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手機報客戶端
2025-04-14 11:09:04
原標題:從責任延伸到共建 藥品委托生產質量監管的山東實踐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從責任延伸到共建 藥品委托生產質量監管的山東實踐
來源:大眾網
大眾網記者 初肇威 淄博報道
在藥品委托生產模式加速重構行業生態的當下,一場直擊質量安全核心的監管變革正在齊魯大地展開。4月2日下午,山東省藥監局在淄博舉辦的“藥品委托生產管理現場會”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這場會議以“現場觀摩+風險剖析+政策定調”的創新形式,將新華制藥車間變為教學課堂,讓跨國藥企經驗碰撞出監管智慧,更釋放出國家強化全鏈條監管的強烈信號:當藥品委托生產進入“強監管時代”,政企如何共擔責任、守住質量生命線?答案正在這里浮現。
聚焦責任,從“一失萬無”到“萬無一失”
在醫藥產業加速轉型的背景下,藥品委托生產模式正面臨質量安全監管的新考驗。作為醫藥產業大省,山東有B證生產范圍的持有人132家,有C證生產范圍的企業102家,委托產品實際在產的持有人有52家,受托生產企業64家,總體委托和受托體量在全國居于前列。如何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監管體系,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題。
山東省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巡視員林炳勇直言:“委托生產不是簡單的產能轉移,而是質量責任的延伸。如何在‘放管服’改革中守住安全底線,是監管與企業的共同課題。”
而藥品質量是藥品生產企業的生命線,沒有質量安全,發展無從談起。藥品委托生產存在質量管理鏈條長、環節多、區域跨度大的特點,容易發生質量安全問題。“特別是在集中帶量采購政策背景下,對于藥品質量做不到‘萬無一失’,就會‘一失萬無’。”林炳勇強調。
車間里的實踐課,跨國藥企與本土企業的碰撞
150余人的參觀團走進了山東新華制藥受托生產車間,這具有強烈的示范意義。透過玻璃幕墻看到:智能化生產線配備全程電子批記錄系統,物料二維碼追溯覆蓋至最小包裝單元,環境監測數據實時上傳監控平臺……
格華止項目是默克集團落戶山東的首個醫藥合作項目,同時也是默克醫藥健康在全球市場體量最大的醫藥合作項目。六年來,新華和默克攜手共進,歷經高層互訪、質量審計、技術轉移、驗證確認等多個關鍵環節,建立起了一套高效協同的合作機制,建立了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的全流程追溯系統,將實現年供貨量40億片的規模化生產。這種"質量共建"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示范樣本。
“委托生產是信任與監督的平衡藝術。”作為委托方代表,默克制藥分享了其全球化管理邏輯。而新華制藥亦是從人員配置、溝通機制、技術轉移、質量監管、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體現出了硬指標:格華止已成功交付超近3億片。
藥品委托生產監管風暴下的山東突圍
在林炳勇的講話中,勾勒出了地方監管的創新路徑,也把"責任"二字刻入每個監管人員及企業負責人的履職清單。
林炳勇從山東省委托生產基本情況、監管措施與成效、風險防控、質量體系建設等方面作了深入闡述,對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提升委托生產質量以及監管工作的具體落實提出了要求。
做好藥品委托生產和受托生產工作,既是委托方和受托方的“雙向奔赴”,也是監管部門與監管對象的“雙向奔赴”。他重點強調了4點核心內容,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強化監管合力,構建全過程、全鏈條的監管體系;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確保藥品安全可控;推動法規制度優化,不斷完善監管體系。
連續兩年開展的專項檢查覆蓋B證企業,加強C證受托生產企業監管……從書面審核到體系銜接,優化升級正在加速進行。
委托生產監管進入強約束時代
國家藥監局一直高度重視藥品委托生產管理工作,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監管要求,提升行業標準。
藥品事關公眾的身體健康,事關國家的社會穩定,還關系到國家的國際聲譽。國家藥監局為行業劃出了清晰紅綠燈,就是要高標準、嚴監管、嚴要求、重責任、重處罰。
監管部門特別強調,對委托雙方實施責任連帶追究機制,確保質量安全責任落到實處,藥品委托生產也全面進入了"強監管時代"。
業內人士指出,只有真正實現質量責任的"雙向奔赴",構建起政企協同、責任共擔的新型監管體系,才能在這場產業變革中贏得發展先機,為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質量安全沒有捷徑,但總有路徑,山東的藥品委托生產不是以低價換市場,而是用質量贏未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