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3-20 21:50:03
原標題:海報觀察丨未來三年,山東數字政府建設要干什么、怎么干?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海報觀察丨未來三年,山東數字政府建設要干什么、怎么干?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仇晶 濟南報道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數字政府建設已成為撬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面對國家高度重視數字政府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齊魯大地再次勇立潮頭,于近日出臺了《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綜合改革方案》,以“數字強省”戰略為引領,向著領跑全國的數字政府建設標桿省份邁出關鍵步伐。
3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一體化綜合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明確將推出“涉企聯合檢查一張網”、拓展“一件事一次辦”范圍、升級“愛山東”、全領域深化“無證明之省”建設等改革舉措。未來三年山東數字政府建設“干什么、怎么干”?通過《改革方案》可以一觀未來山東數字政務、數字治理、數字社會的發展圖景。
從《改革方案》可以看出,與基于現有架構流程、利用信息技術提質增效不同,山東正在實踐一條利用信息技術對政府原有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服務模式等進行變革性改造的數字化重構之路。
這種重構著重體現在對“一體化”的發力上。從“省市主建、縣鎮主用”的集約式平臺建設,到搭建“多口進、扎口辦、一口出”的橫向協同共享、縱向貫通聯動整體治理服務格局,再到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業務高效協同、工作整體提升,通過三個“一體化”聚焦統籌集約、高效協同、整體智治、數據賦能,對當前數字治理存在的數據共享障礙、政務應用平臺濫用、應用場景開發不足等“通病”亮劍開刀。
具體的解決途徑在于夯實一體化數智平臺支撐。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健指出,要著力提高云網、數據、組件等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打造能力共享平臺、多跨業務中臺,實現各類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共用。順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趨勢,加快構建政務領域人工智能服務體系。一體化數智平臺基礎一旦形成,將會大大提升政府在黨建工作、經濟調節、智慧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保護、政務運行七大領域的數智化效能,同時完善規劃統籌、建設統籌、安全統籌、管理統籌、運營統籌的管理機制,釋放公共數據要素價值,這也就是“1751”數字政府運行工作體系。
例如,“四項清單”關聯管理的全省試點濰坊,為了實現跨部門協同、破除“信息孤島”和提升治理效能,當地選取人社、衛健等10個信息化基礎較好的單位,以各單位承擔的業務職責為牽引,將對應的業務事項、承載系統和數據資源一一進行精準關聯。截至目前,已梳理關聯10個部門共計497項職責、2045條事項、140個系統、1732個數據目錄,通過清單化管理,實現部門職責清晰化、工作事項規范化、系統平臺集約化、數據資源共享化,為優化營商環境、便利群眾辦事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提供堅實支撐。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政策解讀由山東省大數據局、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跨部門聯合參與,體現了未來數字政府運行中“業務+數據”深度融合的特點,或許這是未來“1751”數字政府運行工作體系的縮影。
根據《改革方案》,未來山東的數字政府建設還將實現三大升級。一是治理升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研判、政策調控將更為智能化;企業監管也將更為規范,推出“涉企聯合檢查一張網”,減少入企檢查頻次,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數字法治體系更加健全,推進智慧社區、數字鄉村建設,加快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二是服務升級,持續拓展“一件事一次辦”范圍,升級“愛山東”,全領域深化“無證明之省”建設,全面推廣應用“魯通碼”,推動惠企便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直達”。
三是效能升級,黨建工作可以實現各層級一體推進、高效協同;推進“雙碳”綜合數字化應用建設,提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領域智能化風險防范和治理能力;推動機關內部事務網上辦、掌上辦,做強做優“山東通”;加快“齊魯一表通”推廣應用,減少基層填表報數負擔。
濰坊的“四項清單”精準關聯打破數據孤島,“一件事一次辦”的服務機制贏得群眾掌聲,“魯通碼”串聯起千萬市民的數字生活……山東展現的不僅是技術賦能的效率躍升,更是對傳統治理方式的系統性重構。在“1751”體系框架下,政務運行正從物理聚合邁向化學融合,政府職能從分散管理轉向整體智治。從中也能看到,地方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新范式——以制度創新釋放技術潛能,用數據流重塑業務流,讓數字紅利切實惠及城鄉每個角落,讓治理現代化真正扎根于為民服務的土壤。
審簽:馮世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