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3-18 09:37:03
原標題:濟南府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濟南府
來源:山東商報
北宋初年,沿襲唐及五代建制,濟南地區仍為齊州,但治轄范圍有所縮小。政和六年(1116),在原齊州置濟南府,領五縣。
“府”的設立源自于唐代。唐代,除在沿邊重鎮所置的都護府外,內地置府可分為兩類:一為京都及行在設之府,如玄宗開元元年(713)置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一為國內沖要地區所置之總管府,后改稱都督府,唐代就曾在濟南設置過齊州總管府、齊州都督府。都督府對屬州的行政權、監察權、軍事權在唐代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所以都督府并沒有發展成為真正的一級行政機構。這兩種形式的府在宋代逐漸合一,成為地方常設機關,州、縣二級制逐漸向府、州、縣三級制演變。
宋代的地方行政區劃基本上是兩級制,即府、州、軍、監為一級,縣為一級。府、州、軍、監以上的大區“路”為監察區,非行政區。北宋初年,濟南仍為齊州。州雖與府同級,但其地位要低于府。直到治平二年(1065),齊州升為“興德軍”,設節度,濟南才有了升府的可能。
宋代的“軍”沿襲五代之制,與唐代的都督府相似,但其轄地及職能則遠遠小于唐代都督府,分做領州、領縣等不同級別。乾德三年(965)收回各軍的財權、削弱兵權,太平興國二年(977)又詔令所有節度使屬郡都直屬中央,節度使所領只是一州或一府,又以朝臣出任知州、知府,節度體系官職被架空,此時的節度之軍更接近于州、府等地方行政單位了。
在宋代,每一個州同時還存在一個郡名,沒有郡名的州很少。濟南不但建置有興德軍領齊州,而且還保留了濟南郡的稱呼。但宋代的“郡”并沒有行政編制,只保留“郡”的虛名,以備王公封號之用。故顧祖禹《二十一史方輿紀要》里寫為:“宋因之,亦曰濟南郡興德軍節度。”
宋政和六年(1116),因齊州屬興德軍節制,故齊州可以直接升為濟南府。在北宋,國都、陪都,及皇帝誕生、居住、任職過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一般都會改置為府。齊州因是宋英宗趙曙的潛藩之地,最終升為濟南府。
自1116年北宋設立濟南府,至1913年民國政府廢除府州建制,濟南府存在了近800年。濟南置府,確立了元明清以來的行政級別及城市格局,城市由此保持了數百年的繁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