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8日訊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向各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印發了《2020年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報告》。根據各市自評得分、網上評估和實地核查得分,通過驗證法計算各市自評可信度,確定各市最終得分。評價結果為:優秀等級7個市,良好等級8個市,合格等級1個市。從評價結果看,各市高度重視,總體成績均較去年有所增長。
評估工作,采取網上評估和實地核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評價的重點,為各級人民政府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落實教育法律法規政策、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教育保障、師資隊伍建設、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等情況。評價結果將作為對市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整改落實情況將納入下一年度對市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下一步,將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有關要求,持續開展對各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嚴格落實獎勵通報和追責問責制度。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和我省《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開展評價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按照《實施方案》規定的評價原則、內容和程序,組織開展了2020年對市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結合市級自評、網上評估、實地核查、問題整改等情況,匯總形成評價報告如下。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夯實黨建基礎,引領教育優先發展。各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規范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進一步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履行教育職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教育優先發展外部環境不斷優化,內生動力持續增強,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制約教育改革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確定的教育重點任務圓滿收官。
(二)提高保障水平,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一是多數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和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生均公用經費能夠足額及時撥付;規范管理使用各類教育專項資金(含“兩項教育附加”),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足額配套落實各類建檔立卡等特殊困難學生資助經費,實現各級各類教育資助政策全覆蓋。二是進一步調整優化城鄉學校布局,完成2019年-2030年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規劃編制。三是加強學校(幼兒園)“三防”建設,健全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制度,學校安全風險與安全穩定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四是實施城鎮和農村幼兒園建設與提升、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解決中小學大班額、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工程,積極擴充教育資源;完成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和普惠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逐年提高,普通中小學56人及以上大班額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失輟學兒童實現動態清零。五是改善和提升高中段學校辦學條件,深入推進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推動職教高地建設并取得突破,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三)堅持多措并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完成重點保障的公辦幼兒園納入機構編制管理和人員編制核定工作,補充力度持續加大。二是大部分縣能根據生源變化及時核定中小學教師編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及時招聘新教師,補充學科急需教師,教師招聘工作逐步規范。三是積極推進“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加大教師交流輪崗力度,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四是積極落實教師待遇和惠師政策。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逐步健全,鄉村教師職稱晉升優惠政策、鄉鎮工作補貼等基本得到落實;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素質得到提升。
(四)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化德育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辦學行為日趨規范,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投入政策尚未完全落實。一是部分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和部分學段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比上年下降。二是部分縣高中、中職和個別市高職生均公用經費未達到省定標準或撥付不及時;個別縣未將符合條件的幼兒園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或納入預算未足額及時撥付。三是部分市上級安排的專項資金未按規定時間及時分配且縣級支付遲緩;“兩項教育附加”管理使用不規范,納入預算后未按有關規定安排預算和支出。四是部分學校違規使用公用經費支付代課教師和安保人員工資或用于償還債務等。五是個別市、縣財政統籌高職、高中和幼兒園收費,撥付不及時,或納入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撥付,抵頂預算內教育經費。
(二)各類教育資源仍然不足。一是學前教育發展任務依然艱巨。部分市、縣城區幼兒園規劃建設未能滿足城鎮化發展和二孩政策等帶來的適齡兒童入園需求,部分縣公辦幼兒園占比達不到規定比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不規范,“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的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部分幼兒園超班額;個別城鎮和部分農村幼兒園園舍條件達不到標準要求,管理和安全存在薄弱環節。二是中小學教育資源仍然緊張,優質資源整體供給不足。部分市、縣中小學建設與需求矛盾依然突出,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存在短板。部分學校辦學條件達不到標準要求,學科專用教室、實驗室和功能教室被大量擠占,標準化程度降低;教學設施設備配備不足或配置較低,寄宿制學校生活設施不完善,運動場地建設薄弱;多數縣仍然存在大校額和超標準班額問題,對照標準班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尚有33萬個學位缺口,大部分縣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標準還存在較大差距。三是部分普通高中、特教學校和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須進一步改善提升,職教高地建設相關政策文件需落實落地,部分市中職教育資源不足,個別市職普比不達標。
(三)教師管理改革有待深化。一是多數縣核定編制(人員控制總量)的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配備嚴重不足,幼兒教師持證上崗率和專科以上學歷達標率偏低;部分幼兒園聘用的教師工資較低且未簽訂合法合規的聘用合同,社會保障落實不到位。二是中小學教師資源不足。部分縣教師有編不補、學校違規自聘臨時代課教師;部分學校師生比達不到標準要求,結構性缺員仍較明顯。三是部分縣“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尚未有效落實,縣域內師資配置不均衡。四是部分縣教師待遇和惠師政策落實不到位。個別縣教師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不健全,公務員普遍發放獎勵性績效時未統籌考慮中小學教師,致使義務教育教師年工資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公務員年工資收入水平;部分縣教師職稱改革和農村教師傾斜政策未全面落實;五是部分職業院校專任教師數量不足且“雙師型”教師占比不達標。
(四)學校安全存在薄弱環節。一是校舍安全動態監測機制尚未健全。部分學校在用的陳舊校舍,未按規定及時進行排查鑒定或未按要求及時處置。二是部分中小學“三防”建設薄弱,校園周邊環境整治不力,存在治安和交通安全隱患。
(五)教學改革力度仍需加大。一是學前教育存在“小學化”傾向,幼兒園保教行為和質量有待進一步規范和提高。二是部分中小學立德樹人機制不健全,素質教育理念落實不到位,重教書輕育人、重分數輕素質、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依然突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需進一步提高。三是部分學校因缺少學科專用教室和功能室,或缺少專業師資,音體美、實驗和綜合實踐等課程開設不全或質量不高。四是部分市、縣招生政策需進一步完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校外培訓機構有待進一步規范和治理,學校課后服務保障措施需進一步健全。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和使命。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依法依規履行教育職責,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合力推動教育綜合改革,促進教育改革發展。要針對本報告提出的問題,舉一反三,制定措施,有效整改。整改落實情況將納入下一年度對市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