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13 15:02:12
齊魯網12月13日訊 12月13日,《人民日報》第24版刊發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總制片人胡韶紅的創作經驗談,對《美麗中國》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節目”的節目創新、宣傳推廣經驗等做了詳細介紹。以下為《人民日報》全文:
生態節目《美麗中國》告訴你
“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創意空間)
胡韶紅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13日 24 版)
最近,有關陜西榆林毛烏素沙漠“變綠洲”等消息成為社會熱點。這件被網友稱為“最該上熱搜的事”也終于登上熱搜和頭條。
說“終于”,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網絡流量時常被所謂“小鮮肉”“小鮮花”“爽劇主角”占據。但治沙英雄牛玉琴、張立強祖孫三代帶領群眾36年種下2850萬棵樹木卻幾乎無人知曉……是時候把鏡頭對準生態文明建設的倡導者、宣傳者、踐行者,把流量還給群眾,這是生態節目《美麗中國》樸素的策劃初衷。
2017年,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呂芃提出了打造首個生態節目的創意,“山東廣電作為孔孟之鄉的主流媒體,應該有這樣的擔當”。節目填補了國內生態節目的空白,也意味著巨大的創新壓力。《美麗中國》創作團隊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反復研討,最終舍棄了“知識競賽”“互動游戲”等模式,敲定了以“綠色發聲人”講述為主、輔以年輕人觀點交鋒和專家學者政策解讀的核心節目模式,因為“沒有什么比真實的故事更動人”。
能否尋覓到有典型意義又有故事的“綠色發聲人”是節目成敗的關鍵。欄目組幾乎跑遍全國各地,尋訪了數百位生態文明踐行者,拍攝足跡逾10萬公里。最終遴選的“綠色發聲人”中,有參與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的建設者,有踐行樸素生態環保理念的普通人,也有前沿生態理念、環保科技的分享者。
通過回鄉創業的賈偉,觀眾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土壤和重要意義;通過江豚保護人蔣憶的講述,大家知道了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緊迫現狀;“零垃圾生活”倡導者湯蓓佳,分享了“一周只產生一小盒垃圾”的竅門;山東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帶領村民把落后村治理成“最美休閑鄉村”;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朱錦,研究出無甲醛生物基木材膠黏劑;留學歸來的李鴻怡,則出人意料地跟著父親養殖蟑螂處理廚余垃圾……
這些人物有熱騰騰的煙火氣,也有生活的智慧,有自覺的踐行,也有帶動他人的光芒,有生態文明意識,也有著堅定的信仰。他們之中超過半數為共產黨員,節目組要求他們在演講中全部佩戴黨徽,彰顯了黨對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堅強領導,以及黨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節目宣傳推廣中,我們把短視頻作為核心,一條條濃縮了人生體驗的短視頻,“帶著泥土氣甚至冒著點傻氣”地在社交平臺引起轟動性的傳播效應。“山東衛視美麗中國”“賦你一個中國名字”等多個話題登陸微博熱搜,全網短視頻的播放量已接近1億次,欄目微博主話題的閱讀量則有14億之多。“每當國歌響徹,每當紅旗揚起,每一次我的選擇,都是讓你更加美麗”……國慶節期間,我們以生態文明踐行者的生動群像為內容,制作原創推廣曲《美麗中國我愛你》,播放量超過1500萬次。
這一切,不代表節目做得多好,而是生動說明了全社會對生態環境現狀高度重視。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理念,早已在民間達成最廣泛的共識。這句話,在治理毛烏素沙漠的張立強口中,是“樹就是命”;在守護長白山原始森林30年的楊海山口中,則是“要對得起生咱養咱的土地,也要保護好生咱養咱的老家”。
生態環境,如同眼睛、生命一樣寶貴。那些正被以各種形式踐行著的生態文明理念,則如同鉆石一樣珍貴耀眼。正如節目口號“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說的那樣,我們應該共同行動起來,讓一件件生態文明行動,擁有“熱搜體質”,成為真正的“流量擔當”。
(作者為山東衛視《美麗中國》總制片人)
《美麗中國》是山東衛視推出的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于2018年9月15日—12月1日每周六晚21:20播出。節目每期邀請三位生態文明建設者作為“綠色發聲人”依次出場,采用“短片+演講”的方式,講述生態文明建設故事,發起相應倡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中國傳媒大學高級研究員吳學蘭、文化學者薩蘇作為點評嘉賓深入解讀,八位“80后”“90后”青少年組成“青春觀察團”,針對“綠色發聲人”的觀點進行辯論和探討。
節目播出后,引發廣泛的社會影響,多個節目卡段視頻在網絡引發爆款傳播效應。獻禮新中國69歲華誕,節目原創推廣曲《美麗中國我愛你》MV,根據毛烏素沙漠治沙英雄張立強故事剪輯的短視頻“樹,就是命”,中科院珠峰站監測者王忠彥的節目短視頻“在珠峰搞科研是種什么體驗”等上線后,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等上百家媒體、機構微博大號集體推薦,刷屏社交平臺。截至目前,節目微博話題總閱讀量16億。
作為全國首檔生態節目,《美麗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和對節目模式的創新探索,得到主管機構、主流媒體、專家學者的高度肯定。10月29日,中宣部《新聞閱評》表揚節目“在形式創新上下功夫,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講情感”,“對鼓勵全民共同行動、建設美麗中國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11月1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日報》表揚節目“展現當代中國人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所作出的努力”,“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美麗中國建設”。
除《人民日報》外,11月15日,《光明日報》刊文表揚《美麗中國》“用‘綠色發聲人’的真實故事、樸實話語打動人”,并呼吁“小大正不應該只是山東衛視一家的節目理念,而應該成為國產綜藝節目轉型發展途中的共同追求”;12月3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刊發整版文章肯定節目“注重社會效益”,已成為“新興的生態節目樣板”。
節目收官之際,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8年第三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表彰,要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認真學習借鑒這些節目的好做法、好經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