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5-21 20:58:05
齊魯網5月21日訊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中國的改革之路越走越寬,開放之門越開越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我們要總結經驗、乘勢而上,在新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新時代東風浩蕩,中國夢曙光在前。今天起,山東廣播電視臺開設“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專欄,回顧改革開放歷史,展示新時代的美好前程。今天將播出第一集: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第一聲春雷。
70歲的中共菏澤市委黨史委原主任田浩存告訴記者:“1977年深秋,我正在曹縣公社一個聯立中學擔任民辦教師。這時候,從北京傳到地方一個消息——高考要恢復了。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像我們那一代人啊,這個心情的激動是無法言表。我已經29周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報名以后,離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用我原來在曹縣一中的高中課本開始了復習,在煤油燈下通宵達旦。1977年12月9號正式參加考試,我是在曹縣第八中學,考試的時候是兩個人一個座,但是考場秩序是非常好的。”
1977年之前,對像田浩存這樣的青年來說,高考還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1966年到1972年,除北大、清華等少數高等學校試點招收少量工農兵學員外,高校招生幾近停滯。1972年,高校雖然恢復招生,但實行單位推薦制。1977年,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與會學者呼吁改革招生制度。8月11日,歷時44天的第二次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時任山東省教育廳計財處副處長的馬慶水,見證了這個歷史的拐點。
72歲的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馬慶水告訴記者:“小平的講話里是講的很明確了,從高中生中選拔大學生,是個好辦法,可是會議代表呢,就翻來覆去的要找毛主席著作,看毛主席講過沒有這個話,遲遲這個文件出不來,‘兩個凡是’那時候禁錮的很厲害。”
最終,鄧小平一錘定音,關閉11年的高考閘門再次開啟,并決定當年冬天就進行考試。對山東來講,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考試用紙。
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馬慶水告訴記者:“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的高啟云問一輕局負責同志關于考試用紙的問題,他說解決不了,弄不來,高啟云就火了,我不管你弄不弄的來,攔路搶劫也得弄來。最后那一年,還是動用了印《毛澤東選集》的紙。”
當年,中國有570萬考生走進考場,27萬多人被各高校錄取,而山東有80萬考生,1萬人被錄取。田浩存最終以菏澤地區文科第一名考入山東大學歷史系。知識有用點燃了青年們的激情,10年后,田浩存的大兒子田霖,以曹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法律專業,和父親成為“父子校友”。
山東城建集團副總經理、田浩存的兒子田霖表示:“看到知識改變命運,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身邊,他看到的一些書,《基督山伯爵》《流浪者》,好多世界名著講給我們聽,他剛走出校門不久,我就進入山大,父親的學生、父親的同學、父親的老師很多都教過我”。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超過兩億人參加了全國高考。40年,高考在改革中前行,從人工閱卷、人工統分、現場錄取,發展為網上閱卷、計算機統分、遠程網上錄取,公平公正成為高考的生命線。
從教34年的山師附中高級教師袁競告訴記者:“我每年都送考,出租車司機就說,對我們來說,在中國,我覺得最大的公平就是高考,因為不論是下崗工人的孩子還是高官的孩子,我們都達到這個平臺上,只要分考到這個地方去,我就能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如今,田浩存的孫女田昱然正在菏澤一中讀高二,明年她也將走向高考考場。
田浩存的孫女、菏澤一中高二學生田昱然表示:“我覺得現在高考跟原來比較它更人性化一點,我覺得它就像是從原來那種七老八十的古板老爺爺,變成了現在跟我們差不多的同齡人,讓我們更容易親近它了,唯一不變的是,它依然是你改變命運的一個機會。”
40年來,山東高等教育蓬勃發展,高校數量從13所到145所,高校在校生從3萬到258萬,高考錄取率從10%到85%,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考試招生制度做出全面部署,山東成為繼上海、浙江之后的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到2020年,山東將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早期報道:
1977年高考狀元追憶40年前高考:一張準考證改變人生
“這張準考證,我珍藏了40年,他見證了我們那一代人命運的改變,更是我人生拐點的見證。”這張巴掌心大小、顏色泛黃的紙片,便是菏澤69歲老人田浩存珍藏40年的準考證。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給百萬祈盼“知識改變命運”的學子帶來了希望。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1977那年,29歲的田浩存高中畢業已經10年,而且還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國家恢復高考,田浩存放棄工作再去準備參加考試,對他來說,既是機遇,又是不小的挑戰。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當田浩存得知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時候,最初他還半信半疑,難道改變人生的機會真的來了嗎?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姐姐田浩梅專程回到老家,找到田浩存,勸他一定要報名參加高考。田浩存的同事于福存也勸他,“大家都知道你是曹縣一中的學習尖子,不報考可惜了!”于是,田浩存終于下定決心報名參加1977年的高考。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真正拿到準考證是在1977年的11月,那時距離高考時間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張準考證,我為之期盼了10年,曾幾乎黯然失望,沒想到它終于還是被我等來了!”田浩存回憶。直到40年后的今天,田浩存還是如瑰寶一樣珍藏著這張準考證。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當年的田浩存,在菏澤當地一所民辦中學當老師。報名參加考試后,田浩存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晚上輔導孩子上完晚自習,等所有學生回家后,他才開始在灰暗的煤油燈下埋頭苦讀。圖為田浩存在向記者展示過去的老照片。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1977年的那一場高考,全國有570萬人報考,菏澤地區就有8萬多人。時隔40年,田浩存對當年的高考情形依然記憶猶新。“當時考生是兩個人一個書桌,考場的秩序非常好,因為大家都知道,參加這場考試的機會來之不易。”田浩存依然記得當年的語文試卷中的作文題目——《難忘的一天》。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那場考試田浩存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山東大學歷史系。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四年的大學學習后,田浩存順利畢業。圖為田浩存畢業時的畢業照。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畢業后,田浩存被分配到菏澤老家,從事黨史研究工作。圖為田浩存畢業分配的報到證。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10年后,田浩存的大兒子田霖,同樣以曹縣文科狀元的優異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學習法律專業,成為“父子校友”。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如果沒有那場考試,我可能還是一名民辦學校的教師,正是那一場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回想起40年前的高考記憶,田浩存滿心感慨。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亓子涵 趙佳 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