體建設,打造高質量產業園區。包括推動各類產業園區梯次有序、錯位發展。開展工業產業集聚區提升行動,提升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完善新興產業專業園區“5個1”工作機制,嚴格入園項目評估把關,建立園區綜合評估評價機制。到2025年,培育產業規模過百億元市級專業園區6個以上、過千億元園區1個。
同時,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合作。加快建設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平度-萊州-昌邑綠色化工聯動區。推動膠東經濟圈城市聯合舉辦各類產業交流活動。深化與黃河流域、京津冀區域產業合作,更深層次服務“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此外,將辦好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虛擬現實創新大會等,搭建產業資源互動耦合的平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