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1日訊 手工制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從歷史走向未來,離不開堅持不懈的老傳人,更離不開創新不止的新一代。代代相傳,“山東手造”方能經久不息。
今年66歲的李玉成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聊城市東昌府區葫蘆雕刻的代表性傳承人,東昌府區自古就有用雕刻葫蘆的傳統,最初是通過“刻”或“片”的技法,在經過特殊配料煮過的葫蘆表面上做文章。后來在技法上借鑒了雕刻工藝的鏤雕技法,將構圖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鏤空,透刻上折線紋、如意紋、古錢紋等各式花紋,讓構圖布局更加美觀。之后在雕刻的基礎上,衍生出了烙畫葫蘆、押花葫蘆、彩繪葫蘆、漆繪葫蘆等品類。李玉成居住的東昌府區閆寺街道是傳統葫蘆雕刻的主要傳承地。
李玉成說,傳統的葫蘆雕刻是以多畫面的形式,展現戲曲人物故事或神話故事,特別具有教育意義。現在他有了很多學生,大致分成了兩個發展方向。一是繼續沿襲傳統的葫蘆雕刻技藝,把對藝術性的追求放在首位。李玉成的得意門生王樹峰走的就是傳統雕刻路線。
他手中拿的葫蘆雕刻作品《人民公仆孔繁森》,歷時一個月時間完成,融入了扎花、烙畫、刻花等多種技藝,還運用了祥云紋、如意紋、盤不斷、荷花紋等傳統圖案。他創作的葫蘆雕刻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和省級獎項,多件作品被各大美術館收藏。
李玉成的另一位得意門生王明雨,走的則是對傳統技藝創新改造的路線。他沿用傳統葫蘆雕刻的技藝,借助新式的電動雕刻工具,制作的葫蘆造型新穎,實用性強。王明雨說,傳統技藝需要保留,也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有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參與,聊城的葫蘆雕刻產業如今紅火起來,也帶動了當地葫蘆產業的發展,激光雕刻機等新型機器設備的使用,讓葫蘆制品實現量產,投入產出比提高。對此李玉成表示,機雕葫蘆是一種新型的雕刻方式,他并不排斥機雕葫蘆,傳統雕刻和機雕都有各自的市場,這是葫蘆產業的一個發展階段。葫蘆雕刻這門手藝只有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才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到這個行業里來。參與的人多了,傳承才會延續。
23歲的于建功是一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可謂是村里“最靚的仔”,他的直播號現在有15萬粉絲,一年能幫鄉親們賣30多萬個葫蘆。聊城市東昌府區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聊城市目前像于建功這樣的年輕人有很多,從事葫蘆產業的電商有2000戶,從業人員已經達到了一萬多人。
目前,路莊村已經形成了一條從培育種植、創意設計、加工制作、推廣銷售到物流運輸的“葫蘆全產業鏈”。帶動東昌府全區葫蘆綜合效益從幾千萬元增加到10億元,銷售額占到全國葫蘆市場70%以上。而托起這個產業的就是葫蘆雕刻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