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繼續“互聯互通 再塑新優勢”系列報道。山東激發內河航運潛力,搭建通江達海航運網絡體系,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身后,一艘貨船正在加緊裝貨,一會兒它將滿載2800噸精煤從濟寧發往湘潭,這是京杭運河濟寧段航道三改二升級以來,目前為止所經過的裝載量最大的船舶,僅單趟就可為企業節省成本20%。
京杭運河山東段長600多公里,縱貫山東南北。以黃河為界,北段265公里不通航,南段主航道258公里,途徑泰安、濟寧和棗莊,已經全部建成三級航道,可通行千噸級貨船。然而,隨著不斷增加的運輸需求,航道通行能力已經滯后。
“北方由于降水少,難以形成像南方一樣發達的水網體系,更需要挖掘單條河道的通行能力,還有一部分航道上下游等級匹配性差,成為對京杭運河運輸能力嚴重的制約和瓶頸。”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工程建設部部長張明建介紹。
2018年起,山東著手實施京杭運河航道升級,主航道由三級升級為二級,水深由3.5米增加到4.2米。今年起,山東實施基礎設施“七網”行動,京杭運河山東段改造升級加快推進。目前,濟寧段已經改造完成,棗莊段年內主體完成疏浚,通航能力全部提升至二級航道。
京杭運河棗莊段航運項目建設辦公室主任劉東告訴記者:“打通航運堵點后,2000噸級的船舶通過京杭運河可以直達長江,京杭運河山東段將再次煥發新生機,重塑‘黃金水道’優勢。”
通航的同時,山東也在全力疏通達海通道。山東沿線港口疏港方式多為鐵路運輸,綜合運輸成本較高,而小清河是黃河流域內首條可以“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通道。2020年,山東把小清河復航納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經過兩年多施工,小清河復航工程目前已經完成總投資的70%,主體工程將于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2023年上半年將實現全線通航,將成為山東中部工業走廊的一條內河水運大通道。
鄒平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小清河復航工程指揮部成員李兆青說:“小清河復航后,年運輸能力能達到6800萬噸,相當于再造了一條膠濟鐵路,大宗貨物可以通過濟南港直接入海了,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運輸費用能降低到公路運輸的二分之一。”
按照 “一縱二橫”、“一干多支”高等級航道網規劃建設和內河港口布局,未來,山東還將推進京杭運河和小清河牽手,實現河海聯運,真正形成通江達海內河水運網。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水運處處長韓明說:“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們也正在謀劃京杭運河和小清河聯通工程,通過京杭運河北延實現水陸聯通,再一個就是通過鐵水聯運,打造鐵水聯運的示范樣板,連接到京杭運河的梁山港。為它將來的多種運輸方式實現了多種選擇,實現海河聯通甚至海河直達的一條黃金水道。”
閃電新聞記者 李紀 濟寧臺 馮斌 蔡珂珂 王超 王如光 濱州臺 武學聰 賈玉澤 棗莊臺 侯曉文 王兵 宋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