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10-27 16:05:10
原標題:濟南文藝綻放光彩——摘得“牡丹”桂冠,省藝術節雙劇同輝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濟南文藝綻放光彩——摘得“牡丹”桂冠,省藝術節雙劇同輝
來源:海報新聞
近期,濟南文藝屆榮譽不斷、捷報頻傳,曲藝小品《父親》憑借其卓越的藝術表現力,一舉奪得中國曲藝界的至高榮譽——牡丹獎文學獎。近日,第十三屆山東文化藝術節獲獎名單也新鮮出爐,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萊蕪梆子《烽火絕戀》被評為山東文化藝術“優秀劇目”,話劇《父與子》被評為山東文化藝術“優秀小型劇(節)目”。
除此之外,濟南市文化館舞蹈《我來濟南上中學》、山東琴書《鮮紅的誓言》被評為山東文化藝術“群眾藝術優秀作品”;濟南市美術館馮超創作的國畫《少年中國說》被評為山東文化藝術“優秀美術作品”,這些榮譽激勵著我市更多的文藝創作者繼續深耕本土文化,探索藝術新境界,為觀眾帶來更多觸動人心的佳作。
曲藝小品《父親》(話劇《父與子》)深情地描繪了一幅跨越時空的情感畫卷。故事聚焦于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當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之際,一位年逾花甲、滿載歲月風霜的志愿軍烈士之子,踏上了前往烈士陵園的征途。
該劇以獨特創意與深情演繹,塑造了跨越時空的英雄形象,展現了家庭在國家大義與個人情感間的抉擇與堅守。它不僅致敬志愿軍烈士,更懷念與感激所有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英雄。這場心靈對話,展現了親情的偉大、國家的榮耀與人類情感的共鳴,深深觸動了觀眾心弦,傳遞了深深的家國情懷、人間真情的崇高理念,為新時代的曲藝創作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啟示與靈感。
萊蕪梆子《烽火絕戀》取材于《泰安時報》紅色報人——方正老先生的親身故事。通過藝術的提煉,融入山東人同仇敵愾的家國情懷和肝膽俠義的民族氣節,展現一幅幅山東人民抗擊日寇的壯美畫卷;該劇將萊蕪當地冶鐵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塑造出一個個棱角分明的山東漢子形象,再現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的革命情懷。同時運用高亢、凄美的山歌,樸實、鮮活的人物訴說著革命戰爭年代,中華兒女質樸純真的“絕美戀情”,展現了熱血青年救民族于危亡的錚錚鐵骨。作為革命歷史題材劇目,也是濟南市舞臺藝術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精品力作。
近年來,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藝術發展,濟南市文旅局全力推進“雙創雙提”工作目標,出臺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支持文藝創作和文藝院團的改革與發展,從功能定位、分類改革、經費保障、績效考核等7個方面加大文藝院團扶持力度,進一步激發全市國有文藝院團的創作激情和演出熱情,在文藝精品創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市雜技團5部作品榮獲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優秀劇目和優秀節目獎,獲獎數量為全省之最;兒童劇《戴“星星”的孩子》、音樂劇《不一樣的焰火》、呂劇《莫愁女》入選國字號展演;5部作品獲第十三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音樂劇《我家門前有條河》、兒童劇《飛越母親河》和獨幕劇《蹦跶元寶和咕呱》3部作品同時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創作資助項目;魔術《花樣年華》《時間旅行者》入選第十二屆全國雜技展演并獲優秀節目獎。
此次獲獎的作品均是濟南市屬文藝院團立足本土的原創作品,充分體現了濟南市在文藝創作方面的深厚底蘊和創新能力。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濟南的歷史文化資源,巧妙融入地方特色,無論是語言風格、人物塑造還是情節設計,都深深打上了濟南乃至山東文化的烙印,使得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標識,增強了觀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些佳作不僅將濟南本土文化推向更寬廣的舞臺,提升了濟南文化影響力與美譽度,更為市屬文藝院團注入新活力,激勵文藝工作者投身原創,續寫輝煌。榮譽的獲得既是對過往努力的認可,更是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鞭策文藝工作者懷揣夢想,為濟南文旅事業繁榮貢獻智慧與力量,共繪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