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2-13 06:45:12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百歲老人孫晉良是抗戰老兵,也是山東目前唯一能找到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F今生活在濟寧微山縣。值此第六個國家公祭日,閃電新聞記者前往濟寧微山縣專訪這位老兵及其家人,帶您共同聆聽那段血淚史。
一腔熱血偷赴南京,守護家國不做亡國奴
在微山縣韓莊鎮,記者見到了孫晉良老人,這兩年由于身體的原因,老人臥床難下,和小兒子生活在一起。躺在床上的孫晉良已經無法清晰地表達,大多數的交流只能通過眼睛,但他的身形和精神頭,都能讓人聯想到他年輕時滿懷熱血的樣子。
1937年,孫晉良只有17歲。“七七事變”后,日軍進攻山東,日機對兗州狂轟濫炸,正在鄉師讀書的孫晉良正是從那起埋下了一顆參軍夢想。但那時孫晉良的身高只有一米五,不能滿足入征兵最低身高一米六的條件。這年11月底,一腔熱血的孫晉良背著爹娘偷赴南京參與對淞滬會戰傷兵的救護工作。
小兒子孫中清回憶,孫晉良過去提到奔赴南京的經歷時,就會提到一位孔德剛的人,這個人是山東曲阜人。孫晉良乘火車抵達南京浦口,而后轉坐輪渡到達下關,找到在南京三十七陸軍醫院任醫務主任的孔德剛,要求參加對“淞滬會戰”中撤下來的傷兵的醫療救護工作,孔德剛對他們的到來十分歡迎。
二兒子孫中亞曾經問過孫晉良為什么義無反顧地要往南京去,孫晉良回答很簡單:“我就是要守護自己的國家,不做亡國奴。”
“萬人坑”邊死里逃生,兩次險些倒在日本人槍下
孫晉良躺在床上時,偶爾嘴巴里會喊出一兩句話。常年在身旁伺候的小兒媳說,前兩年他會常常說到“槍火、炮彈”之類的字眼,但是最近都沒有再講過。他的身體上看不出明顯的傷痕,只有一直陪伴他的家人知道,有些刻在他心上的傷痕永遠都愈合不了。82年前,孫晉良抵達南京不久,南京保衛戰就開始了,南京城一共打了5天仗。南京淪陷后,他兩次險些倒在日本人的機槍下。
1937年12月9日夜、10日拂曉,日本人開始攻打南京南門:中華門和光華門。孫晉良的任務是去陣地上運送傷兵。“他跟我們講那里已經遍地是中國守軍的尸體和傷兵,那個慘啊,到處都是嗷嗷叫聲”,小兒媳張建萍曾聽老人回憶,12月9日、10日,孫晉良都是這么度過的。
此后的日子對孫晉良來說是一個夢魘,他已經記不清是哪一天,他和南京的守軍們一起被拉去“機槍點名”。在“萬人坑”邊上他眼見著大家一個排一個地站著,其他人一個排一個地倒下。排到孫晉良之前,他因為被發現還未入伍而被拉出了“死亡隊伍”。另外一天,他們一隊人被押往“死亡地點”途中,他和身后的人突然被拽出來做苦力,搬運一些東西,從而與死神擦肩而過。這些經歷,他的兒女們講起來幾度哽咽,也讓他們對南京的情感百味陳雜。
78年后再回南京:“還能聽到那時候的炮聲”
南京大屠殺之后,孫晉良報考黃埔軍校,最終成為十六期一總隊炮科學員;1941年,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孫晉良奔赴前線,成為戰場上一名炮兵。1948年底,孫晉良回到家鄉。
2015年12月13日,孫晉良在小兒媳張建萍的陪伴下再次回到了南京,在中華門的城墻邊上,他摸著石頭對張建萍說:“我還能聽到那時候炮聲。”這句話讓張建萍當場濕了眼眶。
在孫晉良身體還硬朗時,他一直和老伴單獨居住。如今這棟老房子里落葉滿地,但是一進屋門,滿墻的錦旗依然十分醒目。進入晚年之后的孫晉良與子女最常說的話是知足。在孫晉良看來,比起從前,如今的生活已經很好,“我很知足”是他重復最多的話。
閃電新聞記者 李靜怡 實習生 葉佩杉 通訊員 馮黎麗 溫劉慧 王懷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