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5-02-27 23:28:02
原標題:棗莊:賦能項目建設,設計、施工、生產車間奏響智能建造交響曲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原標題:棗莊:賦能項目建設,設計、施工、生產車間奏響智能建造交響曲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 通訊員 馮志業
總投資821億元的110個重大項目在棗莊集中開工,棗莊這座魯南名城再次按下發展加速鍵。以“BIM+人工智能”雙擎驅動模式為核心,貫通“設計-施工-運維”全鏈條智能生態,棗莊正用數字化的鋼筋混凝土澆筑工程建設的“棗莊經驗”,奏響智造交響曲。
運籌帷幄中BIM+一圖統管
施工效率提升30%
在薛城中醫院項目建設現場,“BIM+輔助施工組織”模式正如火如荼展開。二冶(山東)建工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BIM+智慧工地平臺”,將“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的古戰場智慧融入現代施工管理,對項目施工管理進行全方位變革,實現粗放管理向智慧管控的轉變。
項目通過三維可視化模型打破專業壁壘,使溝通效率提升40%,施工效率整體躍升30%,20余處設計沖突在碰撞檢測中提前消弭;更將質量標準植入數字模型,鑄就95%以上的一次驗收合格率,25處安全風險點盡在“掌”握,構建起“一圖統管、一屏盡覽”的智慧管控體系。
施工電梯搭載智能安防系統
建筑生命線裝上“智慧鎖鑰”
春節剛過,薛城區文昌璟苑(一期)小區便進入緊張的作業狀態,施工電梯搭載的智能安防系統為建筑生命線裝上“智慧鎖鑰”。坤魯建工現場負責人介紹,該系統以人臉識別技術為鑰,精準防控非法操控;以物聯網傳感為盾,智能提醒維保周期、配件效能;實時數據流匯成“云端檔案”,構建“事前可看可防、事中監管有序、事后追溯有源”的全流程閉環,確保電梯的使用、運維全程可控。
塔吊“長”眼睛還有“空中交警”監測
碰撞事故率下降75%
滕州市中醫醫院遷建項目的7臺塔吊正演繹“長空之舞”,智能監測系統化身“空中交警”。智能化傳感與影像融合技術掃除了視線盲區,呈現出吊鉤周邊20米范圍的實時影像,消除傳統作業中因視覺盲區、遠距模糊或光線干擾導致的誤判風險。三級預警機制化身“電子教習”,在危險臨界點強制制動,進行聲光報警限制危險操作。機器視覺與塔機控制系統深度集成,使駕駛員操作精度提升40%,碰撞事故率下降75%,有效避免因多塔機吊臂干涉造成的重大事故。
建筑鋼結構工廠“智”造
生產效率提升3成左右
走進山東三維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8條數字化產線奏響了“智造交響曲”。“建筑工業廠房使用的多是非標鋼結構部件,大小尺寸不一,有各自不同的鋼結構部品部件需求。我們通過項目的設計圖進行鋼結構部品部件的定制化生產,減少現場焊接,提高施工效率。”該公司生產負責人邱賀介紹,公司搭建了面向建筑鋼結構制造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將生產線與大數據中心無縫串聯,實現生產作業的智能化、數控化。
“從原材料采購到圖紙再到制造過程,各類信息、數據都集成到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生產出來的鋼結構部品部件一物一碼,掃碼就能追溯生產過程和用材,保證了產品質量,而且通過科學設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減少浪費。運送到項目建設工地時,識別二維碼就能知道這些部件用在哪,好找好用。”實現“智”造建筑鋼結構部品部件后,公司的8條產線效率提升了21.05%到32.50%不等,材料利用率提高了0.94%到2.27%不等。
這些建筑鋼結構用在“山東海鵬數控裝備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項目”“山東沃達重工機床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項目”時,車間僅有幾個月就完成了建設。
從數字建模到智能監控,從精益建造到智慧運維,棗莊市以創新為楫,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破浪前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