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4-04-18 10:00:04
原標題:菏澤牡丹“顏值”變“產值”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菏澤牡丹“顏值”變“產值”
來源:山東商報
人間最美四月天,菏澤牡丹花正艷。4月8日,2024世界牡丹大會、第3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開幕;4月14日,菏澤牡丹園開放,全國各地游客在這里觀賞盛開的牡丹花。近年來,菏澤市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原則,深耕一朵花、培育一條鏈,推動牡丹種植、加工、商貿、文旅等深度融合,努力把牡丹從“富貴之花”變為“富民之花”,架起深化友誼、投資興業的“牡丹橋”,推動菏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葛紅巖 李冬訪 任為
花開迎客來
近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步入菏澤市魯西新區陳集鎮的菏澤牡丹園內,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蕾掩映在叢簇中,以半帶微笑的方式攜帶滿身富貴,即將敞開懷抱,笑迎客來。
“菏澤牡丹園是在4月14日開放的,比市區晚上十來天。”菏澤牡丹園管理人員王志輝介紹,目前,菏澤牡丹園有200多個品種,國外引進的品種就有40多個。
菏澤牡丹園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處占地300余畝的牡丹景區。該園區目前保有百年以上牡丹樹500余株; 擁有二十年生以上“什錦”牡丹5萬株;天竺牡丹(大麗花)120余種。國內外精品佳株繁多,花開時節五顏六色、爭奇斗艷,花香沁人心脾。今年,該園區還推出了較大的優惠政策,1.2米以下兒童、60歲以上老人、教師、記者等14類游客可免費入園。
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在菏澤魯西新區岳程街道還藏有一處始建于宋代的牡丹園——凝香園,又稱何家花園,是中國古代北方八大名園之一,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以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獨特氣質著稱。“園內存留白牡丹、黑牡丹等名貴牡丹品種10余種。”凝香園負責人陳獻紅說,該園區“五一”前后進入盛花期,晚期品種可以盛開到6月中下旬,可更大程度地滿足游客賞花需求。
在菏澤,大型牡丹園區令人心醉神迷,小型公園亦是花香四溢。位于中華路與太原路交叉口的天香公園,雖然只有8000平方米左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囊括多種牡丹色系。相比大田牡丹,因溫度較高,花期較為提前,加上交通便利且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年花期都是賞花人必來的“打卡地”。
“顏值”變“產值”
花開花落,花期有限。牡丹花美味香,但是季節性強、花期短的特性令人深感“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如何延長美好,讓牡丹“常開不謝”?
牡丹根入藥、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飼料,枝條和葉子做熏香……菏澤通過將一朵花“吃干榨凈”,走出了一條以藥用牡丹、觀賞牡丹和油用牡丹為主的牡丹產業化發展之路,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標準。
在位于魯西新區馬嶺崗鎮的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廳,以牡丹為原料的牡丹籽油、牡丹花茶、花蕊茶、牡丹化妝品等產品讓人應接不暇。
“車間內正在趕制一筆來自廣州客戶的訂單,訂購了30萬片牡丹面膜。還有一筆訂單是來自上海的一家大型日化集團,訂購了30噸牡丹籽油。”據菏澤市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連崗介紹,該公司共開發了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妝品等三大系列40多個牡丹產品,先后出口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出口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
同樣,以生產牡丹洗化美妝用品為主的菏澤市中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3000平方米十萬級GMP藥用無塵凈化車間,當全自動面膜生產線滿負荷開啟時,日產能可達10萬片牡丹面膜。
當牡丹花香與西式咖啡碰撞,一種含香微苦,入喉回甘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近日,在魯西新區的天寶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6萬多條牡丹咖啡陸續出產,準備發往北京。據介紹,牡丹籽油中含有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很多好處。該公司于2019年就開始研發牡丹咖啡,在突破咖啡制作工藝難度的同時,創新性將α-亞麻酸融入咖啡,已成為咖啡市場“新寵”。
不僅如此,以生產食品為主的藍天藍食品有限公司,曾參加“好客山東好品山東”2023北京推介活動,其展示的牡丹產品得到其他展商及外國友人一致稱贊。該公司主要生產牡丹花茶、牡丹蜜餞、牡丹營養食品,牡丹提取液等四大類型100余種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區。目前,牡丹鮮花蜜餞產品已與國內外100多家大型餐飲企業進行業務合作,牡丹提取液已與國內知名化妝品品牌成立了戰略聯盟。
牡丹搭臺、文化唱戲
“我手里正在鉤織的是參加今年牡丹節會展覽會的作品,這朵牡丹花僅是整個作品的一部分,全貌的話還不能透露,得等展覽會揭幕時才能展示。”在馬嶺崗鎮穆李村的魯西南古法鉤織工坊店內,現年68歲的張惠靈和十余名農家婦女一邊鉤織,一邊聊天,針線在上下翻飛、左右騰移間,已有零散絲線化為朵朵精美牡丹花。
據了解,鉤織是民間一種傳統手工技藝,又稱鉤花,屬于手繡技藝中的一類。作為一種特色民間手工藝,經過老一輩的民間手藝人不斷摸索和發展,如今不僅局限于實用,更具有藝術文化價值。
走進馬嶺崗鎮穆李村面塑傳承人陳素景家,一株株色彩艷麗、花朵絢爛的牡丹花映入眼簾。“這些牡丹面塑作品,不僅可觀賞,而且可食用。”陳素景說,為迎接第3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她翻閱了大量關于牡丹的書籍,選用了優質的小麥面粉、天然色素以及可食用膠水等食材,經過精心調配,又將面塑工藝與烹飪技巧相結合,最終研究出了這件兼具觀賞與食用一體化的“面塑牡丹”。同時,她還采用特殊的保濕技術,可以讓“面塑牡丹”在長時間的展覽下長久保持原有的色澤。
陳素景作為魯西南非遺面塑傳承人,自幼開始接觸面塑,并成功帶動當地以及外地的群眾參與到非遺面塑制作當中來,如今,其制作的面塑已經走出國門,遠銷海外,深受海內外十幾個國家游客的喜愛,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路子。
牡丹堆繡、根雕、蛋雕、刻瓷……如今,在菏澤,以牡丹為元素的文創產品層出不窮,遍地開花。
一朵花,從云集游客到華麗轉身為文化之花、藝術之花、產業之花,在菏澤盡情“綻放”,以“占斷城中好物華”深受眾人青睞,盡顯國色天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