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01-18 10:02:01
原標題:山東高速|我們這一年 創新的力量
來源:山東高速
原標題:山東高速|我們這一年 創新的力量
來源:山東高速
承擔60項省部級以上研發計劃,40余項科技成果獲評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8項科技成果榮獲省部級獎項,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2023年,山東高速集團交出了亮眼的創新成績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集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夯實創新基礎 提升創新能力
2023年,集團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夯實創新發展基礎,創新的步伐越走越扎實。
科研投入是提高創新能力基本前提和保證,集團持續加大創新投入,2023年,集團科研投入再創新高,投入經費超過50億元,投入強度超過2%,居省屬企業前列。
在集團全壽命周期BIM技術應用研發中心,科研人員正忙著工程數字化智能設計平臺的研發。近年來,集團累計為研發中心投入科研經費8000余萬元。科研人員感受最深的,除了充足的經費保障,還有日趨完善的經費使用機制,讓大家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工作中。2023年,集團下放經費調整管理權限,賦予研發中心更大的經費支配權,在總預算范圍內,研發過程中所需列支的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等發生變化時,研發中心可自行調整預算后直接實施,有效解決了科學研究路徑不確定和經費管理具體化之間的矛盾。一年間,研發中心已完成“基于BIM+GIS的公路基礎設施自動化健康安全監測及預警平臺關鍵技術研究”“數字孿生公路關鍵技術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及以上水平。
▲全壽命周期BIM技術應用研發中心研發出先進的智慧建設協同管理平臺
科技型企業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生力軍”。集團加快科技型企業培育,通過建立培育庫、提供全程指導服務、爭取各類支持政策等方式,實現科技型企業數量和發展質量雙提升。
在集團旗下的鐵建裝備公司,智能生產工廠里每10分鐘就有一塊CRTSⅢ型軌道板下線,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山東通維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運維平臺實現了對高速公路上20余萬臺(套)機電設備的實時監控、故障識別、智能告警、遠程維修以及自動派單。因為創新能力強、核心技術領先等,2023年,這兩家公司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收獲,還不止于此。2023年,集團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瞪羚企業2家和省專精特新企業10家。目前,已培育各類科技型企業86家,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協同發展的創新矩陣,成為提升集團自主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強勁引擎。
▲CRTSIII型高鐵軌道板智能工廠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集團積極對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整合資源,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2023年3月,集團參與組建的“車路一體智能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成為我國道路交通運輸領域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年集團新增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6家,累計達到79家,有效推動了創新要素的匯聚、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科研成果的轉化。
凝聚創新合力助推創新加速
浩浩黃河,滾滾波濤。沿著建成不久的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行至長清、齊河交界處,一座現代化的大橋飛跨如虹,往來車輛川流不息。
黃河上建橋,實屬不易。受特殊地理環境限制,黃河下游不通航,且大橋鋼箱梁不等高,無法采用常規的鋼箱梁頂推法施工。集團聯合濟南大學等高校,研發出梁底懸掛運梁技術以及配套的機電液一體化智能運梁成套裝備,“以機代人”,有效解決了非通航水域變截面鋼箱梁安裝施工技術難題,縮短了施工周期,提升了工程品質。
▲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黃河特大橋
創新,既要立足于“內”,也要著眼于“外”。為了引智借腦,集團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推進技術聯合攻關、成果聯合轉化,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企業創新發展優勢。
產學研合作中,集團還積極實施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度,解決高速公路建設中的關鍵技術難題。
建設中的臨沂至滕州高速公路隧道占比高,因地質原因,傳統的施工方式難以有效保證隧道施工安全和質量。為此,集團向各大高校張榜求賢,廣發“英雄帖”。山東大學李利平教授團隊憑借其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對項目工程難題的深刻剖析、針對性解決方案成功揭榜。揭榜以來,這個團隊研發出“智能裝備研發+智能施工技術+智能感知管控”成套體系,取得了50余項階段性重大技術成果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有效解決臨沂至滕州高速公路隧道建設中地表塌陷風險大、掉塊垮塌難防控、既有工法效率低、智能管控難實現等難題,實現了隧道安全智能建造。
▲臨沂至滕州高速公路多條隧道正在加快建設中
像這樣以“揭榜掛帥”方式為工程建設提質增效的項目,僅集團旗下的建設管理集團一家單位,2023年就已實施21個,項目建設中的“堵點”“難點”得以打通,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持續開展的產學研合作,為提升集團產業競爭力夯實了基礎。在沾臨黃河特大橋建設中,集團與清華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出超高性能混凝土橋面板,使得鋼混組合橋梁上部結構自重減少約40%的同時,縮短頂推施工周期20%,有效解決了鋼橋面板疲勞開裂問題。看準了這一產品的性能優勢和市場潛力,集團目前已將其推廣應用到省內多個道路項目中,截至目前,這一產品已創造經濟效益約1億元。
2023年,通過產學研合作等方式,集團200余項科研成果實現了轉化,由科技創新增加的營業收入達40億元。
初審:何泉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