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
2023-09-22 11:02:09
原標題:我的生命之樹——淄博市圖書館
來源:淄博日報
原標題:我的生命之樹——淄博市圖書館
來源:淄博日報
◆ 姚圣家
我與淄博市圖書館有著不解之緣。這里是我啟蒙、學習、工作和成長的家園,于我而言,猶如空氣、水、食物一樣,已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生于木匠世家,孩提時家徒四壁,沒有書可看。1953年11月22日,淄博市圖書館在博山范公祠建成開放,這對廣大群眾來說是一大福音。此時正值我剛剛背著書包上學堂,開始觸摸書的世界。從我家出門往北100米,再往東300余米,即到市圖書館。到閱覽室去看畫報,到范公亭去看連環畫書,童年放學,我扔下書包便蹦蹦跳跳到圖書館去,這是媽媽最放心最高興我去的地方。每當我邁進圖書館那朱紅色的大門,便有種敬畏感,自覺地放輕腳步。圖書館老師和藹可親的笑容和循循善誘的教導在我幼小心靈留下美好的印象。我憧憬著如果長大了能在這種地方工作該多好啊!
后來聽說,據史料記載,范仲淹曾在此讀書學習,因而得名范公祠。范公祠山門朝北,二進院落依山勢而建。門前有橋上流水的后樂橋、青州古道,院內有范泉、范公亭、石碑相映成趣,古色古香,頗具江南名園的風格,舊稱范泉書院,確實是一處讀書學習的好地方。
12歲時我便被市圖書館借書室老師發展為業余圖書館管理員,破格為我辦理借書證,讓我可以在書庫中親近書香,借閱我喜歡的圖書。那時要求年滿18歲方可辦理借書證,因此我特別高興。
中學時期我就讀于淄博二中(源泉),學校圖書館葛老師很喜歡我,讓我當業余圖書管理員。而每逢寒暑假或周日回家,我便往市圖書館跑,借閱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等方面的書籍。1965年高中畢業時,我便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結果名落孫山,碰到人生第一道坎。不想命運似乎早已做了最好的安排,經人介紹我得以到市圖書館工作。
1965年金秋十月,我興致勃勃跨進了夢寐以求的淄博市圖書館,從此把人生坐標定格在這所知識的殿堂,伴隨這棵智慧大樹經風雨見世面。彈指四十余年,其中不乏酸甜苦辣,卻總是樂在其中。
最難忘剛進圖書館時,已退休的第一任館長王紫茹老先生那慈愛的目光。他忠誠于黨的圖書館事業,為圖書館事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親手送我一本《蘇聯圖書館概況》文集,勉勵我要勤奮好學,扎根圖書館,令我終身受益。
1965年11月我被安排到大武公社蹲點,住農家小院,開展農村圖書館(室)建設服務試點工作,得到了很好的鍛煉。1974年,我參加市文化局基建班子,籌建市圖書館等院館建設工作。1976年市圖書館建成新館舍,9月搬遷到張店區共青團西路10號。
改革開放使圖書館事業發展又迎來一個新的春天。1980年春,我考入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函授學習,圓了青春時期的夢。1984年底,我被任命為市圖書館副館長,深感責任重大,恪盡職守,不敢稍有懈怠。我們創辦了圖書館學專業電大班培養人才。期間上級領導有意調我到其它單位任職,但我甘愿一輩子扎根在圖書館這塊沃土上。每當看到讀者為尋求知識走進圖書館,自豪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1989年5月,文化部首次授予市圖書館“文明單位”稱號并頒發標牌。1990年我總結的市圖書館典型經驗材料被推薦到文化部公共圖書館會議上交流,會上文化部授予市圖書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先進單位”稱號。我撰寫的論文在第62屆北京國際圖聯大會舉辦的征文活動中獲優秀論文獎,我感恩圖書館給我知識和力量。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退休后,我仍堅持做圖書館的守望者。我參加了《淄博文化志》《淄博市志》《淄博市圖書館志》等編纂工作。幾代人精心呵護,淄博市圖書館已由一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特別是最近十余年來,圖書館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工作人員銳意改革創新,先后榮獲“國家一級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全民閱讀示范基地”“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等殊榮。每每聽到圖書館受到表彰,我都由衷地高興,像至親至愛的人獲獎一樣。館興我榮,館衰我恥,已植根于心中。
祝愿淄博市圖書館這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世代傳承,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