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4-08-26 08:55:08
原標題:開海何以“最青島”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開海何以“最青島”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桅桿如林、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魚蝦滿倉……再過幾天,為期四個月的黃渤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就是青島的開海季。此時海水正藍、天氣清冽;瓜果美好、月滿西樓。因為開海,讓青島仲秋的美妙值氣氛拉滿。因為,在這座城市,開海不僅是打開秋天的正確方式。開海的喜悅和海鮮的豐饒,使得這個季節于四季中,擁有了更超然的曼妙。開海派生而來的也是青島的海洋文化、美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熱烈互動。
在青島,有一種過年叫“開海了”。開海于民間而言,其歡動的氛圍,較之過年,絲毫不差。甚至還有人說,青島顯示城市軟實力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當然是青島的無敵海景,再一種凡爾賽就是“青島人吃海鮮”。
秋天美好與海鮮作證
春天美好,是因為草木新綠、繁花在側。秋天的美好,除了天氣的舒朗和通透,最值得玩味的便是各種風物的豐饒,尤其這是一個可以大噲各種海鮮的開海季。
與“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江魚不同,“秋風起,魚兒肥”,每年的秋天隨著海水水溫逐漸轉涼,魚兒在海浪中自由翻滾,開始為積蓄越冬的體能而瘋狂覓食,因此這個季節的魚兒皮下脂肪開始堆積,變得越發豐腴肥美起來。
開海季,青島的59個人工漁港如同一個盛大的嘉年華。販賣海鮮的攤位前每天都圍滿了搶著嘗鮮的人們,這個季節很多的海魚都是深海捕撈而來的,因此大多都是無法人工養殖,純天然的美味。
秋天,不吃海鮮總覺得辜負了大海的饋贈,螃蟹算是秋日最驚艷的一類海鮮。沒有螃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螃蟹無疑是秋天最妖嬈與美味的食物。其實秋天的海鮮頗為豐富,尤其9月初開海后,“海鮮部隊”強勢登陸,海鮮碼頭就像臘月的農村集市一樣沸騰。這其中,螃蟹在一眾海鮮中,絕對是占頭把交椅的花魁,只要它一出場,所有的味道和風頭都被壓了下去。正如李漁所言,“世間好味,利在孤行”“更無一物可以上之”。自古以來,螃蟹一直是中國美食譜系的高級食材。
秋天的海鮮市場上,有幾種雖然便宜,卻都是無法養殖的美味。早年由于食譜信息流太過封閉,調料也是乏善可陳,多數人的烹飪又相當不得法,因此一些魚多因腥氣或者土味而遭嫌棄,比如鮐鲅魚、鮟鱇魚。這兩種魚雖然在國內只是一種物美價廉的大眾海鮮,但是在日本卻是高級限定的美物?;蛟S因為這兩種嬌氣的魚有一個非?!爸旅钡娜毕荩罕ur期太短,久而久之只能淪為低等海鮮。現在,隨著捕撈技術的提升,這兩種魚的上岸期越來越短,加之大眾對這些魚所含營養的重新認識,使鮐鲅魚和鮟鱇魚抵達前所未有的高光期。
除了螃蟹,應時的鱸魚、老板魚、海腸、海蠣子等海鮮,均肥美有致,在秋風和海浪中蕩漾著一個收獲季節的豐饒之美。
青島為什么這么鮮
在青島綿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49處港灣和69座島嶼。在這片旖旎而豐饒的海岸線上,每年會有春秋兩次較大的魚汛。青島面臨黃海,海底地勢平坦,底部以細泥沙為主,外加“黃海暖流”和“沿岸流”兩股寒暖流相濡以沫,出產的海鮮自帶美味的光環,好吃得可以令味蕾像盛開的花朵,品種亦是相當繁盛。在外地人看來,青島是一個可以代表北方濱海城市風物的標志性地域。
在青島的美食語境里,有一個頗為有趣而“自負”的詞:“本地的”。這個“本地的”,可以理解為一個大青島的美食地理概念,也通常被很自豪地應用于小范圍的地產個性標簽。比如,說到蛤蜊,大家很認可的一般是紅島的薄皮花蛤蜊;說到海蜇,自然就是王哥莊黃山村的海蜇;說到螃蟹,王哥莊的會場螃蟹是海鮮江湖的重要傳說;說到西施舌,泊里的西施舌可以代入梁實秋先生筆下的美味美文……
白灼八帶、蔥拌八帶、爆炒八帶、八帶餃子是青島餐桌的“常客”。這些八帶通常是短蛸,在嶗山的王哥莊、沙子口等比較多見。到了西海岸、膠州和紅島,那里盛產長蛸,也更為大家喜聞樂見。長蛸筋道,適合做刺身,可以涼拌,也可以與雜魚同燉。二者各有千秋,同樣是頂流海鮮。
“城陽大鮑翅”是青島的一道民間海鮮特色菜。當然,此鮑翅非彼鮑翅。這道菜其實為白鱔肉佐以蒜蓉拌黃瓜。白鱔為青島城陽上馬的特色海鮮,實為鰻魚的一種,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里長大,腹部發白,故稱為“白鱔”。
紫彩血蛤在山東半島僅見于青島即墨丁字灣的淺灘上,金口紫彩血蛤,外表和普通毛蛤蜊類似,但殼面有數條環形紫帶,肉色血紅,肉質細嫩,滋味比普通毛蛤蜊鮮。
在青島民間,王哥莊會場螃蟹頗有盛名。會場螃蟹是產于嶗山灣會場海域的三疣梭子蟹,一斤重的會場螃蟹,兩只鉗伸開,寬度能達60厘米,味道則有著野生螃蟹特有的濃郁甜香。吃一口,可以讓一個秋天的美好充盈味蕾。這種關于螃蟹的美好味覺體驗,還可以從西海岸的積米崖石夾紅螃蟹和即墨田橫島的馬蹄蟹中尋覓。
嶗山區沙子口的海產品獨具特色,是知名的漁業資源集結地。沙子口的蠣蝦,帶著海鮮特有的入口即化的鮮甜。這種蠣蝦尤以白灼最經典,剝殼曬干,則為青島的特色小吃金鉤海米。
青島立秋后的第一鮮,通常非嶗山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的海蜇莫屬。海蜇分成海蜇皮、海蜇里子等,保證了海蜇系列產品的新鮮度與干凈度,這也是黃山海蜇區別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色。
海鮮的地域文化
青島人對海貨的感覺,像極了老人對后輩的種種舐犢溫情。在民間以及漁民口口相傳中,很多海貨都有一個惟妙惟肖的青島小名、俗名或者說是綽號。許多海鮮并非只青島獨有,但一旦有了自己的“青島方言”,便迅疾擁有了特產的氣質,從而自覺土產化。
蛤蜊幾乎是青島小海鮮的代名詞,把蛤蜊叫做“gala”也只是青島人的專利,這個典型的地域方言,成為檢驗是否是青島土著的標準之一。如果你將蛤蜊以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發音說出來,青島人會感覺那是件很滑稽的事。外地人融入青島的當務之急就是學會說“噶啦”(gala),因為只有讓口語帶有“蛤蜊味”,才能恰到好處地嵌入這座城市的心靈深處,才能閱遍城市美食的春色。
以蛤蜊為例,幾乎每種小海鮮都會有一個本地方言。有時候,方言的意義在于小海鮮的本土化融入或者說是防偽標志。蠣蝦學名鷹爪蝦,在一些地方俗稱雞爪蝦、紅蝦、沙蝦、殼蝦,在青島民間是可以與蛤蜊相提并論或者說平分秋色的一類小海鮮。
牡蠣和生蠔其實是一種海鮮,青島人謂之海蠣子。每年秋冬,是青島野生海蠣子上市的旺季,這種本土的海蠣子個頭不大,但個個肉質飽滿,幾乎要從不大的殼中“越獄”。
南方沿海稱之為“東海夫人”的貽貝,在青島本地叫海虹,聽上去很像某個青島鄰家女孩的名字。這種非常平價的小海鮮比蛤蜊還“鄰家”,海虹餃子和海虹盒餅被視作最接地氣的兩款海鮮面食。
青島人管琵琶蝦和螻蛄蝦都喚作蝦虎,其實琵琶蝦的學名為蝦姑,這種蝦在南北海域皆出產,幾乎一地一名,什么皮皮蝦、蝦爬子、瀨尿蝦、富貴蝦、蝦婆婆、螳螂蝦等名字都是一種蝦。
在江浙滬一帶,黃魚是金條的別稱,可見這種魚在此多被仰望。大黃魚和小黃魚到了青島都被叫做黃花魚,其實這屬于兩個魚種。青島市場上也有兩種黃魚,一種叫斑頭魚,另一種學名聽上去非常學術,叫做“大瀧六線魚”。這兩種魚外形肉眼可見的不同,不知為何,青島人都稱其為黃魚。
青島的開凌梭,學名叫梭魚。而青島還有另外一種魚俗稱為梭魚,學名卻喚作“鯔魚”。說實話,除了海洋專家能對其講出個一二,老百姓從兩者相似的外表,還真是難分伯仲。
帶魚到了青島叫刀魚,也有老輩人稱其為鱗刀魚,“望之如入武庫,刀劍森嚴,精光閃爍”——《海錯圖》對帶魚解讀,倒是非常應和“刀魚”這一俗名。
海鱸魚是青島各大酒店比較常見的一種宴席魚,老輩人管它叫“寨花”,聽著很是家常,就像一個村姑的名字。
鲅魚是包括青島在內的很多沿海城市的重要經濟魚種,到了南方則稱其為馬鮫魚,也有地方叫做條燕、板鲅、竹鮫、青箭等,實際這個學名為藍點馬鮫。鲅魚餃子是青島的一大特色,熏鲅魚、甜曬鲅魚也是重要的特產,套用一句網絡語就是“沒有一條鲅魚可以活著游出青島”。
牙片魚學名為褐牙鲆,而像牙片魚孩子一樣的小一號的“偏口魚”,實際學名為高眼鰈。還有一種青島人愛油炸的鼓眼魚實際學名為角木葉鰈。其他類似的沙板魚、沙蓋魚,其實都有自己的學名,都屬于“鰈”字輩。
很多魚類在青島也有自己匪夷所思的方言,比如紅加吉是真鯛,青魚是太平洋鯡,大頭腥實則是太平洋鱈魚,離水爛是日本鳀,舌頭魚為焦氏舌鰨,即勾魚是灰海鰻,鰻鱗魚是星康吉鰻,唇唇魚是松鯛,面條魚是玉筋魚,逛魚是斑尾刺蝦虎魚……如此,不一而足。
記者手記
開海可以打開另一個文旅流量入口
青島海洋捕撈產品種類豐富,鲅魚,鯧魚、帶魚、鳀魚等,其中鲅魚捕撈量最高。對于青島而言,鲅魚是一種特殊的海鮮,集中了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地域文化和人情文化。俗語有“鲅魚跳、丈人笑”的說法。
鲅魚節是漁民的盛會,也是傳播弘揚漁業文化、展示宣傳青島海洋特色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彰顯了青島生生不息的海洋情懷和海洋氣度。雖然鲅魚是一種普遍的漁產品,但嶗山區沙子口的鲅魚節卻是青島獨有的海洋文化和城市節日。因為有了這個節日,以鲅魚為代表的青島漁產品也因此被賦予有靈魂、有內涵的文化韻味和鮮明的青島地域海洋文化符號,使得這座城市的吃海記,有了更多可以回味的故事。因為有故事,依海而生的青島,在大海洋敘事里更加名至實歸。
目前,在我國的福建、廣西等地,都有“開海節”,是海洋文化、美食文化和市民文化三合一的文旅節。“在青島,除了鲅魚節,蛤蜊節,拉網節,還有祭海節也是著名的海洋文化節日。1986年3月18日,周戈莊舉行了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集體祭海,名為上網節。2004年,當地政府為發展漁村旅游項目,將傳統的祭海儀式與民俗文化旅游結合起來,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祭海盛典,改名為周戈莊祭海民俗文化節。2006年,這一活動正式定名為中國田橫祭海節,成為青島地區重大民俗文化旅游項目,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祭海盛典。2008年,田橫祭海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著名攝影家徐崇德拍過多年的祭海節,對這個民俗節日如數家珍。他認為,如果青島能夠將開海季發揚光大,做成另一個可以比肩祭海節的海洋文化節日,那么會給青島帶來更多文旅流量。正如著名學者錢文忠曾對田橫祭海節給予的高度評價:“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土黃色的農耕文明,也有蔚藍色的海洋文明,田橫祭海節是一種弘揚海洋文化的重要舉措?!?/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