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3-02 23:22:03
齊魯網濟南3月2日訊 最近幾年,正月里很少能見到專業的高蹺隊表演了,在 鑼鼓聲聲中,濟南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隊員們給市民帶來了自己的絕活。
隊員們表演的認真投入,觀眾們看的是如癡如醉。在展現出高難度動作時,總是能收獲一片叫好聲。不少市民覺得,能在正月里看到這種傳統的高蹺,非常的新鮮。傳統的裝扮和技藝,在充滿現代氣息的泉城路上,似乎不是那么的協調,但觀眾卻又是說不出的喜歡。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蹺曾經紅火一時。那時候,幾乎每個村都有自己的高蹺隊,并且每個高蹺隊也都有自己的絕活。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蹺,似乎已經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更是慢慢的被大家遺忘了。 每到過年,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隊員就會湊到一起,從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給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
技藝傳承 90后、00后成主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高蹺隊員的一場表演盡管很短暫,但從化妝到演出,卻是一個繁瑣的過程。
還有一點可能大家想不到,目前這個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隊員,大多數都是90后和00后的年輕人。
西關高蹺隊的組織者和負責人劉海峰,從小看著踩高蹺長大,對傳統技藝有著特殊的感情。他說自己組織人玩高蹺,完全是為了老一輩的傳承。“高蹺也是一種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接手高蹺隊時,正是高蹺隊青黃不接,臨近散伙”。
這位90后,通過組織自己的同齡人來玩高蹺,漸漸的又把名號打起來了 ,現在每年能聚起30個左右喜歡高蹺的隊員。
現在高蹺隊的這群人已經養成了習慣,那就是從年初一到年十五,基本都聚在一起,就和親兄弟一樣,上演幾場演出。
踩高蹺,就有各種角色裝扮,而化妝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節約成本,往往都是隊員之間互相幫忙。一個人20來分鐘,全部隊員畫完要2個多小時。
踩在腳下的不僅是高蹺,也是一種追求和傳承
對大多數隊員來說,踩在腳下的不僅僅是高蹺,也是一種追求和傳承。有人認為踩高蹺的他們是為了賺錢,但對他們來說,被觀眾認可和接受,才是最重要的。 濟南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隊員,小的只有十六七歲,大的有六七十歲,正是在這一老一少之間,高蹺的技藝在一直傳承。
高蹺,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而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高蹺更是高上加高,最高的達到了1米9左右,綁好了高蹺后想順利地站起來,那必須得坐在1人多高的地方綁。而綁高蹺,也是一個技術活。濟南西關海峰高蹺隊的隊員說,“綁高蹺必須注意,一定要緊,但也不是瞎綁,綁法也得是專業的 ,如果綁不緊的話,就會掉下來,非常危險”。
在追求夢想和守護傳承過程中,高蹺隊隊員收獲的是掌聲,也會帶來傷病。摔得骨裂,摔個腰疼,腿疼很正常。但他們最大的心愿是看這些觀眾發自內心的笑了。
在表演中,我們在這群高蹺隊員的臉上,看到了發自內心的快樂,傳統的高蹺技藝就在這種快樂中慢慢的傳承著。
閃電新聞記者 馬銳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