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4-06-18 08:50:06
原標題:探路新技改,青島三大領域“智改數轉網聯”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探路新技改,青島三大領域“智改數轉網聯”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點線面”結合加速推進新技改
青島將重點在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工三個行業探索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的有效路徑,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點
將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改造,打造智能工廠和綠色工廠。同時,結合本次大規模設備更新,推動老舊設備淘汰和更新改造
線
將聚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聯合10家以上配套企業同步實施技術改造,并依托“鏈萬企”供需對接平臺,強化“鏈主”企業對產業鏈的引領作用,促進產業鏈企業間的有效對接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
面
將依托2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及其核心承載區,持續放大集群聚合優勢,打造“面”上示范項目,引導核心承載區內其他企業“看樣學樣”復制典型案例,實施更高水平的技術改造
近日,青島正式入選2024年度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成為首批入選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的全國20個市(區)之一。
根據國家兩部門印發的相關文件,數字化是此輪新型技術改造的關鍵詞。當前,我國正處于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時期。結合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趨勢以及我國自身產業發展實際,實施制造業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成為當下發展的重要課題。
開展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遴選工作,旨在通過城市試點的方式,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項目,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范圍內的制造業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青島將重點在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工三個行業探索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的有效路徑,以此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新型技改“新”在何處
這兩年,每當談及產業發展,大家似乎總是將更多關注的目光放在新項目的招引上,一個個平地而起的新項目預示著未來產業“增量”所在。但若回到一個地區產業當下發展的基本盤,就不能不提技術改造。
事實上,技術改造歷來是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通過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來實現落后產能的淘汰、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與“轟轟烈烈”的新項目招引不同,技術改造在以一種漸進式的、潤物無聲的方式作用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就是技改的受益者。近年來,青島持續優化工業技改政策,通過政策導向,充分發揮企業技術改造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補鏈強鏈、活躍發展動能的作用,推動制造業模式、供給質量、改造能力、服務環境升級煥新。2021年至2023年,青島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分別為29.6%、10.0%、10.3%。其中,2023年工業技改投資增速高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5.3個百分點,高于山東省工業技改投資0.9個百分點,有力帶動工業規模和實力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比2023年加快4.2個百分點,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3.9和1.0個百分點,成為青島經濟增長的主要推手。
微觀視角或許更具說服力。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2021至2023年全市企業技改設備投資獎補資金扶持企業分析發現,在政策支持設備采購額連續4年增長20.5%的情況下,同期,企業銷售額、利潤、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分別達10.5%、14.2%、7.4%。而企業營業成本年均增長6.7%,均低于企業三項效益指標,顯示企業效益不斷提高、成本控制持續優化。
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這將加速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的方向全面進化、重塑。
根據國家相關文件,支持試點城市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具體來說,就是通過“點”上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線”上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改造示范、“面”上開展產業集群及科技產業園區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示范,加快數智技術、綠色技術以及創新產品推廣應用。
盡管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推進多年,但此輪新技改的部署顯然更加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重構整個制造業體系的路徑。正如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數據資產化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撰文提出的,智能化與數字化深度融合、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產業協同與區域合作是新型技術改造的未來發展趨勢。換言之,技改不再單純是某家企業自己的事兒,而是升級為產業生態系統的再造,以“智改數轉網聯”為核心抓手,通過“點線面”系統發力推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全面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新型技術改造也將與當前正在推進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形成合力。工業領域對先進設備的需求是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而工業企業的設備更新正是在技術改造的進程中發生的。經濟周期學說中有一種“朱格拉周期”理論,著眼設備更替帶動資本開支(固定資產投資),時間跨度一般在8—10年。
這一周期與設備壽命、技術進步密切相關。有專家據此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四輪完整的“朱格拉周期”,當前正處于第五輪。這一輪的顯著特征之一便是以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產業革命蓬勃而起,從產品到產線再到整個產業體系迎來全方位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國家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對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給予定額獎勵,無疑也將對此輪大規模設備更新起到示范作用。
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圍繞“點”上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青島將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改造,打造智能工廠和綠色工廠。同時,結合本次大規模設備更新,推動老舊設備淘汰和更新改造。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布局工業互聯網的城市之一,青島在智能制造上一直具有先發優勢。卡奧斯五度問鼎全國“雙跨”平臺榜首,檸檬豆新晉國家級“雙跨”平臺。累計培育全球“燈塔工廠”4家(累計4家,山東省共計5家),2023年新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領航案例11個,居副省級城市首位。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19個、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4個,均居計劃單列市首位。
以此為基礎,青島將推進重點行業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智能家電產業方面,將實施“數字+網絡”戰略,充分發揮家電行業首座“燈塔工廠”示范作用,將龍頭企業在工業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長期實踐形成行業典型示范。持續推進場景開放,支持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檸檬豆產業供應鏈平臺等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吸引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上平臺、用平臺,運用5G與工業互聯網技術,對家電產業鏈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數字化提升,打造一批家電領域“未來工廠”。以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為支撐,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智能家電制造業企業由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結合行業和領域特點,完善智能家電服務體系,不斷延伸和提升價值鏈。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方面,將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構建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采用先進的數字化設計工具,提高設計精度和設計效率,實施虛擬仿真技術,在產品設計階段預測性能并進行優化,加大新產品研發及試驗驗證力度,提升多制式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競爭優勢。加快軌道交通永磁牽引系統、新一代功率模塊及牽引控制系統、軌道交通牽引系統、復合制動系統、新型車載網絡、車輛多網融合等技術突破。
高端化工產業方面,將進一步提升賽輪、雙星、森麒麟等骨干子午胎生產企業智能制造水平,打造橡膠輪胎產業互聯網平臺。為行業內企業提供全面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從原料采購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銷售和服務,實現智能化管理和優化。通過引入先進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生產線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流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根據此輪新型技改的要求,“線”上側重加強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能力。青島選擇的智能家電、軌道交通、高端化工3個主導行業,在全國產業鏈中都具有較大影響力,已形成一定的上下游協同帶動能力。未來將聚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聯合10家以上配套企業同步實施技術改造,并依托我市“鏈萬企”供需對接平臺,強化“鏈主”企業對產業鏈的引領作用,促進產業鏈企業間的有效對接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
智能家電產業聚焦企業創新需求,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探索“云端研發”新模式,支持暫不具備“六有”研發條件的產業鏈中小企業建設“云上研發中心”。委托第三方科研機構,建立典型場景解決方案的遴選機制,通過復制推廣經過驗證的典型場景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實現“提質、降本、增效”。通過產業鏈鏈主企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帶動整個智能家電產業鏈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以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加速產業融合,推動產業鏈補短鍛長。如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軌道交通裝備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推動軌道交通裝備智能控制、自動駕駛等優勢技術向智能網聯汽車、智慧車站等領域拓展。
高端化工產業將以領先發展橡膠輪胎產業、擇優發展精細化學品產業為方向,以智能化改造為支撐,占領全球橡膠材料、輪胎產業技術和裝備制高點,做大做強子午線輪胎產業規模,提升橡膠制品整體水平。同時,布局廢舊輪胎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全國高性能橡膠及輪胎生產基地。
持續放大集群聚合優勢
目前,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集聚了青島市90%以上的軌道交通設備制造資源,是青島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產業核心承載區。西海岸新區智能家電園區擁有較為成熟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包括設計研發、整機制造、零部件配套、市場營銷等環節,已形成集群發展優勢。下一步,青島將依托2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及其核心承載區,持續放大集群聚合優勢,打造“面”上示范項目,引導核心承載區內其他企業“看樣學樣”復制典型案例,實施更高水平的技術改造。
智能家電產業將鼓勵重點集群內大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手段,向中小企業共享生產要素、開放創新資源、提供人才支持,結合自身改造經驗向中小企業分享解決方案和工具包。鼓勵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標桿性引領性項目,引導中小企業開展一批適配性輕量化改造項目,以大帶小、以點帶面推動更多企業改造升級。充分發揮標桿項目的典型引領作用,組織技術改造典型企業現場觀摩,交流技術改造成效和經驗,激發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的內在動力。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豐富技術改造解決方案供給,培育一批面向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需求有行業特色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同時,常態化舉辦技術改造現場交流和技術對接活動,分行業、分區域開展免費咨詢和診斷服務,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高端化工產業將加快化工園區智能化改造,開展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智能化診斷。鼓勵化工園區和骨干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打造智慧園區和智能工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