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03 19:09:10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以來,涌現出不同的職業,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各自的貢獻,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時代的進步,有的職業歷久彌新,有的職業日新月異。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不變的是社會需求,更是奉獻精神。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齊魯網·閃電新聞推出系列報道《執?業》,聽不同崗位上的普通人講述時代發展。
執·業丨海上農業篇:從制碘到養殖 “山東海帶咱是第一家”
齊魯網10月3日訊 海帶,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它并不是原產于我國,而是一個“外來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帶養殖經歷了60多個年頭。海帶源自哪里?它又是因何進入國內的?
那么答案來了——海帶最初進入中國是為了制碘!
海藻制碘喚醒海上農業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長、教授張燕霞介紹說:“土壤里面沒有碘、水里邊沒有碘,所以它食品里面就沒有碘,沒有碘的地區,它就長大脖子,生的孩子畸形,所以那個病當時叫地方病。”
20世紀60年代,一種叫做“大脖子病”的甲狀腺疾病在內陸地區大肆橫虐。與此同時,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制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兩彈一星”工程受到空前鼓舞,但火箭上天的催燃劑需要大量用碘。中國陷入碘危機。
張燕霞告訴記者:“當時碘缺乏到什么程度,連戰場上需要的碘酒里邊的碘都沒有。從日本進口,日本進口沒有批示,不準給中國碘,就是封鎖了。”消滅大脖子病,消滅碘缺乏疾病,是國家對人民健康提出的莊嚴承諾;解除碘封鎖,掌握制碘主動權,是國家對國防安全提出的部署要求。當時,中國唯一的碘資源就是海帶。但是,海帶含碘量僅有0.5%,要從0.5%的含量里提取出一公斤碘非常不容易。
從制碘到養殖 海帶價值逐漸凸顯
海帶養殖一直是當時沒有攻克的難題。1949年,邱鐵鎧畢業后與其他5人被分配到煙臺,專門從事海帶養殖研究。
當時煙臺水產養殖場,只有10多個工人和幾條小舢板,由留用的日本技師指導,進行小規模海帶試養。然而,連續幾年試養均宣告失敗。當時的離島條件是水的循環非常緩慢,流速僅僅是每秒5厘米,水的活動量很小。水流環境流速緩慢,造成了海帶養殖的困難。一次偶然的機會,邱鐵鎧發現,在用竹竿扎成的筏子上,個別海帶長得很好。苦苦實驗兩年,1955年,他和伙伴們終于研制出“海帶筏式全人工養殖法”,揭開了我國人工養殖海帶的第一頁。同年,邱鐵鎧來到位于榮成的山東水產養殖場俚島分廠,開始探索“海帶施肥養殖法。”
邱鐵鎧說:“水質條件差,所以沒辦法,提出了施肥養殖。這就是當時在養海帶,能夠成功的一個條件。”靠人工施肥,提高海水含氮量,貧瘠地區海帶養殖產量增加了5倍。1957年,國家水產部確認了“海帶施肥養殖法”。1958年,邱鐵鎧采用垂掛苗繩養殖方式將海帶培育成功。同年,青島海邊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里傳來歡呼聲,山東海藻制碘小組迎來技術的春天——提碘成功。
張燕霞介紹,從海帶里提碘也是全世界沒有的。國際上沒有,就咱們國家有。此后的10年間,技術普及,國家各地開辦制碘廠,1970年,中國夢寐以求的碘迎來百噸級產量。
張燕霞說:“那時候100多噸碘,起碼醫藥上夠了,國防上夠了。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海帶的養殖也發展起來了。”
從垂養到平養 海帶養殖規模逐漸擴大
原榮成縣水產養殖場場長梁吉安回憶說:“(以前)基本上是,捕了點魚賣點錢,到時候去割肉,還得割白肉,割白肉來家再煉點油。”
原榮成市海洋與漁業局總工程師王興章這樣形容漁民:“有時候是發水財,有時候是打水漂。”
此前,中國每年需要從日本和蘇聯進口約1500噸干海帶滿足食用市場的需求。海藻制碘工作的推進,也喚醒了沉睡多年的海上農業。海帶養殖的發展,改變了漁民們的生活。由海帶的養殖,逐漸發展成群眾養殖,給群眾帶來了財富。
早些時候,海帶都采用垂養方式,經過多年推廣,垂養海帶逐漸顯露弊端:由于株體處在繩上的位置不同,株體間受光不同,海帶生長速度出現差異。
1968年,邱鐵鎧大膽提出一個設想,將垂掛苗繩的養殖方法變為海帶平養。海帶養殖從灣內擴大到灣外,海域擴大了幾十倍,一下子解放了生產力。1970年,海帶平養在榮成全面推廣,并一直延續至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榮成已成為聞名國內外的“海帶之鄉”, 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乃勝說:“中國的海帶產量占全世界的70%,那么山東的海帶占全國的70%。再具體的說,榮成的海帶占山東的70%。”
據統計,2016年,榮成市海帶養殖面積就已經達到15.3萬畝,淡干海帶產量14萬噸,產值達21.2億元。目前,在海帶加工方面,已開發出鹽漬、烘干、冷鮮、面食、飲品等五大系列100多個海帶品種及海藻肥、海藻酸鈉、海藻多糖硫酸酯等化工生物制品,實現了由初級利用型向深度開發型轉變。全市食品海帶的銷售比例達到70%以上,精深加工增值率達到60%。
張燕霞說:“海帶綜合利用上,咱國家還是第一家,可以這么說,沒有第二家。”
海帶養殖的產業關聯效應極為明顯,目前,以海帶為基礎的這條產業鏈年產值達30多億元,25萬漁業勞力有5萬人直接從事海帶生產。
閃電新聞記者 寧佳
相關鏈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