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6日訊 “他賒的帳太多了,真沒見過他的工資。”
“拆了東墻補西墻。我說你丟人不,你還四合村的書記呢,你丟人不?”
說起丈夫,平時不善言談的胡忠芹還是忍不住要吐槽幾句。
2013年,臨沂市平邑縣鄭城鎮四合村在黨支部書記燕如成的帶領下開始建設“美麗鄉村”。胡忠芹說,從那時起,丈夫燕如成就沒上交過工資。那書記的工資到底花哪兒了?
緣起:相親七次失敗 立誓修起致富路
四合村之前有多窮?
“哎呀,娶個媳婦都難。人家說媒給說了七個,都相不中咱。”這句話燕如成脫口而出。
土路、破屋、臭水坑……舊時的村容村貌都深深印在燕如成的腦海中。自從上任村書記以來,燕如成就一直琢磨怎樣改變四合村。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摘下貧困村的帽子是他一直以來的愿望。直到2013年,一個契機出現了。
這一年,“上級來幫扶,村里補一補”的“村村通”優惠政策出臺,燕如成很是興奮。
“咱得趕上這個好時候啊!都說要致富,先修路。咱先把路修起來!”燕如成決定趁著好政策,發動村干部搶先修路。結果沒想到,老燕的想法剛一提出,村干部就集體反對。其中意見最大的,就是黨支部委員徐孝吉。
“修路是好事,但是錢從哪來?村里補一補,這個補的錢都沒有,你修什么路?”
老徐說的是實話,對于一個窮村來說,修路可不是小事。但是,老燕也不是只有想法沒有行動的人,只要他認準的事,就得辦成!
妙招:修路沒錢?不怕,有“三字經”!
老燕性子執拗,但他頭腦靈活。大家都為修路沒錢而發愁,但他總有辦法。
老燕有一套“三字經”:摳、墊、賒。這三招,貫穿四合村修路的始終。買料、算工錢,大大小小的事,只要跟錢沾邊,老燕就得親歷親為。
“工錢多少?”
“100一天。”
“啥?我都打聽了,人家都60!”
“60那是前兩年的價!干不了,再加點。”
“70不能再多了,根本沒這個價,不干我找別人了,你看看我這多大工程。”
在老燕這兒,必須買的絕對得砍價。
“老徐啊,那個錢我這就周轉過來,一到帳我就還你!我啥人你還不知道嗎,這都老交情了。”
迫不得已的,老燕就求個人情,先欠著。
那媳婦沒見過的工資呢?沒錯,老燕拆了東墻補西墻——都墊在修路上了。盡管妻子時常埋怨,但在別人眼里不可能修成的路,花了42萬,竟真讓老燕給修上了。
“誰也沒想到,以前這個村那么窮,他能夠把錢給湊上來了。”提起修路往事,黨支部委員徐孝吉很是感慨,現在看來,四合村修路真是修對了。
巧用“三字經”,四合村不但修了路,家家戶戶門前還建起了小花園,村莊整潔了,環境也變好了。除此之外,老燕還帶領村干部修起了村里的湖心島、五龍潭、觀光亭……現在的四合村因美麗宜居而遠近聞名,全然擺脫了7年前“臟、亂、差”樣子,但媳婦胡忠芹還是見不到老燕的工資。
“我定了個目標,我們村每年都得有兩個大變化。今年修了兩座觀光橋,下一步還得承包土地,發展金銀花產業。”62歲的老燕干勁十足,根本停不下奔走的腳步。對此,胡忠芹也表示自己能理解。
“他就喜歡干這個事,一天天的閑不住,就支持他吧。他在家很勤快,脾氣也好。”看著下班后趕緊拿起掃帚打掃院子的老燕,胡忠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