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2日訊 電動車禁止上樓,這在去年8月1日施行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早已明令禁止的行為,記者調查發現,在各個小區仍然有不少業主我行我素。
在濟南保利中心一區,記者看到,盡管小區里有7個車棚,但在小區里的環形道路上,仍然停著大量的電動車。有的地方甚至停了兩排,占用了大半個小區道路的面積。
小區業主告訴記者,“現在是白天,停放的電動車還少一點,到晚上才多,回來晚了都沒地放。”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盡管單元門口和電梯里都有電動車禁止上樓的提示,但上樓現象仍然非常嚴重。目前在保利中心一區,記者看到一共有7個車棚,卻只有兩個能充電,并且插座也很少,一個插座只能滿足兩臺電動車充電。
小區業主告訴記者,“有充電樁,但你根本推不進去,直接沒法充,沒地充就只能提著電瓶上樓,作為業主也沒有很好的辦法,排不上充電樁就只能提著上樓充。”
禁止電動車上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電動車充電時會有自燃的情況發生,電動車自燃主要是電瓶充電引發的,不少居民在面對車棚和樓下無法充電的現狀,居民不得不選擇推車上樓或帶電瓶上樓。面對電動車上樓的情況,濟南保利中心一區的物業又會給出什么樣的回應?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說,“我們電動車車棚的充電樁還在走流程,雖然建好了半年多了,但目前還在走流程,需要慢慢等。針對小區電動車上樓的現狀,作為物業只能貼下溫馨提示,發發朋友圈和群,業主不自覺的話也沒什么辦法,主要是沒有執法權。”
和保利中心一區充電樁不足引起的居民提電瓶上樓充電不同的是,榮盛花語馨苑小區內充電樁要明顯配置的多很多,不僅僅是每個車棚里有配有充電樁,很多沒有車棚的地方,物業也規劃了很多充電樁,方便居民使用,但仍然有不少居民選擇把電動車推上了樓。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榮盛花語馨苑小區每個單元樓門前都停滿了電動車,電動車上樓的情況比保利中心一區更嚴重。記者隨意乘電梯上樓選擇在21樓、22樓、23樓看了看,發現連續三個樓層都停有電動車,并且有的樓層不止一輛。
有業主告訴記者:“經常看新聞發生電動車自燃的情況,感覺挺危險的,也可能是大家沒有這種安全意識。”
既然小區里規劃了這么多的充電樁,為何電動車上樓的情況反而更嚴重了呢?
居住在這里的業主反映,主要是一些充電樁是露天的,風吹日曬,再就是害怕下雨時出危險,感覺不安全。
面對小區內電動車上樓現象非常嚴重的現狀,作為小區的管家,花語馨苑小區的物業卻選擇了放棄管理。和花語馨苑小區情況差不多的還有梁莊新區,幾乎每個樓的門廳里,都成了停車場,滿滿當當的全是電動車,僅留有很窄的空間供居民進出。
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的通勤方式也在慢慢發生著改變,帶來的是電動車數量的急劇增加,原本小區內規劃的車棚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小區居民的使用,把隱患帶上樓,成了不少市民無奈的選擇。
但也有業主認為,這個事不能靠物業來管,應該靠大家自覺,只有安全意識提高了,才能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