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2017-03-20 14:43:03
3月14日,山東神馳化工集團度過了公示期,即將拿到商務部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為了這一天,神馳化工等了十多年。
一直以來,苦于沒有原油可煉,這家成立于2001年的民營油企只能使用燃料油(原油經過加工之后剩余的殘渣)。如今,獲得252萬噸原油使用和進口權資質,意味著企業終于擺脫了原料之困,生產的產品品質也將大幅度提升。
神馳化工的經歷是眾多民營油企的縮影。這次獲得資質的5家企業中,3家是山東地煉企業,另一家中國化工在山東有6家煉廠。算上這一批,山東有近一半的地方煉廠獲得原油進口權。截至今年一季度,山東地方煉廠獲得原油配額突破7000萬噸。而在最困難的時期,這些煉廠不僅沒有原油使用權和進口權,幾度成為被清理整頓的對象,甚至連煉好的油都運不出去。
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秘書長李德坤說:“代表著民間產能的山東煉化產業迎來了從未有過的春天”。
隨之而變的是山東省的經濟版圖。
在地煉獲得新生的過程中,山東民營經濟正在以不同于過去的方式再次起跑。傳統產業與新思維對接,新技術、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脫穎而出,為過去被喻為“群象經濟”的山東經濟注入著新的活力,一個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共融共享的產業生態集群已然在齊魯大地扎根。這個一度占據中國經濟第二把“交椅”,卻又在經濟新常態中得而復失的經濟大省,正在以新姿態爭取著自己的位勢。
在這樣的鏡像背后,是一場仍在進行中的政府變革。
2014年7月,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在該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曾提出,形成重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如今,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打造全國行政審批最少的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已經成為政府與市場對話的主流語境。
省長的聯系點
2017年春節前夕,濟南圣泉集團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到訪的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開門見山,主動提出與企業建立聯系點,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
圣泉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玉米芯為主的生物質綜合利用的創新型民企,也是全球首家以生物質為原料制備石墨烯的公司。
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科學家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卷全球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
郭樹清到訪并非偶然。去年8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各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非公有制企業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要求山東省、市、縣各政府部門主要領導成員帶頭對口聯系省內骨干民營企業,定期走訪調研,建立溝通機制,促進政策落實。
圣泉成為了省長的聯系點。董事長唐一林希望山東省政府在加快公司IPO進程、新項目審批及搭建產業平臺等方面給予企業重點支持。郭樹清當場表態,山東省市各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加快項目審批進度,并可由省市積極探索引導基金和投資公司投資新項目。
這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動各級官員以坦然的心態深入民企、定點幫扶。目前山東省政府以及省直部門均已確定了聯系企業,市縣一級正在全面展開。一些山東民營企業家感慨,“這在山東歷史上從未有過。”“從未有過”的事情不止這一樁。2017年初,山東將“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納入17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定量指標體系,作為對官員的考核內容之一。為政府官員評判打分的權利交給了各地的民營企業家。
2017年1月的一天,濱州市政府。當地不同領域的民營企業家與來自當地政府不同部門的主要官員相對而坐,企業家們拿起筆在“營商環境創新考核評議表”上為對面的各部門做出評價。
評議表設定的10項考核指標,包括政策、政務、市場、法制、融資、社會環境等,匯總了民營企業家們平常最關心的10大問題。每個問題分為好、一般、較差三個等次,分值依次為5分、4分、3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在政府官員的考核總分值中僅占10分,這種做法在官員和企業家中間震動卻大,它直接打破了傳統的官本位思想。
“職能部門接受民企打分考評,這里存在的壓力的確不小。若能客觀地看待和分析,通過對照檢查找出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工作質量與服務水平的提升,原先的壓力自然會轉化為前行動力。”濱州市工商局一位基層官員說。
據由山東省工商聯主要領導組成的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創新指標考核工作領導小組人士透露,17個市參加給政府部門集中“打分”的民營企業家有854名,他們還委托山東省社情民意中心在會外同步對省內4069名企業家進行了隨機電話訪問。
山東如此看重民企,傾力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緣起于幾年前省委、省政府主導的一次摸底調研。
山東的短板
山東曾以“群象經濟”聞名,正像江浙“小狗經濟”繁榮一時,二者各有利弊。
山東省傳統重工業優勢明顯,國企強,單體大,規模工業全國第一,但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卻相對弱勢,產業無法形成完整的配套;江浙一帶以村鎮為單位的“小狗經濟”,活力強、創新力強,局部形成了產業集群,但缺失產業龍頭。
2003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群象”優勢盡顯。山東憑借大型企業、國有企業、傳統資源型企業,一舉超越江蘇,坐穩全國第二。2009年經濟危機后,中國經濟換擋減速,進入經濟新常態。“三期疊加”對山東的影響不小,“大象們”更是首當其沖。
“山東以鋼鐵、煤炭、水泥、化工和造紙為主導產業,給人傳統的印象是‘傻大黑粗’。即使大型民企,如魏橋集團、信發集團、南山集團,也都靠傳統資源型產業。”山東財經大學教授陳華說,在新常態下,這些產業無一不面臨著產能過剩與節能減排的雙重重壓,山東“群象經濟”舉步維艱。據統計分析,山東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中,86%的成本為直接材料費用。
區域經濟本來如同自然生態,大企業是產業龍頭,中小企業為其配套,從而形成相互支撐、分工協作的產業集群。可如果中小企業太弱,反而可能遭“群象”擠壓。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過去山東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孱弱,導致了產業鏈條斷檔。如汽車、電子產業零部件配套要南下廣州、技術研發則要北上北京。久而久之“群象”個個大而全,難免陷入自我封閉、效率低下、創新乏力的怪圈。中小企業也失去了好的發育和成長環境。
2009年,山東被江蘇反超、經濟排名退至第三位。
2013年,新一屆山東省委、省政府針對山東經濟展開全面調研,與沿海各省進行橫向對比,最終得出的結論,正如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所說——“民營經濟是我省的一個短板”……“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
姜異康一句“民營經濟短板論”點中了山東經濟結構的命門,而這一短板的形成則是由來已久。反映在產業上,山東農業產值全國最大,“群象”中國企占據的比例過高。早在2009年,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就已占到全省GDP的73.6%;2012年江蘇省這一數字達到66.7%,而山東省2012年僅有54.7%,分別比浙江(2009年水平)、江蘇低18.9和12個百分點。
2012年,在人均GDP方面,江蘇為68438.52元,浙江為63346.7元,廣東為54324.53元,山東省為51895.49元,遠低于蘇浙粵3省。分析形成這一差距的原因,山東省工商聯在一份調研報告中直言:“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后是主要因素。”一位該省工商聯人士稱,民營經濟弱勢很大程度上與民營企業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往往被邊緣化有關。
體現在統計數據上,盡管這幾年經濟規模始終保持了全國第三,但是2013年,山東各類市場主體新登記戶數和民營市場主體新登記戶數均列廣東、湖北、江蘇、浙江之后,僅居全國第5位。每萬人口擁有私營企業77.4戶,低于全國92.1戶的平均水平,每萬人口擁有個體工商戶320.8戶,低于全國326戶的平均水平。這些數字通常被看做市場活躍度和新市場動能的體現。
同樣是2013年的統計數據,山東省設立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從數千萬元增至1.3億元,但卻遠遠少于廣東、江蘇,就連經濟總量較低的山西省也已達到每年6億元。
一份調查問卷顯示,46%的山東企業家認為“民間投資存在所有制歧視”。在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方面,民營企業在諸如出版、醫療、石油等領域存在“玻璃門”、“彈簧門”現象,把民營企業排斥在外。一些企業家表示,部分領導干部存在“恐私”心理——他們與國企交往時沒有心理壓力,與民企交往或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時,卻往往擔心人們懷疑營私舞弊,許多地方政府寧愿把資產和企業無償劃轉給國企、央企,也不愿賣給民企。
一位山東行業協會負責人說:“與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相比,山東改善營商環境、提振民營經濟,最大的障礙就是多年固化下來的、保守的思想觀念,而改變它絕非一朝一夕。”
山東省下了決心,要補上民營經濟這個短板。
2014年7月,山東省專門召開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現場為該省的服裝品牌“如意”代言:我穿的衣服是“如意”的,是我們省自己的民營企業品牌;我省民企的服裝和品牌都不差;紡紗行業居國內同行業第一位,布匹居第二位,印染也在第二位或第三位,而服裝也居于國內前五位,可謂大有作為……
郭樹清將民營經濟定位于“山東省經濟未來增長的主要源泉之一”。他說,民營企業是增加最迅速的市場主體,民營經濟是發展最有活力、創造力的板塊。山東正處于“轉方式、調結構”過程中,急需民企的力量提振山東經濟。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激發民企的力量,政府可以為民企做些什么?
突破從傳統產業開始
產能過剩、市場蕭條、能耗高、污染重……2013年前后,山東化工、鋼鐵、煤炭、造紙、水泥等行業,這些詞兒讓企業備感煎熬。民企主導的造紙行業也是如此——造紙業給外界的傳統印象是高污染、高耗能,連續多少年,國家整治產能過剩和高污染行業,造紙業都是榜上有名。
2013年,山東省政府推進六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造紙被列為第一個試點產業。
這是一個讓人意外的選擇。當時一種觀點認為,全國造紙產能至少過剩20%以上。紙張價格一度出現了斷崖式暴跌,訂單需求銳減,而日漸提高的環保指標又壓得企業難以喘息。山東為何將造紙行業選作突破口?“相對于鋼鐵、煤炭,造紙業在山東總量不大,但也有著自身的優勢。”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名譽會長、太陽紙業董事長李洪信說,山東造紙業在全國連續十多年排名第一,產業基礎雄厚。更為重要的是,民企在這一產業中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民企的活力、創造力正是拯救產業最關鍵的要素。
2014年初,山東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為造紙業轉型升級開題——“堆積如山的紙張,能不能轉化為高檔印刷品和精美的包裝?”“在轉型升級方案制定中,山東省省長郭樹清與相關部門專門趕赴各大紙廠調研,將環保確定為主導方向,抓住了產業轉型升級的‘牛鼻子’。”李洪信說,山東省在技術引進、產能升級、環保排放等方面給予了一系列產業扶持資金,以金融杠桿推動了企業的轉型。
這一年,山東省政府為幫扶實體產業、化解民企資金瓶頸,決定設立省級政府引導基金。截至2016年11月,共設立了19個方向的省級引導基金,批準參股子基金51只,基金總規模達1451億元,重點投向則是企業轉型升級以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
山東紙業商會會長王澤風記得,一次匯報中,當聽到泉林紙業研發出新型秸稈造紙的創新性技術時,省長郭樹清打斷他,轉身對在座的省科技廳、農業廳和財政廳主要負責人說,要去企業進行現場調研,項目果如匯報所說有很大的技術優勢,就要大力支持。會議結束一周內,山東省多個部門趕赴泉林集團調研,農業廳撥付了3000萬元作為基礎扶持基金支持企業的發展。
產業規劃指引、產業基金推動,山東造紙業釋放出新的活力。太陽紙業制定出“四三三”發展戰略,從產業用紙向生物質新材料、快速消費品轉型;華泰紙業從新聞紙轉向新型教材、環保型文化紙;泉林紙業研發秸稈新技術;世紀陽光則選擇跨界包裝產業……“如今,山東造紙成為首先取得轉型升級成果的產業。”王澤風說,經過自我突破與創新,山東主要造紙企業均開辟出新的轉型方向,環保和技術裝備均升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行業利潤持續提升,許多工廠門口提貨的卡車又排起了長隊……
山東石油煉化,這個同樣是民間資本主導的產業,其命運轉折也頗有代表性。
2000年,在經歷多次清理之后,山東保留了21家地方煉廠,這些煉廠一共有133萬噸原油指標。可是,到2014年,山東地煉的一次加工能力已超過1億噸,原油指標卻紋絲未動。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原會長劉愛英說,十多年來,山東煉廠苦于無油可煉、產能閑置。
2012年,國務院下發鼓勵和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新36號文”,明確“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扶持政策要公開透明,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這讓山東地煉老板重新燃起了希望。
2013年3月,山東煉廠以協會的名義在全國兩會期間遞交了一個提案,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由行業代表在李克強總理來山東團時當面匯報。當年8月,國務院下發的83號文明確:“賦予符合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
這意味著煉廠的訴求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但事情的進展出人意料。2013年9月5日,財政部派出的調研組告知,國務院批復了1000萬噸原油給山東地煉,財政部已將100個億的稅收列入計劃。他們此行就是來調研稅收上繳情況。
現實是,雖然有了框架性文件,但沒有具體細則,地煉還是沒有獲得一噸原油。劉愛英當時表示,如果現在政府能增加1000萬噸原油,山東仍能保證完成100億元的稅收任務。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再次來到山東團。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在匯報時,第一個問題就是希望地煉原油進口使用配額盡快落實。
當年7月3日,國務院在長沙召開部分省份和企業經濟座談會,郭樹清再次為山東地煉喊話:希望先期得到2000萬噸進口配額。
中央態度明確,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直接推動了油權申請的進程。劉愛英記得,2015年2月17日,山東地煉等到了期盼15年的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劉愛英熱淚盈眶。她終于在退休前實現了幾十年的夙愿,為諸多煉廠爭得了原油使用和進口權。
就整個山東經濟而言,地煉所占比重可謂微小。因此,油權申請或許是觀察政府與市場良性互動的最好窗口——政府的確不遺余力地支持地方煉廠申請原油使用、進口資質,但并沒有放棄監管標準,而是以淘汰落后產能、環保排放升級為先決條件。在原油指標申報中,山東省政府進行預審,監督淘汰落后產能、排污達標。山東煉廠獲得油權時同步完成了產業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地煉企業加工原油及燃料油合計8680.9萬噸,同比增長47%。地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924.9億元,實現利稅317.7億元,分別較2015年增長21.7%、79.1%。青島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原油進口量值齊增,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拉動進口總值增長11.8個百分點。”
群象經濟裂變
補民企短板,不僅要讓“大象”卸下包袱重新起舞,更重要的是激發創富潛能,培育更多的市場主體,以增量帶動新興產業和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落地,最終形成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產業集群。
政府要做的事情,首先是簡政放權,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2013年3月,《山東省工商局關于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化市場環境的意見》發布,30條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了市場的準入門檻;同時,山東制定出各級政府的權力清單,給出了簡政放權的目標——“本屆政府行政審批事項要減少1/2左右,使山東成為行政審批項目國內最少的省份”;備受關注的山東“金改”,則為中小企業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最為頭疼的融資難題……
企業的感受是直接的。
步長集團曾是一家位于西安以制藥為主的民營企業,董事長趙步長一度榮膺“陜西首富”的稱號。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山東通過不斷提供優質的營商環境,最終2016年扶持其成功上市,使該集團產業和投資重心從陜西西安轉移到了山東菏澤。
為了引入步長集團重心東移,山東菏澤當地政府提供了“店小二”式服務,指派專人幫辦對環評、安評、規劃、土地等相關報批手續,無論是企業高管租賃房屋,還是親屬就業、孩子入學都會出面協調,“墻內”的事企業負責,“墻外”的事政府幫助協調。“在其他地方建廠跑手續,一年時間也不一定夠用,但在菏澤高新區建廠從動議到施工不到兩個月就能完成。”最初步長集團看中的是當地一個國家級中藥“穩心顆粒”的藥號,可后來趙步長力排眾議把原計劃在上海、西安、北京等地的投資項目轉移到山東菏澤,看中的正是這里的營商環境。
大企業審批項目的速度明顯加快,大量中小項目直接下放到了各地審批。山東省造紙協會會長王澤風說,過去有的企業上馬一個40萬噸的造紙項目兩三年都跑不下來,簡政放權后山東不到半年就辦齊了手續。
統計數據也印證著改變。2016年,山東省新登記各類企業51.3萬戶,同比增長26.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2.3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金)2.6萬億元,同比增長75.6%。至2016年底,山東實有市場主體達到710萬戶,位居全國第二位。
即使如此,山東依然處在追趕狀態。從萬人創業率看,2016年山東平均每萬人創辦市場主體721戶,而浙江是950戶、江蘇875戶、廣東826戶。從注冊資本(金)數量看,到2016年底,山東實有市場主體注冊資本(金)僅相當于廣東的45.1%、江蘇的61.2%和浙江的91.5%。
差距不只是在市場主體層面。在“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行榜中,浙江、江蘇、廣東入圍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名,分別達到134家、94家和50家,而山東是46家。
為此,2016年,山東省政府召開品牌建設大會,張裕、東阿阿膠、海爾、青島啤酒、金正大等知名品牌被省長頻頻點贊。今年2月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27個品牌被寫入了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企業、政府、社會各個方面一起努力,把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宏濟堂、德州扒雞等老字號的牌匾擦得锃亮;把海爾、海信、張裕、重汽、如意等大品牌叫得更響;還要花更大力氣支持歌爾、豪邁、迪尚、紅領、乖寶等眾多成長型品牌在海內外闖出更大天地”。這被稱為史上頭一遭。
品牌的背后是企業家的活力和創造力。按照時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的話說:“企業家是創業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我理解,企業家精神就是永不滿足、不斷創新、追求卓越、實現完美。”
企業家精神需要體制機制的激發和保護。去年8月,山東省召開全省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工作會議,省委書記姜異康專門批示:各級各部門要把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踐行“親”“清”政商關系,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環境,充分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段落闡釋“切實抓好產權保護制度落實”,并提出下決心依法糾正一批侵犯企業產權的歷史積案;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進一步完善與非公有制企業和商會協會聯系溝通機制,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弘揚企業家精神……
這種變革對經濟的影響是可見的。以前,江浙一帶被稱為“小狗經濟”,山東則被稱為“群象經濟”。如今,兩種經濟生態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頗有殊途同歸的趨勢。
江浙一帶的“小狗”迅速壯大,誕生出阿里巴巴、吉利這樣的產業龍頭,山東也開始形成大中小企業構建而成的布局完整的經濟生態。在化工、橡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山東正在著力打造若干個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之配套的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群象”身下不同梯次的經濟生態結構開始豐滿起來。
“引來一個、培育一批、繁榮一片”。2016年,在當地政府一力支持下,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融資近40億元。步長集團還將在山東菏澤投資17.5億元,建設一個大中醫藥項目生產基地。當地政府希望,就此帶動上下游中小型規模的供應商一體入駐,形成完備產業鏈。
引入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營商環境的改善招徠了“鳳凰”,鳳凰筑巢又引來更多企業落戶。健民藥業、天草藥業、方明制藥、睿鷹先鋒、遠東海創生物科技、華普醫療科技等一批醫藥及相關配套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目前,山東菏澤已然形成了大企業孵化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配套大企業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政府也規劃出一個產業特色鮮明的千億級產業聚集區。
根據山東省去年10月發布的《山東省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間山東將培育過2000億元的產業集群10個、2000億-1000億元的30個、1000億-500億元的60個。同時,山東計劃重點發展20大類產業集群,其中包括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產業等7大新興產業集群和食品、紡織服裝、機械制造、汽車及配件等13大傳統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山東省產業集群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在實行了國企改制、‘雙創’、‘混改’等一系列振興民營經濟的改革之后,山東省原有的經濟生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