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4-05-07 14:13:05
原標題:“十大樹王”擦亮“古樹濟南”文化名片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十大樹王”擦亮“古樹濟南”文化名片
來源:濟南日報
五峰山公孫樹,被譽為“銀杏之王”。(本報記者 呂傳泉 攝)
近日,濟南市提出,要堅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深挖古樹多重價值,實施古樹文化“7個1”工程,即編撰出版《古樹濟南》,制作古樹濟南圖集,繪制濟南古樹地圖,組織開展古樹采風、古樹研學等系列活動,召開古樹文化研討會,開發古樹主題文創產品,擦亮“古樹濟南”文化名片。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為加強古樹名木保護,2019年濟南啟動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家底。首批認定的4532株古樹名木,分屬32科50屬69種,其中一級保護古樹名木80株、二級保護古樹435株、三級保護古樹4017株。對古樹名木實行“一樹一牌”掛牌保護,推動依法依規保護。搭建濟南市古樹名木智慧云平臺,建立古樹名木電子檔案館,安裝古樹名木生長監測儀,實現古樹名木動態監測。
據介紹,濟南目前認定的古樹名木主要包括側柏、槐、白皮松、皂莢、銀杏、青檀、圓柏、旱柳、流蘇樹、油松等。其中,側柏古樹有2328株,數量位居第一。
在眾多的古樹名木中,濟南市評選出了四門塔九頂松、五峰山公孫樹、千佛山唐槐、高路橋楷樹、檀抱泉青檀、幸福柳、唐板栗王、九龍奇松、宋海棠、甘泉村流蘇“十大樹王”。
四門塔九頂松位于歷城區四門塔風景區四門塔北側,是一株樹齡1500多年的古樹,也是濟南市迄今為止發現的樹齡最大的古樹。這株古樹樹高15米,胸圍5.75米,平均冠幅17米。其枝干挺拔蒼勁,茂密蔥蘢,未見老態。這株古樹雖稱“九頂松”,卻是一株側柏,因在粗壯的樹干上分生出9股粗壯的巨枝,九頂蒼秀,姿態如松,故而得名。
五峰山公孫樹是長清區五峰山景區洞真觀古建筑群內的一株銀杏,樹高21米,胸圍6.7米,平均冠幅25米,樹齡有1300余年。民國時期的《長清縣志·五峰山志略》載其“雄花有精子,在植物中為特異”。1998年3月31日夜間,銀杏樹西南側枝突然折斷,掉落過程中向東南方向偏移,掉入玉皇殿東側狹窄巷道中,玉皇殿及龍王殿均未受損,令人稱奇。
千佛山唐槐位于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唐槐亭旁,樹高7.6米,胸圍3.3米,平均冠幅13米,樹齡有500余年。該樹樹干劈裂為兩大主枝,一枝朝東南,一枝朝西北,兩枝粗細略等,殘干頂部側枝茂盛。1960年,古槐樹下生出幼樹一株,從枯干中穿身而生。老干新株,如慈母懷抱著嬰兒,故此樹又稱“母抱子槐”。相傳,唐代大將秦瓊曾在此樹上拴馬,故有“唐槐”一名,也常被稱為“秦瓊拴馬槐”。
高路橋楷樹位于平陰縣孔村鎮高路橋村,樹高13.2米,胸圍2.87米,平均冠幅10米,樹齡有480余年。這株樹最初高達19米,枝葉繁茂,方圓可覆蓋600余平方米。1985年樹干被風刮斷后,只剩下3米高的枯干。兩年后,在殘干西南鋸口處復生新芽,幾年時間便綠蔭覆蓋,形成了現在的樹冠規模。
檀抱泉青檀位于長清區萬德街道靈巖村公路旁檀抱泉泉池洞穴上,樹高23米,胸徑3.5米,平均冠幅17米,樹齡有180余年。青檀虬根盤錯,有6個分枝,生長旺盛,樹形優美、奇特,冠形覆蓋面積廣。泉水經樹下流出,泉因檀名,檀因泉潤,生機勃然。
幸福柳是歷城區王舍人街道幸福柳廣場上的一株旱柳,樹高13.8米,胸圍3.43米,平均冠幅17米,身干粗壯,枝葉繁茂。這株旱柳的樹齡雖僅有70年,卻被列入山東省一級保護古樹名木名錄,是山東省1449株一級保護古樹名木中樹齡最短的。此旱柳所在位置曾屬東郊公社大辛莊大隊,當地群眾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兩次到這里考察,便將這株柳樹稱為“幸福柳”。
唐板栗王位于萊蕪區大王莊鎮獨路村唐朝板栗園內,樹高12.8米,胸圍4.9米,平均冠幅10米,樹齡有500余年。這株板栗樹雖然飽經滄桑,糙皮皸裂,且樹身中出現空洞,卻依舊風骨遒勁,新枝繁茂,每年都碩果累累。這株古樹所產的板栗個頭不大,甚至比其他板栗樹的小,但口感卻好得多。
九龍奇松是鋼城區顏莊街道埠東村南的一株油松,樹高10.3米,胸圍3.1米,平均冠幅18米,樹齡500余年。20世紀60年代,一場暴雪將該樹的許多樹枝壓斷,至今仍可見殘存的斷枝。舊時,這株樹周圍水土流失嚴重,部分樹根裸露,樹冠長勢漸弱。2005年,村民出資修建樹池加以保護。這株油松因位于九龍山下,被當地人稱為“九龍奇松”。
宋海棠位于歷下區珍珠泉大院海棠園內,樹高9.6米,胸圍3.3米,平均冠幅12米,樹齡有100余年。這株海棠的主干早已枯殘,現在所見枝干是萌蘗條,枝干呈叢生狀,較大的枝干有12根。此樹長勢旺盛,枝繁葉茂,樹形如華蓋,非常壯觀,盛花時節芳香四溢。其東側立有一石刻,刻“宋海棠”三字,為近代書法家王訥題寫。這株海棠相傳為宋代文學家曾鞏親手所栽,已幾度枯榮。
甘泉村流蘇位于章丘區文祖街道甘泉村,樹高13.5米,胸圍5.32米,平均冠幅19米,樹齡有300余年。該樹樹根盤結,露出地面2米高,粗壯的主干之上,分枝四展,枝葉茂盛。其花期有半個月的時間,而最佳觀賞期僅10天左右。每年谷雨前后,流蘇樹花開如雪、如霧似云,村中各處都能聞到淡淡的流蘇花香,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給這個幽靜秀美的小山村帶來了熱鬧與活力。
近年來,我市在古樹保護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制定古樹名木健康診斷等6項地方標準,填補技術標準空白;利用TRU樹木雷達檢測系統、雷達無損探傷技術,給古樹做“CT”,科學診斷衰弱原因,精準實施修復古樹400余株;建立古樹名木基因庫,克隆“宋海棠”等十大樹王幼苗1000余株;開展基因擴繁回歸試驗,助力古樹名木文化傳承。
此外,還探索建立“政府指導+公眾參與+企業支持”的古樹名木保護機制,與螞蟻集團合作啟動首批100株古樹健康巡護和10株古樹救護,網友通過支付寶螞蟻森林欄目打卡支持超3000萬人次。并規劃建設以古樹名木為主題,兼具游憩、文化、觀賞、科普、科研等功能的“古樹園” 100處,現已建成20處,探索打造以“古樹+鄉村體驗”“古樹+紅色旅游”等為主題的精品旅游路線。(本報記者 張曉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