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01-22 10:01:01
原標題:走進“石油之鄉”東營市東營區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走進“石油之鄉”東營市東營區
來源:山東商報
土地栽種文明,因黃河夜以繼日的沖刷而生生不息,歷史埋藏財富,由海洋千萬年間的哺育而源源不絕,一座油田為一座城市的發展賦予可能,又由匯聚而來的奮斗者將其變為現實。這里西接長河、東瀕大海,前有東西二營串聯起歷史與當下,后有東西二城帶來繁榮興盛。在這里,不僅有從一座村到一座城的傳奇故事,更有從遍地荒涼到舉目繁花的開拓之路。
2023年3月,“沿著黃河看地名”尋訪行動正式啟動。此次,尋訪之旅走進東營市東營區,在“勝利油田誕生之地”,發現地名的文化脈絡。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于洋
由“營”說起
沿黃河一路東行,自利津進入“搖擺不定”的尾閭河段后,有一片狹長的土地橫臥于河道之東,它西接黃河、東連海灣,在漫長的文明史中,先后同鹽與石油建立了難以分割的聯系,這便是作為東營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營區。“與黃河三角洲上的其他縣區一樣,東營區的大部分土地也是由黃河沖積退海而來。”東營區方志館館長、東營區地名專家王文勃在接受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東營區位于黃河淤積平原的南部邊緣,北部區域均由黃河活動所產生。而據《東營區志》記載,東營區內南部古陸地歷史相對更為悠久,出土于本地的文物同樣可以追溯至4000余年前。
“殷商時期,這里與周邊眾多縣區同屬薄姑國的故地。”王文勃說,此后的東營區又歷為濕沃縣、千乘縣、蒲臺縣等屬地,至民國時期,境域仍然作為廣饒、蒲臺、博興三縣的交界之地,始終未曾以獨立的名稱存在。而由于其緊鄰渤海的區位特點,這一地區自齊國統治時便作為食鹽的重要產地,“伐薪煮海水為鹽”成為其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直到20世紀60年代,極富傳奇色彩的“勝利油田”得以勘探發現,東營作為一個獨立區域才開始擁有了真正的歷史。
當時,大規模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已在40萬平方公里的華北平原上轟轟烈烈地展開,但一連六口油井打下去均未發現石油的跡象,正是此時,第一股工業油流自東營的“華八井”騰空而起,自此揭開了華北地區大規模石油勘探開發會戰的序幕。上世紀80年代,由石油最初的發現地“東營村”為名,東營市與東營區先后成立,并在此后的40年間逐漸成為全國范圍內極具知名度的區域。為什么一座城市要以一座村莊命名?1982年的《關于建立東營市的請示報告》對此進行了明確的說明:“‘東營’ 這個地名,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全國皆知,故建議市的名稱叫‘東營’。”
事實上,在東營市成立之前,作為地名的東營村早已在本地傳承了至少數百年之久。據本地傳說,秦始皇在東征膠東半島時,曾于渤海之濱扎營休整,營地劃分為東西兩座,兩處駐軍地在千年后分別形成了東營村與西營村,其中的東營村便是勝利油田的勘探地。有趣的是,在另一種傳說中,駐扎渤海之濱的并非秦始皇,而是“秦王”李世民。對此,王文勃表示,“李世民說”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理由便是如今東營市內有相當一部分地名與唐王東征的典故有關,“這些地名中,比較著名的有望參門、王署埠、唐頭營、沙營等,其中也包括東營、西營。”
而從有據可查的文獻推斷,東營村最為可靠的源頭應出自明代,那時東營和西營還統稱為“吳家營”。“黃河在歷史上以‘善徙、善決、善淤’著稱于世,黃河三角洲自古以來即‘增長’不斷,東營區也不例外。”王文勃說,明代初年,統治者為盡快恢復元末受戰亂與災荒重創的經濟,頒布“招墾”政令,開始了史上著名的“移民就寬鄉”運動,廣闊而人煙稀少的黃河三角洲成為了重要安置地之一。據東營村《王氏纂修支譜》記載,如今的廣利河東西兩岸,分別安置了由同時同地遷來的兩戶人家,隨著兩家在河邊扎根繁衍,逐漸合并為一,共稱為“吳家營”。
此后,為方便日常生活,人們習慣性地稱河東岸的居住區為東吳家營,河西岸的則為西吳家營。“大概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東營、西營的稱呼已然定格,‘吳家營’ 這一稱呼只留存在了代代沿襲的族譜記載中。”王文勃表示。翻開如今的東營區地圖,自廣利河向東西找去,仍然可以輕易發現“東營社區”與“西營社區”,其平整的街道與修葺一新的環境,無不見證著東營區近年來的快速發展。
城分東西
隨著勝利油田的發現,“東營地區”的概念隨之明晰、成型,更以如今的東營區西城為中心,產生了最初的城市規劃。“從整體布局來說,東營區是一個組團式發展的結構,不同的區塊由不同的功能需求和歷史沿革演進形成,客觀造成了城區內東城、西城并立的情形。”王文勃表示。如今的東營區主要分為東城、西城、八分場等主要的團塊,不同的團塊之間既在城市規劃上彼此關聯,又在功能運行上相對獨立。
“以東、西營所在地西城為例,由于其首先作為油田出現,隨后才演變為城市,其中最早的一批建筑多是由油田基地及其下屬機構獨立建設。”王文勃說,西城初建時,只承擔了企業總部駐地的功能,當時,一條中心路把幾個區塊連接起來,各單位便如“攤大餅”般分布其中。這一特點造成了西城不同區塊有著彼此分割的傾向,往往以不同的油田、單位為中心,建立起一座相對獨立的“大院”。此后隨著城市整體的興盛發展,不同的“大院”之間才彼此串聯。
記者從當地人口中了解到,東營區內最開始僅有西城,并無東城。而為了后續城市布局的需要,進一步形成完善的城市格局,地方行政部門整體由油田基地向東搬遷,東城的雛形才因此形成。“電話沒有汽車快,電線桿子當樹栽,三個蚊子一盤菜,政府建在荒郊外”,流傳在本地的“東營四大怪”正是當時東城的真實寫照。“那時東西二城雖同屬一區,中間卻隔著十幾公里的荒地,從西城走到東城,更像是去了另一座城市,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極為少見的。”王文勃表示,此后在長期的努力建設下,如今的東城逐漸繁華,更由于其行政功能需要,形成了相較西城更為開放式的布局。
據了解,東西二城剛剛形成時,彼此主要的聯系方式只有數條橫貫的公路,一條“車流洶涌”的黃河路從油田基地腹地直通東城,如黃河一般成為貫通左右的主干與“生命線”,以此為中軸,先后有“南一路”“南二路”“北一路”“北二路”等分列南北,共同承擔著匯通二城的重任。
記者同時注意到,除以“黃河路”為中線、依照方位劃分的數條道路外,如今的東營區內還有一些南北延伸的道路被冠以“東”“西”之名,這種命名中存在什么玄機呢?對此,東營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科長李輝解釋道,與濟南“天經地緯”的道路命名方式不同,東營區道路的東西之分其實正是東西城并立的直觀體現。“以東青高速公路為界,東營區東部為東城,西部為西城,與此對應,位于東側道路以‘東’命名,反之命名為‘西’。”由此,東營區的道路命名不僅突出了城市運輸的效率性,更充分體現了東營東西城分立的區位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東城區的崛起,西城區也在近年來逐漸成為年輕城市中的“老城區”。在此情況下,東營區以高品質城市建設為目標,除通過建設“中城”串聯東西外,更全面啟動了“新西城”建設。據悉,勝利油田三大院搬遷工程已在進行中,將為東營市西城的城市建設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此外,分布于西城的數十座綠地公園也已陸續提升改造完成,一幅東西貫通融合的嶄新畫卷在東營區正徐徐展開。
黃河沉浮
隨著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大批石油工人從全國各地匯聚到東營區,掀起了東營區高速發展的浪潮。然而,作為黃河三角洲新淤地上崛起的一座移民城市,東營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移民史。在勝利油田被發現之前,東營區早已歷經數次移民浪潮,“其中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當屬‘洪洞大槐樹移民’。”王文勃表示,這次移民也同時引出了一個黃河岸邊的富庶大族隨著黃河變遷而興衰沉浮的故事。
據了解,東營區境內黃河流域長度約12公里,在龍居鎮,黃河經過了整條河道中最后一道90度左右的直角彎,此后便一路奔騰,向北注入渤海。這座駐守黃河最后一道大彎的龍居鎮,傳說因曾作為宋太祖趙匡胤東征的居所而得名。“元明清時期,龍居鎮的麻灣是大清河畔的重要渡口,得大清河漕運之便,利津的永阜場、豐國場、寧海場的原鹽可以溯河而上,運送至省城濟南,再經大運河運往全國各地。”王文勃說,當時周邊素有“麻灣不發船,濟南沒了鹽”的說法。
明朝時,由直隸棗強遷來的劉氏家族便定居于麻灣。歷經多代的持續發展,劉氏家族最終看準了這座渡口的運輸價值,開始經營鹽灘與運輸事務,最興盛時,劉氏曾擁有鹽灘五處,鹽工多達2000余人,并在濟南、青島、天津、沈陽等地設有商鋪。至明末清初,蒲臺(今屬東營區)劉家與章丘孟家、棲霞牟家并稱為“山東三大富戶”。當時有句俗語說:“順著黃河走,上至濟南府,下到入海口,無人不知麻灣街。”麻灣街出名的原因正是因為其中有著遠近聞名的劉氏地主莊園。
然而,雖盛極一時,這座莊園卻并未逃過黃河變遷帶來的巨大影響。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道由利津鐵門關入海,此后河床逐漸淤高,尾閭決溢頻繁,加之海潮侵襲,鹽場廢弛,水運衰落,麻灣渡口風光不再,劉家也逐漸家道中落。1937年,黃河河水再次暴漲,麻灣險工段堤壩危在旦夕,在國民黨執政者“以鄰為壑”的惡劣行徑下,河堤完全決口,患及周邊多個縣域,也徹底斷送了劉氏的基業。此后,雖經由解放區治黃,黃河尾閭全部回到人民的掌握中,但聞名天下的麻灣劉氏莊園卻永遠埋在了漫漫黃沙之下。
如今,在東營區的方志館內,還仍然記載著這段圍繞黃河發生的故事,此外,突出黃河文化及河道特點,黃河南展區生態旅游基地、東營區新區黃河公園等也先后展現出鮮活生動的黃河地名文化。
東營的制鹽傳說
東營區地處極具古文明色彩的“濟水”河左,商代后期,中國古代先人經蒲姑國故城沿濟水順流而下進入渤海,獲取海上資源,成為古代中原人利用海上資源的文明濫觴之地。周代以降,此濱海“瀉鹵之地”又成為齊國“渠展之鹽”核心產區,為齊桓公春秋爭霸作出了巨大貢獻。
據本地傳說,炎黃時期魯北沿海一帶有名為夙沙的部落,首開華夏制鹽之先河,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煮海為鹽”的氏族,被后世尊為“鹽宗”。對此,《尚書》記載稱“海濱廣瀉,厥田斥鹵,厥貢鹽絺。”齊相管仲在魯北沿海煮鹽,“煮沸水以籍天下”,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管仲也被奉為“鹽神”,由此可知東營區境內鹽業生產歷史久遠。
歷史上,東營區曾多次因鹽而聞名遐邇、繁榮昌盛,大清河、小清河都是山東省內著名的“鹽河”。這里有許多的鹽業遺跡、民間傳說,1977年于境內北辛村被發現的北辛遺址,出土了生產食鹽的盔形器。2014年,東營市歷史博物館組織專家對該遺址進行現場勘察,初步判定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制鹽遺址。明代,境內有辛鎮、王家崗等2處鹽場。清代,王家崗鹽場是山東省重要的產鹽基地之一。那些名字中帶有“鹽”“灶”“坨”“垣”“灘”字的村落,也大多與鹽有關,如東營區龍居鎮鹽坨村、辛店街道皂戶劉村,就是歷史的遺跡和驗證。至2018年底,東營區尚有鹽場3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