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走在前、開新局”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建設新時代海洋強省”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省國防科工辦主任靖士寬介紹,近年來,山東海洋工程裝備呈現出高端化、多元化、系列化發展態勢。
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優勢持續提升。打造了“藍鯨1號”“藍鯨2號”“海洋石油119”“深海1號”等一批全球領先的海洋油氣開發裝備。
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迅速。“深藍1號”“國信1號”等深遠海養殖裝備全國領先,“耕海1號”首創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海洋牧場模式,國內首個海上航天發射平臺投入使用。
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鏈加速完善。主軸、發電機、鑄件、塔筒、法蘭、海纜等產業鏈環節優勢持續提升。
海洋科考裝備加快發展。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海裝備投入使用,深海智能浮標、海洋核心傳感器等取得突破。
靖士寬表示,下一步,山東將聚焦這三個方面,打響“山東海工”品牌 。
重點瞄準三大領域,打造全國領先優勢。聚焦超大型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極地油氣鉆井平臺等海洋油氣礦產開發裝備,深遠海智能養殖網箱和養殖工船、漂浮式海上風機等新型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核心傳感器、智能水下機器人等海洋信息裝備,用足用好國家和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險補償政策,在科研專項、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打造高端引領、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山東海工裝備產品體系。
突出三核引領,形成多點支撐合理布局。充分發揮青島、煙臺、威海三市在總裝建造、產業配套、協同創新等方面的核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濟南、淄博、東營、濰坊、濟寧、日照等市配套支撐作用,推動區域協同聯動,積極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在深遠海養殖裝備、內河船舶等領域開展試點示范,并在特色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建設工作中給予重點支持,打造山東半島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聚集區。
大力實施“鏈長制”,構建良好產業生態。深入實施“鏈長制”,聯合相關部門和單位形成良好合力,著力提升青島北海造船、中集來福士等“鏈主”企業引領力和競爭力,在產業鏈上下游加快培育一批“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鏈主”企業帶動“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共同發展。組織省內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與鋼鐵企業建立應對鋼鐵價格波動的風險共擔機制,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