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5-02-27 10:34:02
原標題:濟南制定“123”工作思路,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0%
來源:大眾新聞
原標題:濟南制定“123”工作思路,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0%
來源:大眾新聞
2月26日,記者從濟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2024年,濟南市聚力全面建強數字經濟發展引領區,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供給,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以《濟南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為引領,在軟件名城、人工智能、工賦泉城、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制定了10余項政策文件為支撐的“三化協同”政策體系,據不完全統計,濟南市榮獲了26類(項)榮譽獎勵、試點示范和資質認定,數量和質量走在了全省前列。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出臺并實施《濟南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新增省級產業大腦、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工賦百景”項目共計77個,累計完成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600余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推進。
2025年,如何持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革新與重塑發展?“我們的工作舉措可以概括為‘123’思路。”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耿汝年介紹,“1”就是以《濟南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4-2027年)》這1個文件為抓手,制定任務書和路線圖,推進5大重點任務,確保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超過70%、90%。
“2”就是深化“工賦泉城”和“AI泉城賦能”2大專項行動。在“工賦泉城”方面,主要包括3個子行動:一是“精準識別”。編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精準量化識別平臺企業發展短板弱項,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制定提升措施;二是“完善體系”。完善標識解析體系,引導企業、產業園區上節點用標識,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數據互通、信息共享;三是“強化能力”。強化80家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能力,面向重點行業與典型場景,開發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集成技術產品。在“AI泉城賦能”方面,也主要包括3個子行動:一是“建體系”。著力構建“高算力、大模型、強應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推動54個人工智能重點項目建設;二是“強供給”。加力突破發展大模型產業,培育一批具有濟南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大模型產品,三是“拓應用”。面向制造、醫療、教育、能源等重點行業領域,持續開展精準對接、拓展應用賦能;通過在人工智能領域推動以上3個行動,努力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中把握機遇、勇立潮頭。
“3”就是從點、線、面3個層次推動數字化轉型。“點”上,發揮“標桿企業”項目示范帶動作用,力爭新增“晨星工廠”、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工賦百景”等項目70個以上。“線”上,聚焦九大重點行業推動“鏈式轉型”,率先推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冶金鋼鐵3個行業,加力推進食品產業、紡織服裝、建材、化工和新材料4個行業,深度推進汽車制造、電子信息2個行業,“一業一策”細化轉型實施路徑,新培育產業大腦2個。“面”上,依托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加大政策宣講、場景推介、供需對接力度,全年為500家以上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免費診斷服務,新培育工業互聯網園區2家,推動數字化轉型匯點成線、聚線成面。(大眾新聞記者 段婷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