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23-09-15 12:56:09
原標題:聊城市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品牌化發展探析
來源:聊城日報
原標題:聊城市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品牌化發展探析
來源:聊城日報
■ 張莎莎 王偉 路軍
2023年我國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主題。當前,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尤其是傳統手工藝類項目的成果轉化,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是非遺保護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聊城傳統手工藝類項目眾多,發展情況不一,有的通過政策扶持及生產性保護方式,在對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加強保護的基礎上,發掘出傳統手工技藝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價值,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有的受傳承人及項目本身存在問題的制約,發展態勢并不樂觀。
經濟特征明顯的傳統手工藝類項目如聊城鐵公雞制作技藝、聊城牛筋腰帶制作技藝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整體保護狀況良好、需求及應用范圍較廣,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價值,通過小規模生產售賣美食、產品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品牌化發展仍不夠完善,離產業化發展還有一定差距。
藝術特征明顯的傳統手工藝類項目如東昌雕刻葫蘆、茌平剪紙等,展示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才能。雖然因為項目的物料需求帶動當地形成了集葫蘆種植、葫蘆生產、葫蘆加工、葫蘆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鑒于項目手工制作、藝術創作的特性,無法實現量產,再加上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大多年逾花甲,無力進行非遺項目的創新和發展,年輕一代大多外出打工,對傳承非遺技藝沒有興趣,因此藝術特征較為明顯的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面臨傳承青黃不接、發展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面。要想實現此類傳統手工藝類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改變其生存環境,鼓勵更多青年投入到傳統手工技藝的學習中來,使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工藝特征明顯的傳統手工藝類項目如顧氏紅木鑲嵌技藝、魯莊造紙、老東昌孫氏鋦藝、魏氏柳編等項目制作工藝較為復雜,面臨著制作周期長、費工費力,部分項目資源稀缺或原料減少、成本上升等問題,另外由于項目本身的手工特性,此類項目無法實現量產,多以店鋪、作坊等生產形式進行售賣。由于完全靠售賣產品難以維持生活,部分項目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面臨后繼無人的境地。保護發展這類項目亟須針對產品的稀缺性、工藝的精湛性,精準定位消費人群,實現項目的品牌化發展。
綜上所述,積極帶動我市非遺項目特別是傳統手工藝類項目實現創新性成果轉化,促進非遺項目保護與傳承的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在今后的非遺保護工作中,要不斷拓寬傳承渠道,探索手工技藝類項目產業化發展模式,鼓勵非遺傳承人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使傳統手工藝慢慢向市場轉變,融入現代生活,引導傳統手工技藝在傳承技藝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形成我市非遺項目傳承與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
[本文系2023年聊城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聊城市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品牌化運營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NDHZ2023017)]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