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5-28 11:53:05
齊魯網5月28日訊 5月28日,大慶的肇源縣作為青島海水稻種植的試驗基地,300畝地在插秧機的輔助下種上了海水稻。
東北,素來有“北大荒米糧倉”之譽,而且作為中國四大平原中面積最大的東北平原,無論是環境氣候土質土壤產量品質都不愧中國糧倉的美譽,可在這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也有一片鹽堿地,就集中在大慶市。松嫩平原的耕地面積800萬公頃,其中鹽堿地面積56.08萬公頃,占到7%,大慶擁有水田150多萬畝,大部分土壤都含有鹽堿成分。甚至素有“堿包垃,破皮荒,光上糞不打糧”的說法,幾乎草木難生,就連城鎮綠化美化都必須人工換土才能實現。這里的土壤褐色表層泛白,全鹽含量在4‰以上,為強度鹽堿地。
有人說,那這里是不是就只能荒廢著,什么也種不了?其實并不是,大慶南鄰松花江,西鄰嫩江,引嫩工程水渠給大慶發展水稻改良鹽堿地提供了物質基礎。當地利用淡水灌溉鹽堿地,種植面積達到了15萬畝,畝產突破700公斤,大慶地區屬于內陸以堿性為主的蘇打鹽堿地,為此還專門出現了針對松嫩平原蘇打鹽堿稻作區耐堿性水稻。而本地農民對于鹽堿地上種水稻的技術也基本掌握,可以說改良鹽堿地種植糧食作物,或者引進抗鹽堿經濟作物,是當地探索開發利用鹽堿地的兩個方向。
如何高效環保利用鹽堿地黑土地的優勢,當地人便把目光投向了海水稻。當今世界,鹽堿地改造對人類意義重大?!昂K具M行測產”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代表,寫入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新年賀詞。
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指導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海水稻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以鹽堿地稻作改良技術為集成突破口,海水稻研發中心大力開展問題土地治理工作,已經在新疆、黑龍江、東營、延安、江浙沿海等地區的不同類型鹽堿地上試種示范,為荒蕪的土地帶去生命的希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