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頻道
2020-07-01 10:42:07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日訊 為更好展現全省廣大“兵支書”的精神風貌,講好退役軍人故事,由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山東省首屆“優秀兵支書”發布儀式于7月1日在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播出。發布儀式的主題是“當好領頭人,建功新時代”。
山東是駐軍大省、兵員大省、安置大省,這片紅色沃土每年為部隊輸送大量優秀人才,也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杰出模范退役軍人。目前,在全省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超過20%是退役軍人,他們無私奉獻、敢于擔當,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東省首屆“優秀兵支書”評選活動,共有20名基層黨組織書記被評選為“優秀兵支書”。他們不僅是優秀退役軍人的代表,更是服務基層、默默奉獻的“兵支書”的優秀代表。
濟南市劉緒生,有著不爭饅頭爭口氣”的血性,也有深入群眾一個個做調研的細致。
臨沂市閆士照,是個自掏腰包也要搞建設的鐵漢,也有著為老人建食堂的柔情。
濟寧市顏景立,靠著自身技藝,帶領全村致富,把村里變成了花園模樣。
淄博市高名生,不僅注重經濟發展,還注重強健村民的體魄,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青島市肖永飛,舍小家為大家,16年如一日帶領村民建設自己的家鄉。
威海市王文水,嚴謹求實。從8粒種子開始,一次又一次的種植實驗,一點一點溫度的調整,才有了現在百億元的產業。
泰安市耿進平,勇挑重擔。一開始被大家選舉當上村支書,他是拒絕的,但是對家鄉的責任感讓他一干就是34年,30多年來他捐出3000多萬。要么不干,干,就得干好。
東營市李永泰,百姓為先。“讓老百姓有路走,有錢掙,過上好的生活。”擔任村支書的22年來,他的每一天都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臨沂市任玉勇,敢打硬仗。面對傳統的宗族關系網,他盤活全村一盤棋,愣是把一個負債800萬的窮村,變成了一個擁有十幾個億的資產、人人羨慕的模范村。
煙臺市任尚泉,甘于奉獻。擔任村支書16年來,不領一分錢工資,自己墊錢帶頭搞致富。一家三代軍人,退伍不褪色,是家風,更是一種信念。
煙臺市孔愛華,把多年來細致入微的習慣帶入到了社區的工作當中。
棗莊市秦應煉,作為一名上過戰場、受過傷的老兵,更明白如今美好生活來之不易,他帶領村里集體創收過百萬,讓北池村村民過上了美好生活。
菏澤市張景憲,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不僅要帶領村民把生活越過越好,還要飲水思源,銘記先烈。
青島市紀奕坤,關懷退伍老兵,讓尊崇軍人的情感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德州市董吉增,把部隊良好作風延續到社區工作中,把每一位村民當成家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
濰坊市朱樂陽,不僅帶領村里的鄉親們發家致富,還成立雷鋒消防救援隊,帶頭義務為村里守好安全這道門。
濟南市張桂娟,十多年如一日,事無巨細關心關愛轄區居民,勇氣、堅韌和耐心讓她在社區中有口皆碑。
濱州市趙方東,帶領大家伙發家致富之后,時刻把村民的看病問題掛在心上,在村里實施大病救助,讓鄉親們看病少了后顧之憂。
微信圖片_20200701172141
聊城市劉萬濤,村里的大小瑣碎事情,他都清清楚楚。村里人都是他說鋼鐵意志、鐵漢柔情。
日照市單宗玲,公平、公正是他的工作準則,用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每項工作,既守初心,又暖民心。
他們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服務人民,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攻貧困、拔窮根的戰役,努力當好領頭雁,帶領村民奔小康。“優秀兵支書”的評選,既是對他們當好領頭人的認可,更是對他們建功新時代的褒獎。
閃電新聞記者 王翠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