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1-12 23:04:11
齊魯網11月12日訊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感嘆,生活、工作面臨這么多誘惑、選擇,該用什么招式破解?這個問題很大,簡直跟“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往哪里去?”一樣大。很多思想家窮其一生也沒弄明白。
劉夢溪只引用兩句話就解答了:“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他說,這兩句話,把整個人生的全部哲理都包括在內。
大道至簡,卻能讓人深深地感受到智力上的碾壓。這種庖丁解牛似的嫻熟,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劉夢溪一生的國學浸淫和對世道人心的觀察剖析。
逆潮流而動 30年前意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價值
劉夢溪,原籍山東煙臺龍口,出生于遼寧,當代文史學者和文化學者、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這個曾經的鄉下孩子,今年76歲了。2017年9月,在孔子故里召開的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上,他受邀做主題發言。
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文史哲》雜志主編王學典看來,劉夢溪的雜志和劉夢溪本人,將來要在中國文化這一段復興史上濃重地記上一筆,“把中國的文化看得很重、價值很高,現在看來覺得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劉先生就堅持現在這個立場,那時候恰好是新啟蒙,反傳統登峰造極的時候,劉先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說是逆潮流而動”。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各種文化思潮涌入中國,尤其是西方文化一時成為顯學,而綿延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卻被有意無意的忽視。但是已經中年的劉夢溪,在這場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長、興衰沉浮中憂心不已。“我也很關注這個潮流的變化,年輕人以西方的思想觀念為榮,我不否定當時這些介紹者和對西方思想倡導者的正面價值,但是在這種潮流下,我在思考中國古代的東西怎么看待呢?我們要走向世界沒有問題,世界不也應該走向我們嗎?”
調整研究方向 組建中國文化研究所促進文化復興
浸淫國學多年的劉夢溪深感中國五千年之文明、三千年之學術,蘊含著中華先人的智慧和世界價值,具有當代意義,能夠助推國家軟實力建設,他堅持把自己的國學研究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盡管他已經因為古典文化、尤其是《紅樓夢》的研究在學術界建立起名聲,但他還是調整方向。
1988年,在時任文化部長王蒙的支持下,劉夢溪組建中國文化研究所,并多方籌集資金創辦了《中國文化》雜志,在創刊詞里,劉夢溪寫明創辦雜志的目的:深入地創造性地研究中國文化發生和發展的歷史,探討中華文化的特質和整合規律,促進文化復興,推動現代化的進程。
劉夢溪表示:“傳統文化強調學習和傳承,可以使青年人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力,可以立足腳跟更好的吸收國外的好的知識,自己文化根基的積蓄和傳承,可以使一個人在意志上堅強地站立起來,從一個國家來講,傳統文化根底血脈接上以后,我們的文化自信會增強,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
雜志社雖然只有四五名工作人員,每年出版兩期,但從創刊以來,世界上研究中國文化的知名學者大都在這里發表過文章,雜志不但被國內許多大學館藏,還被歐美日的一些大學列為重點上架期刊,面向世界傳播中國智慧。
探尋國學大師涌現的奧秘 創作2500萬字煌煌巨著
創辦雜志之余,劉夢溪還把目光轉向近現代的國學大師身上:王國維、馬一浮、陳寅恪、梁漱溟、熊十力、錢穆、錢鐘書,在西學東漸、厚今薄古的浪潮下,劉夢溪在思索這些國學大師涌現的奧秘是什么,他就編了一套《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來尋找答案,這一尋找就是七年時間,最終《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成書35卷、2500萬字,由于長年端坐在書桌前,劉夢溪的腰部也早早落下了病根,“這對我的影響可以說是淪肌浹髓,它給了我一種力量,使我在思想上、精神上有一種力量,甚至感到這個力量是不可動搖的,不會向一些俗事來妥協。”
劉夢溪發現,在西方思潮涌入的時代背景下,凡國學大師都保持著獨立思考和研究,而定力就是來自于對本國傳統文化的自信,順著這些人的思想脈絡,劉夢溪逆文化長河而上,在中華文化的核心典籍中,最終抵達重新發現和整合國學價值的彼岸,“一定要往前走,追溯到源頭六經,這個時間對我來講很長,這個視野的打開對我很重要,這個是無窮無盡的,我現在還在這里面”。
國學中蘊含的價值讓劉夢溪受益無窮,隨著對傳統文化典籍的深入研讀,當年父親一句一句教給他的那些做人的道理,更加融會貫通,“一個人究竟能不能成功,在于你能不能‘立誠’”。
國學熱持續升溫 劉夢溪:學校應開設國學課
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迎來了全球五大洲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位專家學者,他們分別來自100多個儒學研究機構與學術團體,大會第一天上午,四位嘉賓圍繞“儒家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作主題發言,劉夢溪是其中唯一的中國大陸學者, 在劉夢溪看來,“恕”這個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的雅量,實際上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這個價值理念全世界都認同,全世界的人文學者都認為這是一條道德的金律”。
要讓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在現代社會得到傳承推廣,關鍵在于教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重新發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讀經班、國學課堂大量涌現,國學熱持續升溫。在高興的同時,劉夢溪認為這還遠遠不夠。
除了鼓勵加大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例,劉夢溪還提倡在學校里開設國學課,把傳統文化里優秀的東西提煉出來,跨越時空在現代發育,成為實現人和社會現代化的資源。“中國文化的基本的價值論理都在六經,而六經如果要跟當代教育結合,跟所有人都有關系,《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可以作為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一二年級主要的國學教材,一個是學它們的價值論理,還有這些典雅的文言文的陶冶使人能變得莊嚴起來,使人能活得有尊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