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13 18:43:10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 10月14日,由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專業委員會和山東心理學會共同主辦的首屆校園欺凌預防與干預國際學術會議在山東師范大學舉行。
什么是欺凌?
“我相信,有很多孩子‘欺負’別人的時候都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在施加欺凌。” 山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二級教授張文新,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在國內展開校園欺凌研究與干預工作。
他認為,“如果一個學生每個月兩三次受欺凌或者欺凌別人,或者更頻繁的欺凌和受欺凌,那么他就是個欺凌者或者受欺凌者。”
欺凌既包括身體上的傷害行為,也包括語言上的辱罵和嘲弄,關系上的排擠,以及網絡上的欺凌行為等。這些欺凌行為對受害人心理和行為上帶來的傷害是十分巨大的,會造成情緒低落,行為上不能融入集體,不能適應學業甚至還會造成身體健康等問題。
張文新教授認為,建構有效的控制校園欺凌發生的預防干預策略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我們組建了中國心理學會下面的校園欺凌與暴力專業委員會,而且正在籌備發起中國反校園欺凌聯盟,將全國的專業工作者、科研機構以及中小學一線學校聯合起來,力圖盡快有效地降低、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
VR和游戲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當孩子有能力去理解別人的感受時,他們就很少去欺負別人。”來自佛羅里達的Dorothy Espelage教授認為,“共情”能力的培養是預防和干預校園欺凌的一個重要舉措。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她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引入了VR(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采用游戲的方式,以旁觀者的角度將孩子置身于模擬場景中,使他們能夠“感同身受”。此外還開發了學習社交情感的app。
張文新教授對現代技術在預防與干預校園欺凌中的應用表示了肯定。“目前有的高科技公司也在跟我們聯系,也試圖在這方面跟我們的研究中心合作,來研發相關產品。”
對校園欺凌說NO
2016年,國家發布了《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2017年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2018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全國范圍開展了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要求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學生欺凌專題教育。
而今年9月27日發布的《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中,要求全省各級檢察機關加強對校園欺凌、性侵未成年等違法犯罪偵查、審判、刑事執行等活動的監督。
相關的政策規定在不斷地完善,而作為與學生最為親近的人,家長在預防與干預欺凌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學者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微妙變化。
1、身體上的變化
例如孩子身上有難以解釋的傷口,如劃傷、瘀青等;
孩子突然出現食欲不振、常常惡心等反常表現;
孩子經常做噩夢、睡眠質量下降。
2、心理上的變化
例如孩子一直情緒低落、少言寡語,表現出焦慮、膽小的傾向;
害怕去某些場所,尤其是校園附近的;
表現出抑郁甚至自殺傾向
3、行為上的變化
例如上學路線發生變化,上下學時常明顯變長甚至出現無故曠課的情況;
放學不想回家或有意避開某些同學;
不與其他同學交流、害怕參加集體活動;
零用錢花得很快,物品經常出現損壞、丟失的情況。
一旦出現以上幾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恰當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在使孩子感覺到安全感的前提下,了解孩子的狀況。并與學校積極配合,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學習環境。
閃電新聞記者 馮振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