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
2025-03-02 13:09:03
原標題:淄博奔村游的破局與新生
來源:淄博日報
原標題:淄博奔村游的破局與新生
來源:淄博日報
□本報記者 徐曉陽 常旭 徐勐
鄉村旅游,被稱為鄉土中國的詩意突圍。在淄博的群山褶皺間,一股鄉村旅游的熱潮——“奔村游”正悄然興起,不僅重塑著城鄉關系,更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繪就了一幅幅致富新圖景。
從淄川區太河鎮東東峪村熱火朝天的大鍋菜,到周村區城北路街道沈家村爆火的哪吒壁畫,再到博山區八陡鎮東頂村人流如織的八陡老街……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渠道,村莊“帶頭人”化身直播間“文旅推薦官”,把美食、美景和地域文化推向網絡,借此建立起多業態發展的“共富體”,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這波新的“奔村游”不僅推動生態價值“變現”,更成為鄉村掌握發展主動權的新路徑。淄博正以此破題,推動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步伐走得更加堅實。
● 鄉村“出圈” “一鍋一墻”成新名片
山村一鍋菜,全網聞香來。
周末的清晨,淄川區太河鎮東東峪村小廣場上,一口口鑄鐵大鍋內白色蒸氣升騰而起,白菜豆腐在濃湯中翻滾作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全祥手持長柄鐵勺的剪影,成為了東東峪村最具質感的鄉村旅游名片。
“去年3月31日,我們第一次支起爐灶做大鍋菜,當天發出了‘東東峪村請大家免費吃大鍋菜’的第一條視頻,收獲了50多萬播放量,東東峪村開始被人們熟知起來。”朱全祥介紹說,“從去年啟動到現在300多天的時間,可以說是建村600多年來最熱鬧的一段時間。一碗免費大鍋菜,讓我們這個小山村收獲了全網6000多萬流量。”
大鍋菜的爆火,不僅讓朱全祥成了十里八鄉的“網紅書記”,也讓東東峪村成為了“奔村游”的典型。盡管該村地處峨莊古村落森林公園核心區,距城區有40余公里路程,但憑借一鍋熱氣騰騰的大鍋菜,去年村里吸引了30多萬人來此觀光,帶動農副產品等銷售額近300萬元,使得村里年人均增收1000元。
一面“哪吒墻”,帶火一個村。
在距離東東峪村80多公里外的周村區城北路街道沈家村,一幅8米寬、10米高的哪吒墻繪,成為今年春節后的網紅打卡地。磚墻上,哪吒踏浪前行的身影,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迎來單日最高3萬人次的客流量,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2月27日9時許,通往墻繪的村道兩旁已經擺滿了售賣周村燒餅、米糕等多種本地特色小吃和手工藝品的攤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下這充滿活力的鄉村新景象。
“我和老伴是專程趕來打卡的,現場看到這面墻覺得很震撼。我們住得離這里不遠,但還是最近通過‘哪吒墻’才知道這個村的。”來自鄒平市的呂先生說。
沈家村哪吒墻繪爆火后,登上多個社交平臺熱榜并持續占據淄博本地榜單首位,在吸引眾多網民眼球的同時也為商戶帶來了經濟收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一千多塊錢,比之前強多了!”經營糕點的攤主馬師傅說。
東東峪村和沈家村的“出圈”效應,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淄博廣大鄉村激起層層漣漪。在博山區八陡鎮東頂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勇帶頭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八陡老街,在街上煮起了免費的博山燴菜;在沂源縣大張莊鎮大馬峪村,“煙火沂源·等你回家”特別策劃活動更是將傳統非遺、鄉土民俗、免費大鍋菜等融合推出,打造出一場充滿鄉愁與溫情的文化盛宴……在淄博,越來越多的村莊開始突破原有的思維藩籬,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奔村游”新路徑。
● 直播賦能 鄉村帶頭人化身“網紅推薦官”
“奔村游”并非新鮮事物,創新的宣傳模式才是當下“出圈”的核心。
早在去年9月份,淄博市政府在《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中就提及,要創新旅游宣傳推介,集成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城市整體營銷推廣。
相關數據顯示,淄博東東峪村的相關話題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的播放量已超過1400萬,而熱度持續攀升背后,是東東峪村30多人組成的新媒體傳播矩陣的有力支撐。“請不起網紅,我們自己當網紅!”拍攝短視頻的同時,朱全祥開始摸索出鏡直播推介村子的新路子。目前,朱全祥個人賬號粉絲量近5萬,截至2月26日,共進行了149場直播,其成功化身為東東峪村的“網上文旅推薦官”。在自己帶頭做視頻的同時,朱全祥也鼓勵村里人用短視頻宣傳東東峪村,目前村民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的已達到了80多萬次。
無獨有偶,位于博山區八陡鎮的東頂村,也借助短視頻實現了鄉村知名度的迅速提升。
“去年11月27日,我們拍了4條短視頻,簡單介紹了東頂村及八陡老街的一些情況,短短幾天的時間,播放量就過了百萬。”陳勇以“淄博博山東頂村支書老陳”為名的短視頻賬號,一個多月全網增粉3.6萬,累計播放量超過1000萬。“這大大激發了我繼續做短視頻的熱情和信心!”
在博山八陡老街,種類繁多、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著游客的目光。“去年12月21日,八陡老街游客量達到1萬人。我們的一條招商視頻至少引進了120家商戶入駐,現在共引進164家,這還不包括鎮上其他村合作社的商戶。”陳勇說,目前,博山八陡老街形成了集餐飲和傳統工藝、農副產品等銷售于一體的多業態發展共富體,真正實現了“一條老街看八陡”的文化聚落場景。
數據印證著新媒介傳播渠道的巨大影響力,也昭示著未來的無限可能,淄博各個村落都在鄉村旅游的選題上進行著大膽嘗試和有效探索。
● 流量變“留量” 鄉土淄博場景煥新
“奔村游”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意識到,鄉村文旅發展不能僅靠“一時爆火”,更要想方設法讓流量轉化為“留量”,讓紅火更可持續。
當前,“奔村游”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有的創意花樣不多,沒有叫座的“招牌菜”;有的沒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導致“奔村游”產品缺乏深度和鄉村韻味;有的商業化嚴重……諸如此類問題,正成為制約鄉村文旅長遠發展的瓶頸。
從場面熱鬧的大鍋菜到爭相打卡的哪吒墻繪,怎樣將流量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能量,也是沈家村、東東峪村以及淄博其他鄉村如今正在努力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沈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沈中秋說:“接下來,我們將在村里打造更多主題的墻繪,讓場景更豐富,讓游客有更多游玩觀賞的地方。同時還將增加村里的特色農副產品、工藝品,引進周村燒餅等,利用墻繪引發的流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相比于沈家村,東東峪村在帶動產業共興上已經走出了富有成效的一步。隨著游客的涌入,東東峪村越來越熱鬧,村里的超市由1家增加到了3家。農家樂、沿街攤多了起來,村里民宿的生意也更紅火了……
“過去的一年,我們間接帶動村民農副產品等銷售額近300萬元,同時,帶動了整個太河鎮餐飲、住宿等的消費增長,真正實現了鄉村旅游的拉動效應。”在朱全祥的帶領鼓勵下,很多年輕人甚至放棄了城里的打工機會選擇回村就業,推動了農民由農業生產者轉向現代文旅服務從業者。
在東東峪村、東頂村,為支持游客到訪,市公交公司還聯合各個鄉村陸續推出“定制公交”,游客可通過預約乘坐,往返于特定鄉村與各區縣城區間。
全國的統計數據顯示,以人次論,鄉村旅游已占據國內旅游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依然處于上升期。好山好水好風光的廣大鄉村蘊含著無限生機,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今年淄博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擴大文旅產品供給,實施文旅重點項目50個以上,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游、休閑游等業態,抓好古村落、傳統民居保護利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打造多元化、創意化旅游場景。
2月25日,淄博市商務局等2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提振消費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新啟動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片區4個,開展農村直播電商公益培訓,孵化一批村支書直播間,推動企業、產品入駐齊魯農超平臺,力爭保持農產品網零額持續增長。
天地廣闊,政策給力,鄉村帶頭人的關鍵作用也不容小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黨員教育中心主任王志臣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積極引導農村黨員干部主動適應新媒體,在網絡空間傳遞好聲音、弘揚正能量,讓正能量和大流量助力鄉村善治、推動鄉村振興。”
隨著氣溫回升,春游市場已蓄勢待發、悄然啟動。立足本地特色,搶抓政策機遇,聚焦游客需求,打造核心賣點,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積極構建多元融合的產業生態和消費業態,切實將城市的消費力轉化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力,淄博鄉村大地上活力迸發、一派火熱場景。
把流量變“留量”,讓爆紅變“長紅”,“奔村游”熱度持續的核心密碼愈發清晰。努力讓城市消費力與鄉村資源稟賦形成有效對流,鄉土淄博正在被帶入一個生機盎然的嶄新場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